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涉过愤怒的海?

狗叔影视 2024-02-02 12:09:15

「疯」字萦绕心头,「病」字贯穿全场,「怒」字从头到尾。

评论两极分化,诡异、悲伤、别扭,时刻纠缠着观众。

有人看不下去,郁郁离席。

有人觉得不错,所谓:找到了感觉。

这就是曹保平,喜欢剑走偏锋,善于表达「在一个极其强烈的强情节机制下面人物的极致状态」。

这就是那部电影:《涉过愤怒的海》,后面我懒得打那么多字,就简称:怒海。

01.

在电影的宣发阶段,无论是海报,还是抖音,《涉过愤怒的海》,都标注着:建议十八岁以下观众谨慎选择观看。

这不仅是一个噱头,也意味着电影的尺度不小,会考验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邓超在看过本片后,用「魂飞魄散」形容自己的感受。

在某种程度上,邓老板说的也对。

影片前半程充满着狂暴猛烈的视听,会带着观众一起「疯狂追凶」,而后半程结局的反转,则像是缓缓地拿起了匕首捅了自己的心。

疼吗?

疼就对了。

在曹保平看来,今天的许多电影都过于幸福、阳光、快乐,越来越少的作品会去反映人性的阴暗和世界的复杂,而惟有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好地面对这个纷杂世界。

从这个方面来说,「怒海」是一部有着中国特色和标签的简约版《老男孩》,也可以说是一部曹导自己作品的新缝合,整合了《烈日灼心》和《狗十三》的新作品。

02.

「怒海」改编自老晃的同名小说,改变了不少关键要素,你懂的。

可即便如此,这部改编后的作品也「威力不小」。

主要讲了一个渔船船长为死去女儿寻仇的故事。

金陨石(老金)很辛苦,拿命搏捕鱼来供养在日本求学的闺女金丽娜(娜娜)。

结果,某天,娜娜死了,身中17刀,留下N多谜团,而嫌疑直指娜娜的男朋友——李苗苗。

日方案件信息传递到国内之前的立案真空期,于是,怒不可遏的老金渴望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为闺女复仇,自此踏上寻仇之路。

另一方面,李苗苗则在母亲景岚的庇护下不断潜逃。

一个愤怒的父亲,一个救子心切的母亲,一场疯狂的缠斗。

还有陷入其中的两个病态家庭,构成了不同于传统犯罪叙事的价值观。

最终,影片用80%讲了一个复仇的故事,然后用20%的时间反转。

这就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如果你只看了80%,会觉得这是个复仇的故事,关乎犯罪。可是,当你看完,就发现这是个虐心故事,一如所有曹保平的电影特点,一切的犯罪落脚点都不是「在社会」,而是拷问自己。

第二,尽管影片设置了悬空期,即日本警方调查转国内警方的时间,给了老金足够的「复仇」空间和时间,但当日本警方说出真相的时候,观众会有一种被玩弄的感觉。

就这点屁事儿,至于折腾2个小时才给出吗?

这是变相在鄙视日本警方的弱智和无能吗?

03.

好了,现在真相现在已经有了。

可这个并不是电影所主旨的真相。

接下来,我们探究下5个病态角色和2个病态家庭。

可以说,但凡看过「怒海」,就会发现无论是老金、娜娜,还是李苗苗、景岚、李烈都特么是「神经病」,也就是曹导所设置出的一种极端、极致的情境,或者说,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心理学学生作为精神分析片来研究的作品。

当年,在《狗十三》里,我们看着李玩是如何一步一步被驯化成家长眼中的「乖孩子」。

那么,在「怒海」里,这种内核得到了更为惨痛的延续。

先看娜娜。

有人说娜娜矫情,有人说娜娜悲剧。

对于娜娜而言,濒死之时,无人诉说,无人可助,生命在一分一秒地消逝。

这种恐惧难以想象。

不过,死都死了,她终归是悲剧的,可我们还是要探究悲剧的缘起。

在老金的照料下,他们家过的潦草无比,老金为了孩子,或者说他爱孩子的方式就是拼命出海捕鱼,没有心思去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与情感需求,于是导致娜娜有病——是的,在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下,她确实「有病」。

只可惜,老金并不知道。

于是,娜娜就像松子一样,极度缺乏安全感,希冀抓住身边的每一个人获得情感倚靠,即便那人是李苗苗。

而老金呢,你说他不爱孩子?

他不爱孩子的话,为什么要付出一切去复仇。

你说他爱孩子?

但他的复仇怎么看都像是为自己心目中的「爱孩子」而展开的一场表演。

一个活在「里子」里的娜娜,一个活在「面子」上的老金。

或许,从老金被吊死的那一刻,一切就已经注定。

比娜娜更悲惨的是李苗苗一家。

从头到尾,作为观众我们似乎都像老金一样,认定了李苗苗是凶手。

这一点,在其母亲景岚那里也是一样,默认地就认可了。

她甚至从来没有就此事问过李苗苗——人,究竟是不是你杀的?

可以说,从底子里,从道德层面,她就已经否决了李苗苗。

而李苗苗呢,这娃从小都那样了,父母没有发现,也跟老金一样那么粗糙,不加干涉,直接导致另一个问题青年的出现。

作为父亲的李烈,反而有着更为极端的设计,借刀杀子,这特么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所有人痛苦地纠结在一起,形成了矛盾的漩涡,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情感上的,越陷越深,从影片观赏性角度而言,确实很有叙事张力,能够给人更深的震撼。

这也正是曹保平改编小说的原因,展现出既极致,又魔幻现实的状态——家庭,甚至社会中,所有人对爱的失语。

04.

其实在「怒海」里,曹保平些许「失败」,并没有拿捏到位。

他显然没有料到二次元的威力,给Cosplay、二次元冠上了「恶名」,导致带来争议。

尽管大家仔细分辨是能够理解,这是借老金视角看到的二次元,也可以说是对老金这个潦草父亲角色的进一步打造。

不过这也给了更好的关注点是让一些父母了解一个真正的Cosplay。

其实大家都可以换位思考。

这不禁让大胡子想到了之前那个事:

前阵子,华清池的杨贵妃果体雕塑,被人冠以不文明,有伤风化、低俗。

我也是纳闷了,这群人是跟电影里一样都有病吗?

真真如鲁迅先生在《而已集·小杂感》中所说: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真是越活越倒退。

最后,说回电影,《涉过愤怒的海》其实是一出巨大的隐喻。

到底是谁,或者说要谁,去涉过愤怒的海。

是娜娜想象中吊死老爹,过了海;是老金过了海,走向那个泥泞肮脏中被紧锁的李苗苗?

是有意无意地导致奶奶、妹妹的致死、致残的李苗苗?

是为了孩子「奋争不已」的景岚;还是想要弄死儿子的李烈?

所有人都在「愤怒」中想要跨过这片海,但其实他们所有人都没能跨过。

这里大胡子不得不再说,这就像之前的《狗十三》一样。

谁错了?

好像谁都不是坏人,谁都没错。

然而,所有的戕害都在无声无息中业已铸成,失语的爱最终成了杀人的刀,堂而皇之又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可这种悲剧,每天依然在社会上上演,依然在「灼心」。

0 阅读:50

狗叔影视

简介:大胡子狗叔这来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