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山西,阎锡山真实老照片,军服陈旧,居住在克难坡窑洞

互联网的奇葩说 2024-04-21 17:03:45

1944年的山西,一位老人正坐在窑洞里。他身着陈旧的军装,戴着一副文人眼镜,神情淡然自若。乍一看去,很难将他与军阀这一身份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位老人正是曾在山西一手遮天的阎锡山。

从武昌起义到山西都督

1911年,阎锡山响应武昌起义,加入革命军。事成后,这位28岁的小伙子被推举为山西都督。从此,他开启了自己30余年治理山西的漫长历程。

"阎老儿当年怎么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呢?"有人调侃道。其实,阎锡山本人也未曾想到,自己会在这片黄土地上扎根至今。

驻扎克难坡ﻪ艰苦卓绝

1940年,山西大片土地沦陷,阎锡山奉命不得退过黄河。于是,他只好率领20000人驻扎在临汾一个小山村——克难坡。

"克难坡?就这么个小地方,怎么容得下这么多人啊?"村民们困惑不已。很快,他们就看到,窑洞在这里拔地而起,一时间林立遍野。

克难坡就这样成了阎锡山的第二战区指挥所。在这里,他与手下将士们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争。

军旅生活自给自足

在克难坡,近两万人的生活需自给自足。士兵们忙着纺纱、做衣服,妇女们则在窑洞前抱着孩子闲聊。一派祥和的景象,几乎让人忘记了,这里正处于战火纷飞之中。

"喂,小伙子,把那袋面给我搬过来!"一位老兵对着一名小战士吆喝。后者赶忙把面袋扛到肩上,小跑着穿过操场。

重视教育ﻪ造就人才

尽管生活艰苦,但阎锡山从未忽视过教育事业。他在山西推行"四年免费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教育。

"小朋友们,回家啦!"放学时分,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有序排队,小脚丫儿踩着泥土小路,蹦蹦跳跳地离去。这一幕,曾让教育家陶行知感叹:"除山西外,无义务教育可言。"

军工生产ﻪ自力更生

面对武器装备的匮乏,阎锡山下令自行生产。1932年,凭借山西人的智慧,他们成功仿制了"山西牌"卡车。

一辆辆满载军火的卡车缓缓驶过,车厢里塞满了子弹和手榴弹。一名士兵扛着MP18机关枪站在车旁,炮口对准前方,时刻警惕着。

结语

在阎锡山的统治下,山西这片黄土地虽然生活艰苦,却也渐露出了文明的曙光。教育的推广、军工的自主生产,无不彰显着这位军阀对家乡的那份深深眷恋。

]正是这份眷恋,让他在克难坡的窑洞里,度过了自己漫长军旅生涯的最后几年。当战火硝烟散去,他依旧能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感受到家的温暖。

6 阅读:2954
评论列表
  • 2024-04-22 11:07

    守土抗战,德治山西,算得上志士

  • 2024-04-22 22:20

    现在都开始吹军阀了?

  • 2024-04-22 09:27

    阎老西也洗?

  • 2024-04-25 15:45

    如果当年不是看到一些山西的文盲老人,我也就信了,鸡毛信、王二小好像就是山西的吧。

互联网的奇葩说

简介:分享最新的热门话题,新闻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