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劝贺子珍再嫁。贺子珍说:一生只爱一个人

百年有李说 2024-04-14 02:20:23

这应该是最令人意外的谈话了吧!1954年贺敏学来北京开会,此时的他已经和毛主席很久没有见面了,当毛主席从李敏口中得知贺敏学在北京开会,就让李银桥请他来丰泽园一聚。

毛主席对井冈山的老人一直都是非常挂念,很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次两人见面聊了很多,当然也不可避免的谈到了贺子珍。

当时贺子珍从苏联回来,先是在东北呆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想见毛主席一面,就在妹妹贺怡的陪同下坐上了去北京的车,但半路就被人拦了下来,只好南下去上海。在这里她和阔别已久的哥哥贺敏学相见了,后来贺子珍就在上海居住了下来,兄妹两人见面的机会也多了起来,贺敏学对贺子珍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毛主席向他询问了很多关于贺子珍的生活情况,贺敏学说贺子珍在组织的照顾下一切都好,陈毅也给予了她很多照顾,生活上没有什么,就是会想念毛主席和李敏。

毛主席听到这话沉思了很久后,对贺敏学说:“子珍年纪已经不小了,你劝他再找个人吧!”对于毛主席的话,贺敏学很意外,但他知道毛主席也是为贺子珍着想,但贺敏学无奈的说:“子珍有多倔,您也知道,她不愿意谁也没办法,她说过她一生只爱一个人。”

听到这话毛主席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他们一起还谈论了在井冈山一起奋斗的日子。

其实贺敏学不仅贺子珍的大哥,同时也是我党比较资深的元老,可能现在对于贺家人人们比较熟知的是贺子珍和贺怡,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是贺敏学带领他们姐妹走上革命道路的。兄妹三人在永新闹革命,非常的有名,也被人民称为永新三贺,而先上井冈山的也是贺敏学,因此后来毛主席也说贺敏学是上井冈山第一。

后来贺子珍和毛主席结婚,贺敏学也成了毛主席的大舅子,不过贺敏学并没有因为这个身份而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在红军时期受到诸多牵连,被撤职,即使后来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贺敏学也依然保持着低调,他说,自己只是一个共产党员,没有任何前缀。在解放战争或是后来新中国成立,贺敏学低调的好像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授衔时他不仅没有任何军衔,还离开了部队,去到建筑部任职,当时很多人都为他打抱不平,不过贺敏学却没有任何怨言,他只愿还能为人民服务。

这次贺敏学和毛主席相见,听到贺敏学说贺子珍一生只爱一个人,他还没有感到其中的份量,但没有多久他就听说贺子珍竟然在听到他在收音机的讲话后就激动的晕倒了,毛主席第一次在李敏面前留下了眼泪。

贺子珍是陪伴毛主席走过革命和他本人最艰难时刻的人,虽然当年因为贺子珍的一意孤行,以至于她后来和毛主席关系只剩下战友关系,但贺子珍回到国内就一直想再见毛主席一面,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不过毛主席也在默默关心着贺子珍,每次李敏去看望贺子珍的时候,毛主席总会让他给贺子珍带去一些东西,知道贺子珍病倒了毛主席感到了他的情深义重,就给他写信,而看到信后的贺子珍病竟然开始往好的方向转变。

到了1959年,在庐山休养的贺子珍终于等来和毛主席见面的机会,贺子珍见到毛主席情绪很激动,很长时间才平复了心情,两人交谈了一个多小时,毛主席送走贺子珍后,独自坐在那里沉思了很久,他没想到贺子珍会老成这样,病成这样,后来他嘱咐工作人员多注意贺子珍的精神状态。

这次见面是两人阔别20多年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回到家的贺子珍可能因为情绪太过激动,又病倒了,但只要看到李敏来时带回的毛主席的礼物,她的病情就会有所好转,好像毛主席的关心已经成为他治病的良药。

1976年,当她得知毛主席去世后,再次晕倒,但他想去见毛主席最后一面的愿望直到1979年才实现,这一年经邓小平批准,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和女儿女婿在那里留下照片。

1984年,贺子珍去世,骨灰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生前很多原因致使他不能再北京,离世后他终于永远留在了北京。

对于贺子珍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这里是历史李说,下期再见。

0 阅读:1

百年有李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