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蜗居画画28年,村民议论,父母抬不起头,结果一幅画卖130万

校园快报小清清[已注销]4 2022-09-09 22:27:44

“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奥普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与用手中的画笔勾勒世界的画家,一直以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种职业。

但是有一个农民,他自学画画28年,曾经被人瞧不起地喊“废柴”,一次偶然,让他成为震惊画坛的画家。他就是被人们称为“中国毕加索”的农民画家——熊庆华。从“靠父母”“吃软饭”到一幅画被拍卖至130万。从“废材”“憨巴”到“中国毕加索”的28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幼年启蒙熊庆华出生在湖北仙桃的一个小村庄,父母也都是憨厚朴实的农民。由于家里经营着两个鱼塘和几十亩田地,他们家的小日子过得也不错。父母的疼爱让熊庆华在幼年时生活得很幸福,经常跑到村子里看大人们做农活,和小孩子们一起玩耍。玩累了就顺势躺在绿油油的草坪上闭着眼睛休息,闻着阵阵花香,听着耳边的不断地虫鸣声,颇有一番诗情画意的味道。熊庆华的父亲一直都很爱看小人书,那时候的小人书还都是黑白的色调,但在那个年代特别流行。

熊庆华也经常拿着父亲的小人书看,看完了还会调皮地把它撕坏。在6岁的时候,也许是受父亲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开始对那些书感兴趣。他觉得那些图画上的人物很有意思,就尝试着自己拿笔去临摹上面的画。父亲看到他临摹的这些画很意外,他问熊庆华:“这些都是你画的吗?”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他肯定了熊庆华,“画得真不错。”得到父亲夸奖的熊庆华更来劲了,他在家里的废报纸上,画了一幅又一幅。

有天,熊庆华的表哥来家里玩,熊庆华献宝似的将自己的画拿给表哥看,表哥同样是表扬了他。并告诉他:“你很有画画的天赋,一定要珍惜你的天赋,不要浪费了它。”熊庆华的表哥是村子里非常少有的一个很有诗人情怀的文艺青年,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诗人。因为过分地喜爱文学,就造成了偏科的现象,最终在考大学的时候,因为与分数线差了几分,而和大学擦肩而过。

无奈只能回乡务农,可即便是在田地里干农活,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总会在闲暇的时候即兴赋诗一首,来表达当时的情感。而熊庆华也在表哥的影响下在心中给自己定了一个梦想:我要成为一名画家。熊庆华对这个表哥也是很敬佩的,后来,在所有人的不解与嘲讽中,表哥是为数不多支持他的人。

辍学受嘲讽在初中以前,熊庆华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他日渐痴迷地画画,导致他的成绩从名列前茅滑落到倒数。以至于初二时,熊庆华跟父亲讲:“我不想上学了,我根本不是学习的那块料。”父母自然是希望他能够好好上学学知识的,只是熊庆华的态度太过坚决,做父母的也拗不过他,也只能放任他了。他的同学雷才兵对于熊庆华要辍学的行为感到分外惋惜,并不是因为他也觉得上学才是出路,而是因为他就要见不到他的偶像了。没错,雷才兵正是熊庆华的小迷弟,他觉得熊庆华画的画很厉害。

他甚至在那个时候就认为熊庆华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个画家。而且受到熊庆华的影响,后来在他报考学校的时候,毅然决然地报考了美术学院。辍学回家的熊庆华为了更好地学习画画,还订了很多关于绘画的杂志和书本。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没日没夜地画画,门都不出一步。只有在买颜料和画布的时候才会出门,蹬着自己的自行车,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去买材料。

村里的村民很不解,熊庆华这么小的年纪不好好上学,辍学在家画画有什么前途,还不如外出打工赚钱呢。在他们眼里,熊庆华就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小子。时间长了他们还会专程跑到熊庆华的家里,看他画的是什么,让他这么痴迷。可是在看了以后,他们又看不懂,只觉得这是什么“鬼画符”“奇奇怪怪的东西”。渐渐地,村里的闲言碎语传开了,熊家的儿子整天在家“啃老”,没个正行。

还有人劝熊庆华的父母,“你们别惯着他了,整日游手好闲的能有什么出息,早点出去打工吧,你们还能养他一辈子吗?”乡亲们的话,让熊庆华的父母也抬不起头来,他们能说什么,这孩子现在的情况确是这样,还能不让人说吗?相亲遇坎坷然而这个时候的熊庆华也遇到了瓶颈,因为以前的他都是想到什么画什么,看到什么画什么走的都是写实风格。但其实他并不是很喜欢写实,这让他很是迷茫,自己方向该是什么?

直到有一次,他在一本书上看到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风,这让他非常兴奋,这正是他想要的。于是他开始朝着抽象派方向发展,在这个方向,他也越来越有感觉。不知不觉就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经过村民的介绍,熊庆华有了一个相亲对象。两个人相处得很不错,但是当即将要订婚的时候,女方反悔了。

因为在谈恋爱的时候,需要的是浪漫,而谈及结婚组建家庭,必然离不开柴米油盐。所以两人订婚前夕,女方逃了。熊庆华和父母到女方家里询问原因的时候,女方忍不住说了实话。“熊庆华不去种地,也不去打工,直到现在的生活还需要父母支援,跟着他怎么可能过得好。”

对于女方的说辞,熊庆华的父母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回去了。到家后,父母再次劝熊庆华好好找个工作吧,不然连个老婆都讨不到。可熊庆华并不听劝,他一心想要画画,不想浪费时间在工作上。无奈父母只好托人另外帮熊庆华介绍对象,可是熊庆华的名声已经臭名远扬了。大家都知道他整天不务正业,谁都不想让女儿跟这样的人结亲家。

自有人懂好在还是有人能够理解熊庆华的,在附近的村子有一位姑娘,听闻了熊庆华的传言,却毫不在意地表示可以认识一下。这回相亲,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儿子,人家要是问你在干什么,你可不要说你在画画啊,你就告诉人家,你很能干活就行了。”在相亲的时候,熊庆华也显得很拘束,他提议说去他们家的池塘边转转,一时紧张说成了“去我家的池塘游游。”

姑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两个人的氛围算是缓和了下来,没有那么拘束了。然后他们出去池塘边说了会儿话,在往家回的路上,姑娘问到:“听说你很爱画画?”熊庆华想起父母的叮嘱,一时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他也不想撒谎,于是就承认了。哪知姑娘听后并没有什么不悦,反而饶有兴致地让熊庆华带自己去看看画。

熊庆华的父母看到他领着姑娘往画室去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好在姑娘在参观了熊庆华的画室,欣赏了他的画作之后,并没有说嫌弃熊庆华不干活,反而是非常欣赏熊庆华的才华。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直到1999年的时候,两人举办了婚礼。在他们的婚房中,并没有放传统的婚纱照,取而代之的是熊庆华为妻子付爱娇亲手画的一幅婚纱油画。在油画中,付爱娇身着婚纱,手捧鲜花美得不可方物。

想必这样的一幅画比传统的婚纱照来的更有意义。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熊庆华不干活而发生争吵,因为付爱娇就是喜欢这样的熊庆华。她把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一力包揽了,甚至连下田务农的活也给做了。熊庆华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家务上,付爱娇就很体贴地将一切都打理好,让熊庆华安心作画。这时,村子里的话题变了,都说熊庆华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才娶得一位这么好的妻子,不仅不嫌弃他,还一力支持。但是话题回到熊庆华身上,就更说他不好了:这回不仅是啃老了,还吃老婆的软饭,成家了还是这么整天地不务正业,等着看吧,就不信他家人在有了孩子后还能这么惯着他。

南下打工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们的孩子出生。随着孩子的出世,付爱娇开始感受到生活带来的压力,她看着别人的孩子吃好奶粉,买尿不湿,什么都用最好的。可看着自己的孩子,连奶粉都快买不起了,这不由让她惶恐,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孩子的未来可怎么办呢?作为妻子,她很支持自己丈夫的梦想,甚至可以省吃俭用来帮他,可是作为母亲,她舍不得自己的孩子跟着一起遭罪。

于是她和熊庆华商量:“我们也去深圳打工吧,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孩子以后是要读书的呀。”熊庆华看着自己幼小的孩子,他也很清楚自己画了这么多年的画,一幅都没能卖出去,孩子的生活也需要保障。他同意了和妻子一起南下深圳去打工。夫妻两个带着孩子到了深圳,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只能进厂做一些流水线的活。熊庆华进了一个五金厂,在流水线上做着给工料去毛刺的工作。

这个工作是计件模式的,他看着隔壁一位大叔一晚上可以做上千件,而他一晚上的忙忙碌碌也不过做了一百来件。这让他很受打击,而且他认为这样的工作毫无意义,简直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在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他辞职了。等到付爱娇下班之后,他告诉了付爱娇自己辞职了,并且还要回老家画画,付爱娇什么也没说,同意了他的决定。

第二天,熊庆华就买了车票回老家,独留付爱娇一个人在深圳打工挣钱。到家之后的熊庆华自然是面对了村里人的指指点点:“这不是熊家的儿子吗?不是去打工了,怎么回来了?又准备吃软饭,留媳妇一个人打工挣钱养家啊。整天画那些鬼画符,也不见你火啊。”对于这些流言蜚语,熊庆华充耳不闻,他和往常一样拿着画笔在画布上描画。因为自小听惯了这些流言蜚语,所以他也早就学会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画画。那些村民也不会想到,终有一天熊庆华的画能卖出130万的高价,而熊庆华也成为了名震画坛的画家。

一朝名动转眼间熊庆华也30多岁了,他还是每天把自己关在画室里画画。有一天,在熊庆华出门买颜料的路上,遇到了从外面回来的雷才兵。雷才兵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偶像,那肯定很激动的,一阵寒暄过后,雷才兵问道:“你最近在做什么啊?”面对在外面闯荡一圈回来的雷才兵,熊庆华很不好意思地回道“我....就还在画画。”“你还在画画啊?坚持这么多年真不容易,我当年就没坚持下来,赶快带我看看你的画。”

说罢还回家拿了一台相机,他推开熊庆华画室的门。好家伙,房子里面堆满了画,连墙壁都成了熊庆华的画布。雷才兵对着画室内的画一阵拍照,完了还告诉熊庆华:“你这画绝对不输名家,我回去要把这些发到论坛上去,让他们都瞻仰一下熊画家的画,哈哈哈哈。”熊庆华对于雷才兵的话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三个月后,雷才兵打电话来“火了,你的画火了,你快上网看看。”熊庆华马上跑到几公里外的网吧,按照雷才兵给的网址找到了论坛。只见下边的评论非常多,他被网友称为“农民梵高”,还有许多人问这画卖不卖,甚至还在论坛里就搞起了竞价。

这让熊庆华很兴奋,自己的画终于遇到懂的人了。不多久,北京晨画廊联系到熊庆华,提出要全权代理熊庆华的油画作品。这让夫妻俩人喜不自胜。熊庆华终于迎来翻身了。2015年的时候,熊庆华在北京798晨画廊举办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个人画展。这次画展,他的画被拍卖到8万元一幅。2016年的时候,熊庆华在北京晨画廊又举办了他的第二场个人画展,让人很意外的是,在这次画展中其中一幅画,竟然被拍卖到了130万的价格。

这让曾经看不起熊庆华的那些人都傻了眼,他居然真的成为了一名画家。自然人红了以后,是非也就随之而来,熊庆华的成功,让绘画界的几位专家形成了两派。一派声称熊庆华是野路子出身,画的画让人看不懂,根本就不是什么艺术品,还是回家种地去吧。一派称熊庆华不管是科班还是野路子,这些画是有意境,有意义的,既然有人欣赏,那自然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对于那些反对的声音,熊庆华并不在乎,他认为自己的画,是有寓意的,而正有些人看懂了他所想表达的内容,那这一切就是值得的。

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天赋加努力。绘画天赋到底在哪?怎么体现?熊庆华有自己的认识。“局部真实才是真正的真实。”他说,框架、风格、构图等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获得的技巧,但是细节只能靠个人天赋,细节的处理真正反映绘画功力。熊庆华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画上的生物例如人、牛等都是漂浮起来的,让人看着就好像要飞起来了一样。

他说,他就是要反着来,反地球的引力,让人物飞起来,更能体现出自由、洒脱、随意。在他的画里,很多人物都是大人的身子,小孩的脸庞,看起来胖乎乎、肉嘟嘟的。他说在大人的身体上放着孩子的面庞,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不仅如此,他还想要创作出更荒诞的内容,而这些在他面前都还远远不够荒诞。在现实中,熊庆华是孤独的,但是在他的画作中,人物大多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

他说,那是在小时候脑海里的印象都是大人们在群体劳作,很多活是需要协作的,是一个人做不了的。成名后的熊庆华将妻子接了回来,以后的日子再也不用妻子付爱娇一个人赚钱养家了。曾有人来邀请熊庆华到北京的各大高校中去演讲,也有人邀请熊庆华到北京去作画。这些人都被熊庆华给拒绝了,在他的心中,家乡就是他创作中源源不断地灵感来源,离开家乡他就什么都画不出来了。后来他和妻子在家乡盖了一座二层带小院的别墅,他们在这里种花,养鱼,闲时听雨,醉时看花,好不自在。

对此,村里的村民对熊庆华再也没有了看法,他们也实在没想到,熊庆华竟真翻身成了大画家。熊庆华的成功离不开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和来自经济的种种困难,从来都不曾放弃过。他的成功也离不开有一位好妻子,让他不用为外事操心,只需要安心作画。也许在别人的眼中,熊庆华看起来就是一个脚穿布鞋,普普通通、不修边幅的农民,但是在内心他早就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

0 阅读:13

校园快报小清清[已注销]4

简介:关注高考、考研、科研及校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