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读者心目中的中国版“忠犬故事”《弃犬历险记》

文化学人 2024-05-16 12:09:17

■记者 何金德

近日,资深出版人、媒体人、作家丘克军的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在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广州湾区书屋举行的《弃犬历险记》新书发布暨作品鉴赏会、各大媒体、平台,多位文艺界、出版界、教育界知名人士以及读者,对《弃犬历险记》的出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广东中山图书馆已经可以借阅《弃犬历险记》一书。(图片由中山图书馆提供)

《弃犬历险记》是作者凭着其长期的生活积累、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深厚的文字功底,历时三年时间创作的这部近十四万字、以一只弃犬为主角、人犬共命的独特作品。

《弃犬历险记》被誉为中国版的“忠犬八公”。小说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讲述了“我”与一只被弃的小花犬“一起奔跑,命运与共”,顽强崛起的故事,将十数年来山乡人情风貌的变化一一呈现。作品将奋斗改变命运的人生隐喻镶嵌于社会变迁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文字真挚平实,想象丰富,质朴而浪漫。多位专家学者表示,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中国版的“忠犬八公”,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忠诚”的“弃犬”故事,而是一部关于少年不断成长和突破的励志小说。正如作者在小说中不断重复强调的关于命运蒲公英的说法,将命运的“蒲公英”抓在自己手中,完成自我的提升。挑战命运,见证奇迹,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主题。精巧的构思、主题的深刻与丰富性,是这部小说重要的特色。此外,丘克军先生多有散文创作,善于用散文式的白描手法来展开场景描写,让生动形象的场景描写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和烘托人物的命运,这点在小说中也得以充分展现,形成了这部小说的特有的艺术魅力。

图片由广州湾区书屋提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蒋述卓先生看完小说后给以这样的评价:小说悬念迭出,曲折迂回,让读者在阅读中追问,在追问中阅读,造成了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作品不仅利用“剧透”式的写法步步诱导读者去追寻弃犬的命运,而且还通过各种惊险情节去丰富两个主人公弃犬阿花与“我”的形象。小说在谋篇布局上大处着眼,细部真实,叙述与刻画首尾呼应,照顾周全,艺术构思无疑是成功的。这部小说与其说是写弃犬,不如说是写少年的“我”的抗争。“我”的命运给小读者留下的印象和启示更能超越忠诚的主题,那就是励志。

蒋述卓表示,精巧的构思、主题的深刻与丰富性,以及重视人物刻画的关键作用,是这部小说重要的特色。善于用散文式的白描手法来展开场景描写,让生动形象的场景描写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和烘托人物的命运,以成就小说的艺术魅力,是这部小说的又一特色。

图片由广州湾区书屋提供。

蒋述卓认为,作者在写这一部“我”不是我的小说时,调动了他早期在乡村生活的人生经验,也与他阅读古今中外众多文学名著相关。他将散文式的场景描写与故事、人物的命运的展开紧紧结合起来叙述,在增加作品抒情意味的同时,也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厚度,的确是值得称道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南方日报前社长范以锦表示,当他浏览了这部小说的题目和开篇 《引子》 之后,就一口气将全书读完了。这部小说给人一种不同凡响的感觉。他看完这部长篇小说之后怦然心动,写点感受点赞一下的想法油然而生。他认为《弃大历险记》在生活中是可以找到原型的,只不过是由多个原型构成,即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写的是一只“追赶列车的狗”,它为什么要追赶列车?车上远去的是什么人?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兴奋点调动起来了。继而,“引子”将故事的梗概也介绍了。他觉得这部小说写的就是"一起奔跑、命运与共”的人和犬顽强崛起的励志故事,而令他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这部小说。结尾留下的悬念也出乎他的意料,死去的主角阿花竟然又“复活”了。运用现代智能技术将阿花“复活”,并尽量通过对狗的习惯性动作的细节描述,让“复活”的阿花更加神灵活现,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满足了读者不愿看到有灵性的主角阿花消亡的期许。小说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都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弃犬历险记》 在处理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时,更多的是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做到创新中有传承、传承中有创新。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前社长李学谦说:“作者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讲述了小狗阿花的故事,我相信这是他童年记忆中的珍藏。无论什么年代,喜爱小动物都是儿童的天性,这也是许多成年人的童年记忆中都会有一个小动物形象的原因。相信这部小说不仅可以为小读者所喜爱,也可以唤起成年人的童年记忆。”

时间网络董事长兼总裁向熹认为,《弃犬历险记》是一部以散文功底驾驭虛构写作的优秀作品,一部以弃犬奋斗为隐喻的命运史,一部以人和犬两种视角并行呈现的时代史;作者在书中对人生苦难充满克制、对未来洋溢希望、对社会满怀热情,令读者既为故事唏嘘,又被大爱打动。

图片由广州湾区书屋提供。

《读者》杂志华南联络处主任孙建华表示,老舍的《骆驼祥子》让几代人了解了老北京城;曲波的《林海雪原》让几代人了解北国风光和茫茫林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更多的人理解了西北黄土高原的天高地厚;《弃犬历险记》让我和朋友们知晓了桂东南六万大山的壮美和深情,还有这片土地的清爽和明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弃犬历险记》必将成为全世界了解桂东南客家风土人情的一扇窗口,成为国人“博览天下,认知祖国”的一部名著。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邹高翔说:“品读《弃犬历险记》需要耐心,沉浸小说构筑的意境,特殊年代桂南客家乡村的故事,关于忠诚、奋斗、亲情、乡情,关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动力……我很久没有这样几乎是逐字逐句深读,共鸣每字每句渗透的情感。文风传统精致,结构、信息、想象却颇为新潮。以江海大学《弃犬历险记》新书发布会倒叙开篇末尾正述,首尾呼应,戏中戏增添情感深度,兼具悬疑性。阿花标本被高科技复活,与当代大学生对话,小说由童话时间转场进入科幻时间,魔幻现实风格不但丰富了小说的形态,更升华了励志犬的形象,让人笑中带泪,弥足沉思。ChatGPT、语音智能、微电路再造、仿生机器人,出现在2023年的动物嘉年华,使小说充满新闻感,层次更为立体丰富。显然,这是克军老师作为曾经的新闻人,文学灵感与新闻敏感的自然融合。”

广州湾区书屋创始人欧亚从他阅书无数、遇见读者众多的视野评价《弃犬历险记》,他认为这本书第一个吸睛的地方是它的书名,书名中有两个名词和三个动词,“弃”“历”“记”三个动词,均为“犬”“险”两个名词服务,“弃犬历险记”5个字充满动感和悬念,讲述一只被抛弃的犬经历了无数晨昏、命运跌宕的故事,一下子扣住了读者的心灵;第二个吸睛的地方,是它的封面设计:奔跑的主角弃犬阿花和飞驰的列车,让读者思绪飞扬,恨不得尽快去追寻书中的故事;第三个吸睛的地方是封底两位大家的推荐语: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前社长李学谦,推荐此书为成年人与青少年共同的读物;南方报业前社长范以锦,则从传媒学者兼新闻人的角度,讲述了他一口气读完这部他称为中国版“忠犬故事”的缘由,他在书中的《序言》更是言无不尽地分享了小说故事的合理性和精到之处;第四个吸睛的地方,是书中的插画,插画大师赵晓苏老师为众多报刊插画,最近还出版了《画家笔下的异域风情》一书,他为《弃犬历险记》所作的插画,紧扣精彩故事情节;最终他认为本书最吸睛的地方就是跌宕的情节,优美的文笔和励志的主题。

华南师范大学黄埔附属学校校长李彦军表示,《弃犬历险记》的第二主角“我”就是一个“放养式”的孩子。他建议在家长在孩子教育方式上尽量的要少“圈养”,多“放养”。多放养就是把孩子解放出来,多接触社会,多接触自然,增加他们的认知学识,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还建议学生家里养一个动物,种一株植物。让孩子和动物、植物共同成长,观察这个种子怎样种下去的,怎样发芽,怎样开花,怎样结果。种植物实际上是种植人的一生,这就是崇尚自然。让孩子养成认真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习性,有利于他们的写作。

参加首发式的一位读者这样说:小说一口气看完了,根本收不住,很久没这样认真看书了。内容情节曲折,故事真实感人,文字简洁优美,乡土气息浓厚。可能是在农村生活过的原因,“抽打木陀螺”,“手电照青蛙”的事情小时候都干过,猪中、牛中、算命佬小时候也见过,读着读着一下被拉回了童年。小花狗一出生就被视为“不祥之物”,出生很悲惨,引起强烈共鸣。失去儿子后,旺丁叔婶归罪于小花狗,要将它活埋的一刻,伤心到眼泪都流出来。

微博博主“春色如许”在《晒书记•弃犬与火车》中表示“长篇小说《奔犬历险记》情节引人,故事动人,看得很爽,也看得很快。作者创造了一个神妙的叙事架构,源源不断激活层层叠叠的早年记忆和未来想象。我尤其感兴趣小说着墨颇多的火车、铁路、四等小站,以及弃犬与火车的关系(正如封面所强调)。作品的视野和意涵,恐怕就在其中。昨晚在方所见到一本《铁路现代性》,封底两句话,助我更深一层理解这部长篇:铁路不仅是现代性的产物,更是言说现代性的思路和方法。铁路成为现代中国人与世界的中介,改变了我们感受时空的方式,重塑了我们对世界的把握。”

某购物平台一位匿名读者评价:一口气读完,感觉阿花的一生远比八公更要精彩、跌宕。末路的出身、高贵的血统、与“我”的追随相伴、科技下的“永生”,阿花的故事,也在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浓缩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乡村文明到城镇文明的跃迁,以阿花与“我”相互交织的成长经历,讲述着不同文明个体像蒲公英一样辗转与同归的必然,搅拌着回味无穷的乡愁。作为短视频的从业者和消费者,碎片化的信息输入逐渐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习惯,对这种习惯的警惕性也随着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节奏而降低。偶然的机会读完此书,让我感慨文字与视频这两种信息、文化载体的差异,让我想起少年时对书籍如饥似渴、省下饭钱也去读书的自己,让我想起“迷茫,那就读书吧”的自我告诚;读书吧,就像阿花的奔跑一样,就像随风而起的蒲公英一样。

某购物平台匿名读者感慨:小时候我也养过狗,狗很人性,每天放学我家的狗都像知道时间似的,跑到离我家几十米外的十字路口提前迎接我,远远见到我就冲过来边摇尾巴边身前身后地欢喜跑跳。书里描写的我和阿花的深厚感情,我感同身受。这本书印刷精美,文字流畅,书中写道:母亲说:“命运就像蒲公英,到处飘荡,你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命运。”这句话像电影《阿甘正传》里“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的台词。书中“下午的阳光照在旺丁叔的背上,……条带把旺丁叔颈部压出了一条深坑。”“阿花看着远去的列车消失在它的视野里,我看着阿花和坪塘火车站消失在我的视野里”这些优美的词句,在书里比比皆是。阅读这本书,享受着悦读的时光。好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了,这本书值得一口气读完。

在感慨专家学者和读者众多评论的时候,广东中山图书馆图灵系统已经可以借阅这本刚出版的新书,五一假期刚开馆的广东文学馆一楼展厅也陈列着这本带着墨香的《弃犬历险记》,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

整理发布:何媒矩阵(广东省文化学会何媒工作室、时代中国杂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