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土一口千年金棺,为何12年后才打开?专家:里面东西太重要

小阿猫旅游 2023-03-17 10:22:34

“碰都不要碰!”

考古队员发现一座纯金打造的棺椁,正要打开时,立马被专家大声拦住。金棺内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让专家都“望而却步”。直到12年后,大家才知晓其中奥秘。

地宫初现

2008年山西太原龙泉寺在整修蓄水池的时候,维修工人拿起铲子向下挖,发现地下有一块非常坚硬的东西,无论怎么挖都挖不动,随后工人们挖出来很多长条石头,石头上似乎雕刻着大小不一的图案。

现场的文管所所长张志敏仔细一看,发现这些图案明显是人工雕刻出来的,于是他脑海里闪现出古墓一类的文物。为了验证猜想,他立马通知了考古队员。

经过考古队的挖掘和清扫,地下一座长方形的佛塔基址出现在人们眼前,然而佛塔的塔身已经不知所踪,只有残存的塔基遗址。考古学家们再往下挖,就发现了地宫入口。

看到这里,就有人好奇龙泉寺到底有怎么样的历史,才会隐藏着一个地宫。

关于青龙寺

隋朝末年,唐高祖李渊任职太原郡守,儿子李世民看到隋炀帝的残忍治国之道之后,忍无可忍,于是他劝说李渊起兵造反,之后就有了唐朝盛世的景象。

而在造反之前,李世民经常会把自己的坐骑,拉到神堂沟山脚下洗澡。后来他登基为皇帝之后,因为这个原因,大家都觉得是这里的泉水滋养了真龙天子,于是村民们就在这里建了这座现在广为人知的“龙泉寺”。

传说这个青龙寺,是建立在唐睿宗李旦时期。据今天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而这个地宫大概也是在这个时期被建造的。这不禁让人联想到1986年在陕西法门寺发现的地宫,当时发现的武则天绣裙和佛骨舍利可是价值连城。

这座青龙寺在经过千年的风尘之后,早就变得破烂不堪,寺庙内还经常发生凶险奇异的事件,所以渐渐地就没人光顾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建国之后,龙泉寺才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修复名单中,经过多年的建设,青龙寺的光彩才重见天日。

也是从那时开始,前往青龙寺宝拜佛祈求的人才越来越多,存在千年的古寺,才渐渐被大家知晓。如今知道寺庙里竟然还存在一个地宫之后,众人都十分好奇。于是考古学家顺着地宫继续向内挖掘。

地宫内部的石函

地宫石门的两侧分别摆放着一座典型的佛门力士石像,因为时间久远,色彩鲜明的石像已经褪变成石头的本来颜色。打开石门,这个六角形的地宫不足一平米,窄小的空间内也只有一个石函,并没有见到什么奇珍异宝。对比当年法华寺地宫的全长21米,占地31平米,这个地宫就显得略微没有价值了。

但考古学家还是要继续挖掘的,随后众人发现这些石函上呈现着复杂的花纹和文字,经过专家们的鉴定,这些文字大都是人名,应该是关于石函主人公的。除了这个石函之外,地宫内就没有其它东西了,考古队员们只在墙壁上发现了残破的壁画,和一枚“开元通宝”的铜币。

于是考古学家们将全部注意力放在石函上面,但是这个长57.5厘米,高31.2厘米的石函内能放什么内,它真的是一个宝匣的存在吗?

石函内部探究

众人打开石函之后,发现里面也都是一些很平常的文物,里面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令专家们感到惊奇的。一些破损的木椁片随着人们的动作掉落下来,这是大家才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个十分精美的鎏金铜棺椁。

神奇的的是,这个棺椁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褪色,反而还是一样耀眼,一些鎏金制作的铜饰十分精巧。地面上脱落的木椁块,也是因为年代久远,才导致的。这些铜饰的样式十分吸人眼球,有古代时期代表的四神:青龙朱雀;也有一些铺首耳环等小饰品,里面的鎏金佛足很是珍贵。

更多的是在石刻和石碑上出现的佛足,并且这种不是本土文化,而是来自佛道文化。要知道四神可是本土文化,所以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出现在同一石函里,让专家们十分震惊。

接下来就是最吸引人的鎏金铜棺了。它的外形看起来十分精致,和石函的形状非常相似,都是前宽后窄。这个棺椁的四周还有很多团,雕刻的龙虎图案十分逼真,很是形象。

上面的盖子上还有两对铺首衔环,紧挨着还有一连串的连珠纹圈,里面还放着白色的珍珠,就连门和窗户都被刻在了上面。这样精致的棺椁,就算是见多识广的专家们都大大震惊了一下。

在顺着将鎏金色棺椁打开之后,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银棺椁。这个银棺椁也十分好看,伴随着一个蝴蝶结被系着。和刚才的棺椁一样,外表都伴随着十分精巧的图案。

上面多了各种绿松石、红玛瑙这样的宝石装饰。最上面雕刻着一个很小的仙鹤,头顶着一个非常好看的红宝石。虽然很是耀眼,但大家并没有被它的表面迷惑,果然这些精巧的宝石上面有很多小气泡。

对此毫无瑕疵的真宝石,这个棺椁上面的宝石就显得不那么纯粹了。是的,它们并非真宝石,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只是由玻璃做成的五彩石头。但是在当时并不发达的时代,有这样的制作工艺已经非常难得了。

正当专家们研究着怎么将这个蝴蝶结打开时,这个蝴蝶结因为大家的碰落自己脱落了,于是这最后一层也显现在人们眼前。

小金棺椁不可打开

石函的最后一层依旧是一个小棺椁,但却是一个金灿灿的金棺椁。和刚才的一样,也是系着一个蝴蝶结。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大家的好奇心已经达到顶峰了,所以每个人都想打开这个蝴蝶结一探究竟。

正当大家要动手时,专家们提出建议出言阻止。专家们害怕在开金棺的过程中,损坏了上面的蝴蝶结,按照正常情况来讲,这种丝带早就应该风化了,但既然它依然完好无损,就一定有研究的价值。

按照当时的科技,专家们并不能保证如果把丝带损坏之后,能把它修复,所以专家建议大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加小心。

这种情况下,一旦贸然打开,里面东西的损害程度会非常大,一旦受到了损害,将会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出于对保护文物的原则,还是不要轻易的打开,于是大家都听从了专家的建议,毕竟有秦始皇兵马俑做前车之鉴。

当时兵马俑在刚出土的时候,和现在可谓是天差地别。发掘出来的开始,各个兵马俑身上都散发着熠熠生辉的光亮,但是发掘出来后,没有得到妥善保管,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氧化,褪变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样子。

正因为兵马俑的情况,所以专家们才决定等科技成熟的时候再来打开金棺。虽然不能打开它,但是专家们可以用X光进行扫描,发现了金棺内十几颗颗粒状的东西,用软物件包裹着,而这些很有可能就是舍利。

这项考古发现在全国极为罕见,消息一出震惊考古界。作为佛教圣物,只有功德圆满的得道高僧才有可能炼出舍利子。释迦牟尼的舍利就被分成多份散布在各国,被供养着十分珍贵,所以专家们才推测金棺内是舍利子。

而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大家一直在苦苦等待,而这一等便是12年。

12年真相揭开,惊现佛骨

太原文物为了开金棺,邀请了国内和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际知名文物学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经过长达12年的努力。终于在不破坏文物的情况下,打开了金棺。

利用化学的等各种科技手段,各种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才得到一个妥善之法。就这样,金棺终于被打开。正如专家们所预测的一样,这里面存放着23粒佛骨舍利,专家们都十分开心。说到舍利,就有很多小伙伴会疑惑,到底什么是舍利?它为什么会得到大家的注意和尊重?

“舍利”原是印度人称呼人去世之后的遗体,后来发现有些得道高僧去世火化之后,会出现一种晶体,十分坚固,所以将这称为“舍利子”。

为什么舍利只有在高僧火化之后出现呢?普通人的身上为什么没有?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今的世间流传着三种说法。

第一种就是“舍利子”适合高僧们平时吃的食物相关。大家都知道僧人以素食为主,素食当中的纤维素和矿物质含量要比荤食高出很多,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这些物质会变成碳酸盐等晶体物质。

除此之外,高僧们每天打坐,缺乏锻炼,食物很容易积累,于是在火花形成之后,就得到了我们所说的舍利子。不过这种说法,很多人都不赞同,毕竟这世上不锻炼的人很多,所以这一猜想至今这一解释都没得到证实。

第二种说法就是舍利子是高僧们被火化的时候,身上佩戴的坚固却不易被燃烧的物件。比如很多高僧佩戴的东西都是以二氧化硅组成的,在被燃烧的时候和人体的成分产生反应,就会形成玻璃、水晶球这样的晶体。所以这种说法也有很大的可能。

但是根据佛教的说法,舍利子和得道高僧的修为息息相关。只要在修行的过程中达到足够高的智慧,就会在死后出现舍利子。这也是为什么念佛的人都十分向往的原因了。但是据说这舍利子非常难得,所以也给了各位僧侣奋斗的目标。

这些大众的推论都是通过佛教的说法,和一些科学知识进行的推论,至于真相是什么,还需要大家继续去探索。

写在最后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具有国家意义的同时,它还可以走向世界,为我国的经济事业添砖加瓦。所以相关机构应该不断推进文物历史研究,和传承工作的开展,通过挖掘文物,来展现文物背后蕴含的思想。

展现中华文明风采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文物的考古挖掘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而传统技艺的传承,除了用纸笔书写,最重要的是需要人来传播,所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文物的保护至关重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37

小阿猫旅游

简介:带你领略阿猫阿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