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走长征被授上将,曾任军校政委享年90,儿子少将孙女家喻户晓

咪蒙探索古今 2024-04-17 20:10:36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军队建设的正规化,和表彰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功显赫的将领们,我党在1955年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共评定出了一千多名开国将帅。

这次军衔的评定,是按照严格的资历、职务以及战功等标准加以考核的,如对于开国中将的评定标准是: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正兵团级以上;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军团级或新四军旅级以上职务;红军时期为师级以上将领。

然而,在评定出的57位开国上将中,却有这样一位十分特殊的将领,他不但没有走过历经艰难的漫慢长征路,而且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各个阶段,他所担任的职务也不符合要求,但他却破格被授予了开国上将军衔。那么,他是谁?又有何过人之处呢?

他就是钟期光将军。钟期光, 1909年1月2日,出生于湖南平江肥田白湖口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民家庭。尽管他的祖上几代都是朴实的农民,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苦日子,受尽了地主恶霸的压榨。

但钟期光的父母很有见识,他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即使在战乱不断,一家人常常过着揭不开锅的苦日子,但他们仍旧咬紧牙关送钟期光去学校读书,希望通过读书,帮助儿子在乱世中找到一条好的出路,以此来改变家庭悲惨的命运。

从小聪明睿智的钟期光,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发奋苦读,博览群书,爱好广泛,广交朋友,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平江天岳书院学习,接受了现代教育和进步思想,开始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爱国学生运动,很快成为了学生运动的骨干力量。

1924年,大革命的浪潮在中华大地上风起云涌,受到先进思想影响的钟期光,毅然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因当时正值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可当他接触到了共产党人之后,深深被这些红色斗士的品性所折服,也逐渐感觉到了国民党存在的弊端,思想上发生巨大转变,开始转向红色阵营。

中学毕业后,钟期光回到家乡,成为白马小学的一名小学教员,同时兼办农民学校,他以小学教师打掩护,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向学生和农民传授文化知识,灌输新思想。他凭借自身的优秀和杰出的表现,几个月后就被吸收进入党组织,年仅17岁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从此以后,开启新的革命征程。

大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派举起屠刀,血洗共产党人,反动军阀也在湖南境内悍然发动了震惊世人的“马日事变”,一向冲在打土豪劣绅前线的钟期光,遭到了反动当局的疯狂报复 ,并高额通缉他,幸亏他躲闪及时,这才逃过了一劫。

经过这次磨难之后,钟期光很快便领悟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深刻道理,毅然决然的放弃他心仪的教师生涯,投笔从戎,成为湖南工农义勇军平江第一大队的骨干成员,这是工农红军最早的队伍之一。

钟期光所在部参加秋收起义后,他则奉命留在平江从事最危险的地下党工作,发展了一大批新的党团成员,拉起了一支游击队,并担任游击队党代表、中共平江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军事部长等职,组织领导了多次农民暴动,在平江起义中发挥了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这么多年同国民党反动派真刀实枪的干,钟期光逐渐成长为一名能文能武的年轻指挥员,时年21岁,他便成为了红5军秘书长,参与领导了攻打长沙城等多场重要战斗。

在此后的岁月里,钟期光越战越勇,再加之他是红军队伍中少有的文化人,所以他长期在军政两界担任要职。尤其是在整个湘赣边区,他都是举足轻重的红军将领。无论是在红军队伍的前期发展中,还是中期遭到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剿,以及后来的“肃反”问题中,钟期光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红军将领。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实行北上战略转移,踏上了漫漫长征路。时任红16师政治部主任、湘鄂赣军区宣传部长、省苏维埃教育部长等职务的钟期光没有跟随大部队长征,而是奉命留守苏区,带领用简单武器装备的极少队伍,与无数倍于我,武器装备精良的敌人,开展了极其艰难的三年游击战争,不仅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还打出了名声和威望,成为了湘鄂赣边区,令敌人胆颤心惊的“五大巨头之一。”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钟期光跟随新组建的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期间,他先后担任了新四军团政治处主任、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苏中军区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与粟裕、陈毅等人紧密合作,打了很多的胜仗。

他凭借自己高超的政工才能,不仅把部队的政治、教育、宣传等工作搞得绘声绘色,把战士们的思想和士气提高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为部队打胜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还对外积极发展农民力量,团结各阶层的爱国人士,组成强大的抗日力量,共同对付日本侵略者。

钟期光参与指挥了车桥战斗、苏中反“清乡”和“反扫荡”战斗、黄桥战役、浙西三次反顽战役等。他还参与创建苏南、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为我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朽功勋。

在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时期,钟期光先后担任了华中军区、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他参与指挥了高邮战役、苏中战役等。在鲁南、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这些大的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

在每一场战斗开打前,他都要精心组织战前动员令,鼓足战士们的士气。随后,他又紧急、组织协同开展对敌政治形势,协助后勤补给和联络民工支前等工作,以确保部队打胜仗。

尤其是在解放战争的更大战场上,钟期光将自己的政工领导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他在参与领导前线政治工作中总结推广的“立功运动”、“火线扩军”、“溶化俘虏”等基层战时政治工作经验,成为了全军推广的典范。

中央领导十分重视他的“随俘、随补、随打”的扩军方针,在全军推广后,源源不断的为前线部队提供了兵源。如在整场淮海战役打下来后,华野从最初作战前的36万兵力,迅速扩充到了46万兵力,也就是说,部队越打越多,他功不可没。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人才紧缺,尤其是高端军事人才更是奇缺,创办高等军校势在必行。关键眼上,中央高层首先想到了钟期光这位有着丰富的军事教育经验的得力干将,便让其承担创办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和南京军事学院的重任。

大学创办成功后,他亲自担任这两所高等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政委等职,为应对美帝国主义的挑战和进入现代化的战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全能型高端军事领导和科技人才。

在零基础上,要创办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比的高等军校,又谈何容易?而钟期光却不负重任,白手起家,克服了前所未有过的困难。他从军校的统筹工作,到校内的政治思想教育;从师资力量的组建培训,到招收新学员;从课程资料、授课,到各国军校研究等等,他都是亲到亲为,力求将每一件事做到最好,毕业后的学生进入部队后,都成为了各单位的骨干力量。

钟期光卓越的功绩,得到了伟人等中央领导的欣赏和器重,当伟人到南京视察时,特意接见他说:“延安有个清凉山,南京有过紫金山”。众所周知,战争年代,延安的抗大是共产党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最好学府,和平年代,伟人却把它与南京军事院校放在同一档次,由此可见,这所军校在伟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综合以上钟期光的革命经历和革命功绩,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钟期光被授予开国上将,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这是实至名归,他不愧于开国上将这个头衔。

在此后的岁月里,钟期光没有躺在荣誉簿上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勤勤恳恳的为新中国的军事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奉献自己的全部学识和精力,即使他身犯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了,但他仍旧兢兢业业的忘我工作,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991年5月22日,钟期光将军不幸病逝于南京,享年83岁。老将军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未竟的事业后继有人。他的后代子孙们紧随他的足迹,通过自己的奋发图强,都在各自的领域干出了一番成就,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如钟期光将军的二儿子钟德浙,从小便以父亲为偶像,长大后继承父亲的衣钵,投身军营。他从高等军校毕业后,进入部队长期从事军事武器的研发工作,他们没有借用父亲光环,而是靠着自己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才能和显赫的科研成果,获得了总装备部少将军衔。

钟期光将军的孙女钟好好,靠着自己的顽强拼搏,成为了香港的著名主持人。后来她又转入演艺圈,取名为“柯蓝”,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演绎了很多的影视剧。如她演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远征军》等都火遍了大江南北。

纵观钟期光将军的一生,出生于动荡不安的旧时代,很早就投身革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和平年代,他又致力于军校的建设、军事人才的培养,成为新中国军校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后辈子孙以他为榜样,都成为了人中龙凤,钟期光将军的一家,是一个令人敬仰的革命家庭!

6 阅读:3192

咪蒙探索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