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流动性和波动性的怪圈

独狼加洛 2024-05-20 10:34:18

今年的商品期货,不能说没有行情,比如前面的贵金属和铜,最近的锰硅和航运指数,相对都有比较大的行情。你如果说商品不活跃,波动性其实摆在那里,这种波动性背后,通常面对的都是商品的成交量的放大,流动性变好。但是今年交易下来,会有明显的不习惯的感觉,因为你会感觉到这样的流动性和波动性,似乎又很不舒服,你说变好了没有,好了,但是没有到那么好的地步。

同时,在圈子混久了,产业里面,做主观的人都认识不少,往年碰到了这样的行情,大家往往讨论的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但是今年,很多传统产业思维的人,问的最多的问题是:这一波行情的钱,到底是谁赚去了。越成熟的产业上的商品,这样的疑问就越发密集。

前面讲到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像有色,你说涨价吧,大致是缺货,缺货不光涨价,价差也得走正套逻辑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价格照样涨,价差结构却异常的弱。我认识的一个老牌做有色套利的团队可能马上要面临解散,大概和亏钱有关。聊天下来知道他们今年看着近月贴远月这么多,做正套大概就没有什么风险了,于是做,到最后却还是亏钱了。原因无比的无奈与搞笑,价格上涨了,对应的无风险的价差也会扩大,他们的策略就在这无奈的被动的价差扩大的过程中,被扩死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情况,如若如此,那么上涨反而反套能够赚钱,下跌反而正套能够赚钱,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这样的上涨和下跌,就商品本身而言,或者说就供需矛盾而言,是多么的心不甘情不愿。

所以,今年的商品市场非常的怪,你不能说没有波动性,但是却没有与之匹配得非常舒服的流动性,而产业里面的人似乎参与的也不多,导致了合约之间价差的波动性非常不好,不是说不大,近期也有所放大,但是除主力合约之外,其他合约的流动性较过去几年很差,几乎是有做市以来很低的一个阶段,在这样大的行情之下,你说产业没有套保需求,我是不信的,但是就是低。那么,商品如此的波动,其实和产业似乎就没有什么关系,那就只可能是受比较系统性的宏观因素影响,或者某个品种受到不可抗的某些因素甚至投机因素的影响了。

这,就导致了现在很多的产业分析,会有非常无奈的感觉,你往哪儿挥拳似乎都打在棉花上,因为压根价格就不这么玩儿。

从商品整体的结构来看,特别是国际品种,颇有一种价格被动上涨,但是需求非常差的感觉。那么什么样的经济情况会导致价格被动上涨而需求不好的局面呢?就问到这里,大家可以自行翻书了。这种情况,其实从去年四季度就非常明显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个时候我就在说,今年美联储可能不太会降息的原因,现在利率这么高,通胀的风险都有按不住的势头,那么降息了按得住吗?何况年底美国还要大选,选票不要了?

这就导致了现在资金对于各类标的资产的态度,到了一种似乎用传统思维看不懂的地步,比如黄金虽然涨了,但是你如果看避险属性,这要和货币的信用价值挂钩吧?那货币信用价值的变化,这些年难道只能支撑黄金涨到这里吗?所以黄金的价格按照这种逻辑还是严重低估的。比如看美股,好像无论一些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先涨一波为敬,蛮多以前还不错的分析师今年似乎到了一个看着行情找答案的地步,真的很难混。

所以我认为现在不是讨论经济到底是衰退还是复苏的问题,而是考虑旧的全球经济秩序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的问题,且越来越滑向崩溃的问题。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情况,所有归纳法能够得出的结论可能都会比较荒谬,还是需要演绎和推演。而这个里面不应带有幸灾乐祸或倾向性的情绪,至少我在内心我还是希望这种情况不要来得太猛烈,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又不是巢,这么心系天下干嘛,你就是个卵而已。

当初疫情放开的时候,我说过我要以疫情放开经济复苏的逻辑去衡量国内或者国际经济,因为疫情的到来反而加速了国际经济体系的固有问题的暴露,这个问题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都不同而已。如今也是这样,沿用这样的传统思路去做资产配置,未来几年要么是承受常人不可承受之险而又过一程山水,或信仰崩塌赔得底裤都不剩。

期货首先是金融游戏,钱的游戏,其他的全是扯淡。

0 阅读:9

独狼加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