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艺传情,指尖乾坤——走进乡村记忆,感悟剪纸之魂

剪影诗画纸韵传承 2024-02-14 19:22:37

剪纸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道德信仰的缩影,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为了发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了解剪纸文化,提高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剪影诗画,纸韵传承”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2月13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进行了剪纸文化的学习。

实践队员从光岳楼出发西行大约500米,来到西城门光岳楼脚下,便是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它的前身是聊城市民俗博物馆。据介绍,早在2022年馆内老物件的征集工作就已经开始了,至今老物件已收集了4000多件。一走进展厅就可以看到一个具有年代感的一个大门,上面还有一块木扁“忠厚传家”,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也是贯穿乡村记忆博物馆的一个核心价值观。人的好的品质有很多,比如“善良”,“淳朴”,但鲁西人民更看重“忠厚”。

往里走不久,就能看到在一面泛黄的发光墙板上的几副历史悠久的剪纸作品。有囍字窗花,过年窗花,还有一些花盆图案,以及一些呼吁保护环境的剪纸艺术。这些作品的一旁阐述了乡村民间艺术剪纸的含义以及意义。这些剪纸作品的样式复杂繁琐,但都被雕镂地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出人们灵活的动手能力和淳朴的生活风气。

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分为“忠厚传家”的文化根基、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部分,世世代代劳作的辛勤智慧、代代相传的工艺传统在这里都能得到完美呈现。在这里,通过以农耕文化为主的老物件展示,营造乡愁氛围,留住每一个人最美好的乡愁。

参观了博物馆之后,实践队员亲自动手体验制作一个剪纸作品。实践队员在网络上倾听剪纸教学视频,一步步学习剪纸技术。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实践队员完成了一个有关龙的剪纸作品。尽管其中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也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这次剪纸实操,实践队员认识到剪纸很考验动手能力,并且需要耐心和细致,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剪出精美的作品。通过长期的练习,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能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剪纸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尝试,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认识到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本身,在民俗文化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尽己所能不断发扬非遗剪纸文化,提高世人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关注,唤醒起对民间剪纸艺术保护的自觉意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贡献一份力。

撰稿人:徐佳琪队伍名称:“剪影诗画,纸韵传承”队指导老师:刘清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