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仰望U9市场价值:在200万跑车市场,比亚迪的卖点该是什么?

汽车扒一扒 2024-03-06 19:32:24

168万的价格配上购置税,仰望U9的落地价已经在180万左右。

相信这个价格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即便是那些所谓“能买得起仰望U9的人也一定买得起保时捷911”的人群数量,也是罕见的少。

基于如此高的价格,我们需要分析一些事情。

过去,法拉利、兰博、迈凯伦在网上的关注度非常高,但其实在销量上这些品牌都寥寥无几,数据显示,法拉利去年的全球销量在13000台左右,属于跑车领域中的佼佼者。

但法拉利在国内市场的全年销量,为1500台左右。

跑车市场非常小众,但因为其出色的造型、优秀的性能被人所关注,不过在最终选择上,只有预算溢出非常明显的用户群体,才会选择买一台经典的跑车作为日常娱乐使用。

这里提到两个词,一个是预算严重溢出,一个是选择经典跑车。

保时捷911属于跑车的门槛车型,当年150万落地的时候,整个河南市场一年卖了不到50台车型,足以说明一件事儿。

国内消费者选择高价跑车的整体能力,都非常弱。

而且这部分人群非常固定,不会因为某一台跑车的出现而扭转消费大局,尤其是在现如今的消费下行期,愿意高价入手跑车的人继续减少。

仰望U9有自己的卖点,比如说夸张的造型,可以起跳的悬架,以及电车时代极快的加速性能,这些都是吸引用户的卖点。

不过,仰望U9也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产品问题,这是销售产品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个是,今年的跑车市场价格骤降,比如说保时捷911的价格下降了15%左右,二手车价格继续崩塌,190万能够入手一台日产GTR,在200万以内的市场如何面对这些对手,是仰望U9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一个是天生的问题,跑车不比SUV,空间小底盘低,留给电池包的装载空间非常小,所以仰望U9只有450km的续航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450km是CLTC工况下的成绩,如果是WLTC工况,续航成绩则会更短,留给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不够高。

这里提一个续航和成本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跑车不需要太长的续航,一般都是市区耍帅用,的确没错。

但作为911车主,我可以非常负责的告诉你们,跑车的续航是必备品,甚至说非常重要。因为跑车车主的用车生活会出现“记忆断层”,比如说我开911,出差、旅游一星期回来开上车,才发现没油了。

但我以为加油了,这种情况下可以就近加油,但如果开上纯电跑车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没电了,我需要花一个小时充电。

既然这样,索性不开了,换车开。

好车应该是服务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的出行想法、出行习惯,所以说仰望U9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充满电可能只能跑200公里,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如果出去一趟,来回就得100多公里,的确有点麻烦。

另外再来回应大家的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品牌的车型为什么不能卖168万的高价,只允许保时捷、法拉利、兰博卖,不允许比亚迪卖?

这是一个市场问题,不是说不可以卖,我相信只从商品角度来说,用户更多的是质疑,而不是设立这种对立面。

商品就应该站在市场角度分析,跑车市场非常小众,国外的跑车品牌之所以卖的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个是,全球消费者在买跑车时都绕不开保时捷、法拉利、兰博,比亚迪是可以轻松被绕开的,国内的跑车销量占比只有全球的10%,我们本来就没有跑车文化。

所以外资品牌才拥有话语权,有溢价能力。

另一个是,国外的跑车是真正有各种赛事成绩验证的,而且耐久、可靠、社交属性都已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了,所以预算真正到了200万高度,是有人愿意消费的,对于企业来说是可以良性运营的。

那么,仰望U9需要怎么做?

需要停止网上毫无意义的口水战,真正刷卡买单的时候,消费者的智商一定会重新上线,放在任何一个人手里接近200万的预算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绝对不是有些人嘴里的“有些人买仰望U9就和你买手机一样轻松”,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时代,真正的有钱人消费是回笼的。

同时,需要强化产品力,尤其是对于续航、稳定性的测试,包括赛道成绩的落地,跑车的用户群体更需要的是文化的沉淀,成绩的背书。

跑车群体讲究的从来都不是快,而是一种优雅、知性,所以保时捷911这种从来都不快的跑车,一直都是海内外追求的产品。

如果论快,20万的哪吒GT足以秒杀大部分4.0T的内燃机,但这毫无意义。

新能源是很多自主品牌向上走的渠道,可以去生产硬派越野车,可以去生产跑车,但应该将卖点更多的放在文化塑造、形象建设上,在网上发起的口水战和碾压、颠覆策略,并不会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成就一台跑车。

0 阅读:241
评论列表
  • 2024-03-07 14:02

    U9国内一年5000辆不成问题

  • 2024-03-07 17:04

    照你这么说所有的车厂生产五菱宏光算了,便宜耐用空间大[得瑟]

汽车扒一扒

简介:懂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