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古运河上的桥(1):民国期间,首座个人捐资并命名的桥——大荣桥

扬州人文历史档案 2023-05-15 17:22:25

民国时期,扬州城内沿着古运河,一溜儿排着东关、缺口、徐凝、福运、钞关等诸多个城门,终日里熙熙攘攘,人和货物的交通全靠摆渡过河。其中,尤以福运门最为繁忙,因为福运门古运河对岸就是联通扬州和镇江的“扬(州)六(圩)公路”汽车站。南来北往的客商、旅者,络绎不绝,全凭福运门外的渡口进出扬州城。两条小舟,人力撑篙,往返两岸,载人货不多,且极其缓慢。市民出入困难多多,抱怨声声。

于是,1948年,扬州古运河上出现了第一座由个人捐资并命名的桥——大荣桥。

一,国民党政府想建桥 却苦于囊中羞涩

话说民国初年,扬(州)六(圩)公路通车后,扬州城南开了福运门。那时,不论从福运门出城到汽车站;或者再从汽车站经福运门进入扬州城,都要跨过古运河。而当时古运河上并没有建桥,只有靠摆渡船出入。

于是乎,福运门从早到晚,熙熙攘攘;古运河上摆渡船来来往往,忙个不停。可饶是这样,车辆和行人过河还是要等待许久,更有那些急着到南岸赶车、乘船的旅客,往往因此耽误了行程,而急得直跳脚儿。

后来,人们将若干渡船链在一起,形成了一座浮桥。有了浮桥,确实方便了许多,但由于人流量实在太大,加之出远门的人往往携带行李,河水流动,浮桥摇晃,人群拥挤,又没有护栏,行人落水也就是常有的事了……

当时,在这些出入的人流之中,有一位在上海开理发店的公道镇人,叫任大荣,他每每从上海回家探亲都要经受一番过桥之苦。民国三十五年底(1946),任大荣从上海回家过年,通过古运河上的这座浮桥时,见到人群拥挤,竟然有人掉进河里,大冷天浑身湿透,狼狈不堪。便有感而发地随口说了一句:“这里要是有座桥就好了!”立即,旁边有人插话:“说得轻巧,建桥的钱在哪块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任大荣就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当年人和货物通行全靠摆渡过古运河

此后,扬州城民众对在福运门建桥的呼声日益高涨,国民党江都县政府(当时扬州城为江都县管辖)终于把造桥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民国三十六年(1947)10月3日下午,江都县政府邀请扬州城政界、工商界、新闻界相关人士开会,商谈建筑福运门人行便桥的事宜。与会者一致认为,福运门外浮桥异常危险且亦积弊甚多,决定建筑福运门人行便桥。

然而,由于“县府库款支绌,不能负担这件工程的需要”,建桥经费需多方筹措。一是增加汽车、轮船的票价;二是向社会募捐。会议决定:“组织建桥委员会,筹集经费,如有热心公益人士解囊捐助,则桥梁之命名亦可由捐款人决定,以留永久纪念。”

10月15日,江都县政府又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并以参会的诸位代表为主,成立了建筑福运门人行便桥干事会。于是,建桥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然而,建立办事机构容易,筹集资金却并不顺当。因为只靠增加汽车、轮船的票价和向社会募捐造桥经费,何时能够筹措齐资金,遥遥无期。

为此,江都县政府电呈江苏省政府,拟请江苏省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贷款3亿元(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先行招标,再从增收的汽车、轮船票价及募捐费用中逐步偿还。此方案很快得到省政府的同意。

有了3亿元的政府贷款,江都县政府顿时底气足了。一面公开招标建桥,一面张贴告示筹款,在《募建福运门人行便桥启》的告示中说:“祈吾热心建设之士慷慨捐输,共襄盛举。观成之日,不惟地方之幸,亦万千行旅之幸也。”

当时测算,建设福运门人行便桥的预算费用为3亿3千多万元,另加1亿元预防物价上涨,共计4亿3千多万元。包括当时江苏省政府所在地镇江在内,共有八家营造企业参与投标。结果刘顺记瓦木工程处中标,另外两家镇江的建造商为防物价上涨,报价奇高而落标。

外国人拍摄的福运门浮桥老照片

二,公道镇人任大荣慷慨解囊,捐资建桥

福运门要建桥的消息传到上海,任大荣随即致函江都县政府,信中说:“业居上海已二十余年,虽离家乡多载,然一日未忘乡士也……今愿以十余年经营所余计国币一亿元(法币)悉数捐为建桥工款。谨聊表为地方为乡里之微意,以作只钉寸木之助。尚乞鉴赐允纳。”

在当时资金筹集不顺利的情况下,国民党江都县长接到任大荣这封情意恳切的信后,自然是欣喜万分。这雪中送炭的一亿元,能救建桥短缺资的金燃眉之急,岂有不纳之理。

再说这任大荣是一个普通的扬州人,在上海经营理发业,勤悬劳作,省吃俭用,为造福家乡,把十余年的积蓄悉数捐出。其慷慨之举,经报纸宣传,顿时震动扬州全城,引发出“雪崩效应”,许多商家、士绅纷纷解囊;扬州钱业工会、人力车工会等也都有所资助。还有一些不足的费用,可在轮船、汽车客票中附加征收凑齐。

福运门人行便桥,原设计桥长55米,分为11孔;两岸边孔跨度4米,中孔活动部分7米(后来改为8米),其他各孔跨度均为5米;桥宽3米,以行人及胶皮人力车为载重标准,不能行驶汽车。其他独轮小车、粪担等均在禁止通行之内;桥中间六排桥桩用铁皮包钉护桩板,防止往船只碰撞;船篙、桡钩捅损桥身。

当年福运门外的浮桥老照片

桥的活动部分宽25米、桥面长8米,分为两开,各为4米。开桥时,用手摇铰关将活动桥吊起,让行船只通过;桥下行船时,桥上就成了“断桥”。为安全计,在桥的两端均设栅栏门,开桥时关闭,车子和行人禁行。两边桥头做木牌坊,书写桥名和标语,安装电灯。桥面桥身涂上柏油;栏杆、牌坊、栅栏门等处刷油漆……

上述建桥设计和安全考虑,不可谓不周全。但人们没有预料到的是,民国期间战乱导致物价的飞快涨幅。刘顺记瓦木工程处中标后,从1947年12月21日开始施工,到1948年2月25日工程竣工。整个工期也不过两个多月,但期间仅建筑材料的价格就翻了一番,事后“刘顺记”写给江都县政府的完工报告上说工程亏损2亿元。随后,江都县建筑福运门人行便桥干事会也公布了收支的全部明细账目。

对此,人们纷纷称赞:假如不是任大荣的捐资义举,建桥之事只要再稍稍朝后一拖,就会因为物价上涨而泡汤了。

大荣桥老图片

三,大荣桥,对古城交通功不可没

1948年3月3日,福运门人行便桥正式通行。在古运河南岸的镇扬汽车站广场上,举行竣工通行典礼,任大荣和省、专署、县官员及各界代表100多人参加典礼。桥上和桥端两岸,彩旗招展,鼓乐震天,鞭炮震耳,两岸围观者近千人。人们不忘任大荣促成这件事的义举,将新造的福运门桥命名为“大荣桥”。

大荣桥虽然只是一座土木结构、简易人行便桥,但却是扬州第一座通向市区、惠及百姓大众的桥梁,对于方便扬州城解放前后的交通功不可没。

然而,在动荡的岁月里,大荣桥的命运多舛,多次遭到往来船只的碰撞,导致桥面扭曲变形。扬州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逃往江南时,为阻挡解放军追击,更是破坏桥基,使其受损严重……经历风雨的大荣桥,到了建国后已经成为了一座危桥。1953年被其西侧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渡江桥所取代,从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当年扬州城福运门,也是大荣桥遗址处

1987年,为编修地方志的需要,扬州汽车公司曾派人去上海采访任大荣。采访者在上海虹虹口区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斗室里见到了时年75岁的任大荣先生。

上海解放后,任大荣继续以连锁店的形式经营理发业。生活虽然颇为清苦,但他对当年捐资筑桥的义举并无悔意,这实在难能可贵。

1 阅读:95

扬州人文历史档案

简介:介绍扬州人文档案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