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毛主席独排众议,历史就要改写,张闻天回忆惊险的一夜道

奇葩史学家 2024-05-07 19:03:23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即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历史是一道长河,而在这道长河中,毛主席思想和决策就像是照明灯一样,在无数次的危难中挽救了中国革命,带领着这些革命先辈们避开了失败,走向了胜利。根据张闻天的回忆,在一次重大的决策前,如果不是毛主席独排众议,带领领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那么我们的历史就要改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的起因“南下”还是“北上”

中共率领的红一军跟张国焘率领的红四军在1935年会师后因为“南下”还是“北上”的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张国焘坚持“南下”,被红一军嘲笑,“麻雀飞进阴沟,有进无出”而张国焘嘲笑“红一军战败,把根据地弄丢”虽然后面张国焘同意了中共的北上决策,但是也因此加深了矛盾,张国焘也毫不客气的像中共提出了要求,任命红四军9人为政治局委员。

在等待张国焘跟他的左路军一起北上的时候,因为张闻天发布了文章《北上南下是两条路线斗争》用词不当,让陈昌浩大怒,导致冲突加剧,让一起“北上”的路更加难走

同年9月张国焘给陈昌浩还有徐帅去电,要求他们立刻南下,张国焘的这一通电话,使得中共陷入了危机当中,这无疑是违背了中共的命令,分道扬镳的意图明显。

事情经过毛主席独排众议,决定“北上”

这件事很快被毛主席知道了,对于毛主席来说,本就是如履薄冰的关系,在张闻天写的文章下,这块冰彻底裂开了,毛主席生气的骂道张闻天:“你写这样的文章,毫无作用”而革命的道路更加的难走了,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如果“南下”,那么失去的可能是革命的未来,胜利的未来,如果是“北上”人员不足,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经过了一番思考,毛主席陈述了北上的厉害关系,独排众议带领着红一,三军脱离了右路军,独自北上,虽然不知前路如何,但毛主席走的每一步道路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事情结尾,革命成功

英雄总是孤单的,毛主席带领着红军到达陕北,并且在陕北运用了列宁主义真理,制定了抗日战争路线,抗日根据地,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就是这样一个高瞻远瞩的伟大舵手,却从来不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功劳,他会告诉别人“同志们不能把好的帐都记在我的名下,别人的功劳就随便抹去了”

就是这样一个智慧的领路人,用他的思想,他的决策,带领着他的部队,从无到有,一步步排除万难,走向胜利,拯救了受难的中国。让我们向他致敬!

2 阅读:628

奇葩史学家

简介:你不知道的历史小知识!关注我,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