到底是谁兴起的不要35岁以上员工的这股歪风?

青墨断笺 2023-11-22 18:27:53

在当今社会,35岁似乎成了一个神秘而敏感的年龄。在职场上,许多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倾向于招聘年轻的员工,而对35岁以上的员工则有明显的歧视和排斥。

在婚恋市场上,35岁的单身男女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在公务员考试中,35岁也是一个重要的年龄门槛,超过这个年龄的人就失去了报考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35岁会成为一个年龄分界线,甚至是一个年龄限制?是谁制造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个人和社会又有什么影响和危害?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35岁现象的成因

35岁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的变化,也有人才市场的供需,还有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规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高科技、互联网等领域,创新和竞争是永恒的主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适应和引领市场。而35岁以上的员工,由于受到家庭、身体、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在这些方面有所不足,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容易被淘汰或边缘化。

(2)人才市场的供需。在人才市场上,供需关系是决定人才价值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红利的消失,高学历的人才越来越多,而低学历的人才越来越少,导致高学历人才的供大于求,而低学历人才的供小于求。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不同行业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有些行业和岗位需要的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人才,而有些行业和岗位需要的是精力旺盛、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因此,35岁以上的员工,如果没有突出的专业技能或管理能力,就很难在人才市场上占据优势,而35岁以下的员工,如果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规律。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创造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所波动。一般来说,人的创造能力和工作能力在20岁左右开始爆发,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37岁左右开始衰退。当然,这也受到个人的天赋、努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可能会提前或延后达到峰值,有些人可能会有超常或大器晚成的表现。但总体而言,35岁左右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部分人能够在这个年龄段取得成功或升迁,另一部分人则可能面临困境或停滞。

综上所述,35岁现象的成因是多重的,既有客观的社会经济因素,也有主观的人才市场因素,还有自然的心理生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35岁现象的出现和持续。

二、35岁现象的影响

35岁现象的影响是深远的,既有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也有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还有国家的人才战略和竞争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35岁现象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的影响是,35岁以上的员工在求职和择业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甚至会面临失业的风险。间接的影响是,35岁以上的员工在职场和社会中会遭受更多的歧视和压力,可能会降低自信和自尊,影响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2)社会的稳定和进步。35岁现象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35岁现象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和谐,导致一些优秀的中年人才被边缘化或浪费,造成人才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影响社会的效率和创新。另一方面,35岁现象会增加社会的负担和风险,导致一些中年人承受更多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影响家庭的和睦和幸福,甚至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

(3)国家的人才战略和竞争力。35岁现象对国家的人才战略和竞争力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35岁现象会制约国家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导致一些有潜力的中年人才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影响国家的人才结构和质量。另一方面,35岁现象会挑战国家的人才吸引和留用,导致一些有能力的中年人才无法得到合理的待遇和尊重,影响国家的人才环境和氛围。因此,35岁现象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更是国家的问题。

三、35岁现象的对策

35岁现象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寻求解决的办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的自我提升和调整。35岁以上的员工,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现状和问题,不要自怨自艾或者消极放弃,而要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和突破。一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适应和引领市场的需求,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和价值。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或者转换自己的职业方向和模式,实现自己的职业满意和生活幸福。

(2)企业的人才观和管理。企业作为人才的使用者和培养者,也要改变对35岁以上员工的偏见和歧视,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管理。一方面,要尊重和重视35岁以上员工的经验和贡献,给予他们合理的待遇和尊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忠诚度,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35岁以上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机制,提供他们学习和创新的平台和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和价值。

(3)政府的政策和支持。政府作为人才的制度和环境的提供者,也要关注和解决35岁现象的问题,而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的政策和支持。一方面,要消除和防止35岁以上员工在职场和社会中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和制度,如年龄歧视、年龄限制等,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尊严,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要提供和扶持35岁以上员工的就业和创业的服务和资源,如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贷款等,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和创业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的就业和创业的成功。

结语

35岁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它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变化和人才的需求,也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国家的人才战略和竞争力。因此,我们要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既要提高个人的自我提升和调整能力,也要改变企业的人才观和管理方式,还要完善政府的政策和支持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35岁以上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让社会和国家拥有更多的优秀和有用的人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3 阅读:3167
评论列表
  • 2023-11-23 18:38

    华为

    用户10xxx54 回复:
    别逼就是这个片子,整天都在忽悠
    用户98xxx44 回复:
    懂王
  • 2023-11-24 16:23

    打仗的时候超过35岁的就不要去了

  • 啊武 12
    2023-11-24 21:25

    部门里面那些初中毕业就能胜任的工作,必须大专以上学历才能才有机会竞争上岗。。。

  • 2023-12-18 21:59

    市场劳动力简单的啊,每年1000万大学生等着给你打工,你还会在乎老员工么,年轻便宜的你不要要老的工资还高的么[笑着哭][笑着哭]

  • 2023-12-29 06:39

    小学到本科毕业16年,工作不足十年就失业

  • 2023-12-19 20:21

    一般的企业不敢说这个话,只敢偷着干这事。大城市的霓虹灯照亮我们的青春与汗水,啜弃我们的皱纹与泪水!

  • 2023-12-17 23:17

    咬牙挻一挺再过个三十年就退休了

  • 2023-12-18 12:43

    现有的知识人类寿命活到350都不一定学完…

  • 2023-12-18 17:59

    关键是企业半死不活,养不起更多人,所以出此下策。

  • 2023-12-18 07:59

    已阅

  • 2024-01-02 09:11

    人多

青墨断笺

简介:看破三千世界,惊醒一夕清梦,分别,然后遗忘,便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