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斧声,“烛影”宋太祖兄弟,“斧声”宋太祖持斧铲除积雪声。

长岳聊军事 2024-05-10 10:37:29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烛光斧影,是指976年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宋太祖之弟即宋太宗赵光义随即继位之间所发生的谜案,史学界怀疑赵光义弑兄篡位。

斧声烛影之事正史无载,《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深夜(976年11月14日),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且一反逾年改元的惯例,于开宝九年十二月甲寅(977年1月15日)改元太平兴国。

故事中的“烛影”是宋太祖兄弟两人饮酒的身影,“斧声”是宋太祖持斧铲除殿上积雪的声音。这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3],但却因无法证实而成千古疑案,至今仍无解。

传弑兄篡位

宋太祖驾崩后,其已成年的儿子们赵德昭与赵德芳两人均未继承父亲帝位,而是由太祖之弟赵光义自称奉母亲昭宪太后遗命“金匮之盟”而登皇帝位。赵光义登基后,一反常例,在一年未完时就下诏改元。不久,赵光义下旨流放亲弟赵廷美至死,又逼令宋太祖次子赵德昭自杀。不久,太祖四子赵德芳也离奇病死。由于此类怪异迹象太多,世人多怀疑赵光义是谋杀兄长而即位,为避免皇位受威胁,故灭尽太祖后人。而此后的皇帝均是宋太宗的子孙,直至近190年后,宋孝宗继任为南宋皇帝时才回归太祖一脉。

有专家认为赵光义早有篡位之意,当时开封府尹赵光义不断在汴京内培植党羽,贿赂御史中丞刘温叟、禁军殿前司控鹤指挥使田重进。赵普发现赵光义的亲信刘嶅贿赂冯瓒,事后刘嶅仅是免职。赵普很早就因姚恕、刘嶅事件与赵光义结怨,王禹偁《建隆遗事》道:“太祖将晏崩,方召赵普于寝阁,及赵普欲立太祖之子……其后太宗闻之,故与普有隙。”

《宋史·太祖本纪》上只简略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司马光称宋太祖驾崩,已是四鼓时分,宋皇后派宦官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入宫,但王继恩却往开封府衙门召赵光义,晋王的亲信左押衙程德玄己在门口等候。赵光义闻后大惊,说“吾当与家人议之。”王继恩劝他赶快行动,以防他人捷足先登,赵光义便与王继恩、程德玄三人于雪地步行进宫。

开宝六年(973年)赵普罢相,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不久赵光义成为开封府尹兼晋王。开宝九年冬十月十九日傍晚,也就是“斧声烛影”发生前夕,马韶曾造访晋王的亲信程德玄称:“明日乃晋王利见之辰,韶故以相告。”等到第二天深夜,马韶之言果然应验,赵光义登基。马韶因此官至太常博士。《烬余录》认为花蕊夫人徐氏与赵光义的奸情是弑兄的主因。宋史专家张荫麟、聂崇歧、刘子健对“篡弑论”的观点有所保留。他们认为太祖之死是猝死。张荫麟表示,太祖之死因虽不能确断,“然有一事可以确知者,太宗即位并无正式传授之法令依据。”据吴蔚所著《宋史疑云》里之考证,“烛影斧声”之“斧”不指斧头,而是指“纸镇”。

1 阅读:30

长岳聊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