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把房子给孙子后,竟被拒之门外,老人:房没了,亲情也没了

笔尖人生 2024-05-23 17:05:13

在古老的南京城,有一位名叫蔡奶奶的八旬老人。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也亲身经历了家庭的喜怒哀乐。蔡奶奶一生勤劳,膝下有三个儿子,如今都已各自成家立业,留下了她和老伴相依为命。

2019年,蔡奶奶的生活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化。由于城市的发展,她所居住的农村被拆迁,她获得了一套安置房,登记在了自己的名下。从此,她和老伴便在这套新房子里开始了晚年生活。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伴的离世让蔡奶奶倍感孤独。在二儿子的劝说下,她暂时离开了这套充满回忆的房子,住进了二儿子的家中。

然而,就在蔡奶奶离开两个月后,当她满怀期待地回到自己的房子时,却发现门锁已经被人更换。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蔡奶奶感到震惊和不解。她明明记得这是自己的房子,怎么会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变了主人呢?

带着满心的疑惑和不安,蔡奶奶报了警。警察赶到现场后,经过调查确认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房子的主人已经不再是蔡奶奶,而是她的两个孙子——大孙子和小孙子。这个消息对于蔡奶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亲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我本来打算把这个房子留给他们两个的,没想到他们提前把我的房子骗走了。”蔡奶奶在警局里泣不成声。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更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孙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原来,早在2022年10月,蔡奶奶就与两个孙子签订了一份《南京市存量房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蔡奶奶将这套84.17平方米的房子以50万元的成交价过户给两个孙子,每人各占一半份额。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蔡奶奶并没有要求两个孙子支付房款。这份合同似乎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过户手续,但实际上却隐藏着深深的隐患。

在庭审现场,两个孙子向法庭提交了蔡奶奶签名的遗嘱和视频作为证据。遗嘱中明确表示,蔡奶奶去世后这套房子将由两个孙子自动继承。然而,在质证过程中,蔡奶奶却表示她并不认识遗嘱中的两个见证人,而且她的本意是去世后才将房子留给孙子们,并非生前赠与。

随着庭审的深入,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开始仔细审理蔡奶奶与两个孙子之间的房产纠纷。法院仔细分析了双方提交的证据,特别是那份引起争议的《南京市存量房买卖合同》以及蔡奶奶签署的遗嘱。

在合同方面,法院注意到蔡奶奶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房子过户给了两个孙子,但过户后蔡奶奶仍然继续居住在该房屋中。这一行为模式与典型的房屋买卖交易并不相符,反而更接近于一种暂时的安排或某种形式的“借用”。

而在遗嘱方面,法院也注意到蔡奶奶在庭审中的陈述。她明确表示,自己的本意是在去世后由孙子们继承房产,而非生前就进行赠与。尽管两个孙子提供了遗嘱和视频作为证据,但遗嘱的内容并不能直接证明蔡奶奶生前就同意将房子过户给他们。

基于以上分析,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认为,蔡奶奶与两个孙子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并非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法院认为,这份合同实际上更像是一种暂时的安排,而非真正的房屋买卖。因此,对于两个孙子辩称案涉房产虽是以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方式过户,实际是蔡奶奶赠与二人的意见,法院认为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采纳。

最终,法院作出判决,要求两个孙子支付蔡奶奶购房款50万元,并支付逾期付款利息。这一判决不仅维护了蔡奶奶的合法权益,也体现了法律对于家庭财产纠纷的公正处理。

然而,尽管法院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但蔡奶奶的心情仍然沉重。她无法接受自己的亲人会因为一套房子而反目成仇。这场房产之争不仅让她失去了原本平静的生活,也让她对亲情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如今,蔡奶奶的两个孙子已经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诉。他们是否能够改变一审的判决结果?这场房产之争又将如何发展?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珍惜亲情,避免因为金钱和利益而伤害了我们最亲近的人。

0 阅读:142

笔尖人生

简介:酸甜苦辣才是人生,柴米油盐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