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无限恐怖》发表在1918年,会被当时的人誉为神作吗?

五花肉在奔跑 2024-04-05 11:00:26

你们完全低估了文字的力量。你们也低估了1918这个年份的意义。

无限恐怖发表于1918年的话,张大的文学地位地位往小了说是巴金,反动一点就是胡适。张大但凡有点进步精神,敢于表态,两党都会将他视为座上宾,城楼观礼的那张画像上肯定能露脸。

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华文圈至少得有两三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而且,他获得这一切成就根本不用靠那堆创意。他就是写穿越西游三国红楼梦都行。

是不是觉得很夸张?

所以说你们完全低估了文字的力量。

你们别忘了,1919年是五四运动。在这个时间点上,文字是可以造反的。

先别管什么内容,单从形式上说,《无限恐怖》是一部语言流畅,用词规范的白话文小说。

你们知道这有多恐怖吗?

1918年中国就没有完整的白话文小说的概念。《狂人日记》都是半文半白,鲁迅小说里一堆通假字,就是因为他自己的白话文都不规范。

而1918年的中国,正是千年封建百年屈辱叠加,新旧思想冲突压力最大的年代,新青年们急需文字革命。

大家不愿意再说之乎者也,想要维新,想要革命,想要老百姓自己张口说话。但大家却不知道新文字该怎么说,怎么写文章,他们都在尝试。老百姓有满腔的怒火,却不知道怎么说。

此时,任何一部现在流行的网文拿过去,都可以直接引爆新旧文化冲突!因为这些都是新青年们梦寐以求的白话文作品!

《无限恐怖》会成为最标准的白话文小说范本,成为所有新青年学习的榜样。

不只是言语句式词汇,连标点符号都能规范起来。

他能统一全国的书面语体系,进而影响口语,像那两颗枣树一样影响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而这放在1918年,就是在造传统文化的反,造封建势力的反。还一下造了两百万字!

这就是革命党的头子啊!

将《无限恐怖》放到1918年,就是在最需要革命的年代,教会了革命者最需要的火种——新的语言体系。那就必定会点燃革命的烈火,炸翻整个旧世界!

所以这不是一部小说,这就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小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是青年学生的冲锋号,是无产阶级的指路灯!

明白这个时间点有多可怕了吧?这就是1918的力量。

如果早10年,1908年,屈辱国耻还不够多,民间反抗声音还不大。

如果晚10年,白话文已经有雏形,《无限恐怖》依然领先,依然是头部先进作品,但却不会有引领革命的效果,只能做一众民国大家们的翘楚,成不了革命先行者。

所以重点是1918这个时间点。在这个时候,任何一部质量上乘白话文小说都会引爆革命的。

不相信的话,问你们个问题,冰心是凭借什么在文坛立足的?那盏小桔灯吗?

冰心的最大的意义在于,在白话文语法还未明确之时,她就能用白话文流畅清晰,精确的表达情感了。她的文章通俗易懂,言语规范,对比鲁迅等人的半文半白的文章,更能获得年轻人的青睐。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哀”

这段话看起来很适合当小红书上的配文,不觉得有什么出彩的。

那是因为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流畅的表达方式,但这是冰心在近百年前写出来的。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不单只是文化思想的斗争,也是文学形式的斗争。

鲁迅等是用思想做刀,而冰心则是赋予了新文字规范,形成了简单易用的新书面语表达形式。

我们今天觉得模仿鲁迅很酷,却完全认不出冰心的文字,那是因为我们都已经被冰心同化了,早已经习惯了冰心赋予我们的新语言规范了。

吹完了冰心,我们再想想《无限恐怖》放在1918是什么概念。

最低配置也是一个满身反骨特大号加强版的冰心。

他的语言比冰心更口语化,想象力更丰富,文章篇幅更长,人物更丰富,更适合年轻人学习模仿。

而且冰心毕竟是小女生情怀,《无限恐怖》可是彻底的男频文,里面全是打打杀杀,自立自强,放到民主革命时代这就是革命的宣言!

读者在读完第一句话后,就会惊呼:革命党来了!

当时连《狂人日记》的第一句都是“某君昆仲,今隐其名”,文言文开头,

而《无限恐怖》的第一句是:“郑吒觉得自己死在现实中,吃饭睡觉,上班下班,他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何在。”

你品品,这就是教人造反啊。

如此流畅的白话表达,不是革命党又是什么?

内容竟然是直指人心,说青年之麻木,生不如死!不是反贼又是什么?

至于后面的剧情完全不提,就只第一章开头两百字,用白话文讲述的寻找生命的意义,就足够在五四时期成为迷茫青年们的口号了!

所以这就是《无限恐怖》的第一重力量,流畅的白话文叙述技,口语化的表达。

你们现在觉得这种表达方式太常见,没什么文采,但在当时的人们看起来,这就是革命!

真的是革命啊,大巧不工,举重若轻,能让每个会说话的中国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言语写文章了。

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说自己心中想说的话,都可以控诉这个社会的不公,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

《无限恐怖》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成为新青年们文学改良的范文。

满清遗老遗少们会痛斥该文怪力乱神,有伤风化,但革命者们却会把它当做有力的武器,把每一章都刻出来,油印分发。

这时候,《无限恐怖》又会展示另一种恐怖力量——两百多万字的篇幅。

四大名著都是八九十万字,两百万字的白话文小说放在1918年就是怪兽。

北洋政府会觉得铺天盖地都是无限恐怖,怎么也剿不完,收缴完旧的有出了新的,整个城市都在流传这套书,每天都会有革命党油印了新章节满大街分发。背后还印刷着革命口号,号召大家奋起御敌!

那时候每个人都会偷偷留着这些油印章节,与其他人私下交换观看。收集交换残篇的过程就是传递革命意志的过程。

那时候郑吒就是所有有志青年心中的英雄,他不但在书中所向披靡,也会在现实世界中抗击列强,收复失地。郑吒会代替孙悟空,成为新的国民符号。

等到几年后还会出现中洲小队参与北伐与军阀作战的绘本,是不是张大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国民都相信郑吒会这么做。

所以你看,不用考虑什么ip 创意 ,单凭文笔和篇幅这两点,出现在五四运动前夕,《无限恐怖》就会成为五四运动的旗手,领军者。就一定要闹革命的。

接下来张大就需要想办法在军阀、满清遗族、列强和各种势力的打压拉拢中保存自己,并在长征时期给中央发一封电报,表明立场。

之后就算他离开国内,也会成为文坛巨擘,语文历史政治书上都会有他的名字,并且专门开一章讲述的那种。

0 阅读:10

五花肉在奔跑

简介:我的世界里没有时间,因为时间就是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