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离去,老屋变迁,才发现人生本是一场归途!

爆点掌门人 2024-01-06 16:34:59

小时候,老屋是我生活的全部。湘南的山沟沟里,那座屋子挂在半山腰,简陋而温馨。屋顶是用树皮覆盖的,墙壁是泥巴,门口的晒谷坪也都是泥土。这是我家的老屋,承载了我们一家人的欢笑和梦想。

父亲的辛勤,老屋的变迁

我记得父亲常常抱怨:“什么时候,也把老屋修一修。”他用竹片做的席子在谷子收割时派上用场。但父亲不是修屋的好手,他更擅长用自己的汗水为家里谋生计。父亲去了村里的石灰窑,去了隔壁乡帮人做桌椅,甚至去做棺材。他为了改善老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负债累累。

冬天来临,他会走很远的路,为了一些微薄的报酬,为了那个额外的红包。然后,他开始翻地、制砖,最终,老屋得以翻新,屋顶变成了瓦片,生活也变得有了些许诗意。这是父亲为之努力的结果,一个小小的梦想成真。

离别,归途的常态

然而,时光荏苒,离别成为了常态。初中毕业后,兄弟姐妹各奔东西,每一次回老家都变得漫长而辛苦。过年时,车票难求,但我们依然会回去,回到老屋,回到父母身边。

陪伴父母过节,看家乡的风景,吹故乡的晚风,都是一种幸福。然而,幸福是如此短暂,节后我们不得不离开。在车站,父亲送别时,他对我说:“到了地方,就回个电话,不让惦记呢。”那个回头看父亲离去的瞬间,仿佛是《目送》中描述的“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目送是双向的,我们送别父母,然后目送父母老去。

老屋漏雨,人生归途

回到老屋,发现屋顶漏雨,曾经会是一场简单的修理,但如今变得那么无奈。父母的手已经不再有力,无法上房揭瓦,只能默默站在门口,告诉我们:“老屋漏雨,就在某处,你去看看吧。”

终究有一天,老屋变得陈旧,多年的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不再属于我们。当家庭的支柱离去,老屋开始悄无声息地老去。而在离别的日子,我们也会变得老去,仿佛“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一样,不可逃避的归途。

岁月不饶人,人生归途

人生,是一场归途。随着父母离去,我们也慢慢老去,开始直面生老病死。那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到了父母的某个年纪,也只能等待子女送走,然后将老屋的钥匙交给下一代。

曾经觉得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但山会崩塌,水会枯竭。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领悟到“人生福祸无常”。当余生开始倒计时,财富、爱情、血脉,似乎都如同生命的灰尘一样轻微。小时候读到的《故乡》中的绿油油的西瓜地,现在只剩下记忆的淡淡思绪。

归途的意义

归途,是人生的常态。离别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迷失方向。在家庭、爱情、血脉的归途中,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相聚,每一次拥抱,每一次表白。正如梁继璋所言:“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一点说好。”

回到没有父母的老屋,我们才明白人这一辈子,本是一场归途。老屋曾经也年轻过,但终究经不住岁月蹉跎。老屋里的人,走的走,散的散,渐行渐远。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但归途终究是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物是人非,人生归途让我们思考生命的真谛。

在这归途中,我们要学会面对岁月的无情,家庭的变迁,爱情的沧桑。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对自己的觉醒。而在告别的瞬间,我们应该铭记父母的关爱,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回首过去,我们发现归途的轨迹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父亲的辛劳,老屋的沧桑,都是人生的写照。小时候,我们或许不懂得父母的辛劳,只顾着玩耍,而如今,当老屋漏雨,当父母老去,我们开始理解生命的脆弱。

在这漫长的归途中,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宽容岁月无情的流逝,宽容老屋逐渐老去,宽容父母逝去的悲伤。而感恩则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对父母的感激,对每一段情感的珍视。

0 阅读:34

爆点掌门人

简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沟通和经营各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