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志愿填报时,这3个误区最容易犯,看看你中了哪几个?

看看是一纯 2024-05-18 07:49:33

在高考填报志愿这个关键时刻,很多家庭的填报志愿模式依旧是,家长主导、孩子被动。

而我们很多家长往往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观念,这就难免受到一些固有的、偏于专制的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思维固化现象,看似是为孩子规划着光明的未来道路,实则可能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规划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考生来说,可能对某个专业或某个学校非常感兴趣,但家长又认为孩子年轻且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不支持孩子的想法。在志愿填报环节,孩子没有多大的发言权。

马上就要迎来2024年的高考,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志愿填报,为了给我们2024年的家长和考生提供一些志愿填报的思路,一纯跟大家分享往年家长容易犯的误区,以及2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家长在给孩子志愿填报时,这3个误区最容易犯,看看你中了哪几个

第一个误区:家长固执,认为孩子想法不成熟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无论孩子多大,在他们心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即使有时候孩子非常有主见,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最后都会被家长所谓的没有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而否定。

这时,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家长的想法就一定是对的吗?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填报志愿,对于一些高校以及某些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即使你很认真地跟他们解释、分析,但到选择的那一刻,他们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误区:接收来自多方的信息,却没有自己的立场跟判断的标准

许多家长在孩子高考前后,都热衷于参加各种讲座和志愿填报的课程,他们普遍认为,这些讲座和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听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

然而,当真正需要运用这些知识来为孩子进行志愿填报时,很多家长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更不知道该听谁的建议。

第三个误区:对于孩子的未来过分担心

好不容易等到录取工作结束,孩子也如愿获得了一所优秀学校的录取通知,并被心仪的专业所接纳,这本应是家中喜气洋洋的时刻。然而,家长却并未展现出预期的喜悦,反而心事重重,面露忧色。

家长们不禁开始思考,孩子从这个专业毕业后,是否能顺利找到一份稳定且满意的工作?若是就业前景堪忧,又该如何应对?

给帮孩子填报志愿的家长2个建议

第一:填报志愿时,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期望。

许多家长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忽视了孩子自身的个性和兴趣。这种思维定式和先入为主的想法,往往会阻碍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成长潜力。

在倾听孩子想法的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孩子实际的情况和家庭的背景,制定适合他们的教育规划。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信息和资源,我们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一刀切地套用某种模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拥有不同的天赋和兴趣,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和培养。

第二:尝试放手,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自由探索,这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学会的智慧。

在大方向明确无误的前提下,我们无需过于焦虑孩子未来的选择。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考研,还是步入社会寻找工作,亦或是追寻其他的人生梦想,这些都需要孩子自己去体验和决定。

在孩子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便意味着他们即将踏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天地,他们将在其中学习新的知识,结交新的朋友,体验新的生活。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适应这个新环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与多元。

当然,在孩子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保持关注与沟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可以给予建议和指导,但更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对此,你是怎们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498

看看是一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