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款主流饮料升糖实测,0糖饮料几乎不引起血糖波动

消费者报道 2023-12-26 11:37:53

饮料,一个对所有年龄段都会产生极大诱惑的食品。

听着拉开拉环一瞬间“呲”的声音、酣畅淋漓后刚开盖的第一口、牛油火锅最辣的时刻喝上一口、咕咚咕咚过后再打一个心满意足的“嗝”,这些畅饮快乐水的日常情景仿佛每一刻都充满着快乐的气息。

然而,你是否想过,饮料能带来“快乐”之外,我们要付出什么代价?

一瓶小甜水含有近8块方糖

当我们在讨论喝饮料对人体产生的负面影响,实则讨论的是饮料中的“糖”对我们健康产生的消极作用。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含糖饮料的定义是,在饮料制作过程中人工添加糖,含糖量在5%以上(≥5g/100g)的饮料。

这些“添加糖”指的是任何形式的游离糖,例如白糖、蔗糖、红糖、葡萄糖、果糖、乳糖、果葡糖浆、枫糖浆、大米糖浆、玉米糖浆等。我们常喝的含糖饮料包括软饮料、果汁、运动饮料、加糖的咖啡和茶、奶茶等。

我们对比了8款主流饮料的糖分,结果显示,含糖饮料的糖分普遍在6g/100mL以上,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达到13.5g/100mL。若按一块方糖4.54g计算,每瓶含糖饮料含有的方糖数最高达7.9块。

相较之下,元气森林、外星人等3款属于0糖,其采用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等贡献甜味,但是却没有额外的糖分负担。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消费者将游离糖或添加糖的摄入量减少到每天25g以下,并将含糖饮料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周少于一份(约200-355mL/周),以减少添加糖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以某款碳酸饮料为例,仅喝一瓶(330mL)从中摄取的糖分就有35g,超过了WHO的建议。

“甜蜜的负担”到底有多沉重?

过量摄入糖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仅仅是增加卡路里,而且还会诱发所有与代谢综合症相关的疾病,比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

这些多出来的糖分对身体的破坏远超想象,其中最直接、最快速的就是引起血糖波动。

喝下含糖饮料,血糖如同“过山车”

什么叫“血糖波动”?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焱教授曾就《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的核心内容和意义做了详细解读,李教授指出,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高峰和低谷之间不稳定的变化状态。

我们或许认为,控制血糖波动是糖尿病人需要考虑的事,实际上,血糖波动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以含糖饮料为例,饮料中的糖分类似“阿拉伯密码”,一进入身体就可以激活胰岛素的“密码锁”,刺激胰岛素大量释放,将血糖快速带离血液进入细胞,造成血糖快速上升。

但当这一平衡被打破,问题随之而来: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比持续性血糖升高危害更大,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更严重,因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同时,血糖波动也与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而血糖波动所导致的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危害更不容忽视,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导致死亡。

当我们喝下这些高糖分饮料,血糖会发生哪些变化?

测试结果显示,喝下这些“快乐水”,血糖在短短30分钟左右从正常的4-6 mmol/L,剧烈上升至7-8 mmol/L,甚至更高,血糖的前后变化值最高达到172%。喝一瓶饮料,血糖就上下颠簸,这样的血糖“过山车”,对身体健康难免有影响。

相反,此次测试的3款无糖饮料,包括元气森林可乐与气泡水、外星人电解质饮料(无糖),几乎不引起血糖波动,其血糖值基本保持在初始状态。这主要得益于它们不含糖或者采用赤藓糖醇天然代糖,不会强刺激胰岛素分泌。

值得一提的是,虽作为含糖款,外星人电解质水Pro因其添加了海藻糖、食用葡萄糖、低聚麦芽糖等,据观察,血糖虽有抬头趋势,但增速较缓。这提示我们,选择天然无糖的饮料,或者中速吸收的饮料,可以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应对血糖波动,我们能努力的方向

含糖饮料只是高糖分食物的冰山一角,生活中还有很多形形式式的隐形糖,正在威胁我们血糖的稳定。

升糖指数(简称GI值)代表我们吃进含糖食物后,影响血糖上升速度快慢的数值。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越快,血糖上升速度越快,升糖指数就越高;相反地,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越慢,血糖上升速度越慢,升糖指数就越低。

高升糖指数食物,例如精制淀粉类(米饭、面包吐司等)血糖上升的速度比较快,尤其对胰岛素无法正常分泌的糖尿病患者而言,会造成血糖居高不下、不易控制。

相较之下,摄取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例如含纤维质丰富的全谷类食物,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较为缓慢,对于血糖、血脂的控制,以及降低罹患代谢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都有很大帮助。

当然,血糖平稳并不意味着全面禁止饮料,关键是掌握好分寸。

本刊建议每天饮料限制在1-2罐,且最好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饮用,不要空腹暴饮,也不要连日大量饮用。

从上述测试数据可知,饮料中的糖分会直接影响血糖的高低。在饮料的消费上,建议优先选择无糖或零糖饮料,这类饮料因使用天然代糖,口感也不因无糖而受影响,可以满足味蕾,又兼顾健康。

除了饮食,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肝脏对血糖的吸收利用,强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血糖的控制也是非常有利。适当的有氧运动,既可以立竿见影地降低血糖,长期下来也能防止胰岛素抗药性。

人类发明了糖,却深陷于嗜糖的天性中。如今,又能否跳出肥宅快乐水的瓶子?我们相信,一时口腹之欲终是过眼云烟,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健康把关。

8 阅读:10459
评论列表
  • 2023-12-27 01:13

    纯属扯淡,所有的元气森林饮料喝了都升糖!资深二型糖友都试过!只有东方树叶不升糖!

    邪恶悠悠 回复:
    二型,喝无糖可乐没涨[笑着哭][笑着哭]测了8次,确实不涨
    沙妖 回复:
    我是元气森林罢了,外星人妥妥的升,倒是偶尔有些杂牌的无糖波动甚小,赤藓糖醇好过木糖醇,仅个人而言,个体不一样。
  • 2023-12-26 21:18

    果糖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但它的危害比蔗糖、葡萄糖的危害更大。

  • 2023-12-26 22:27

    血糖波动本身就因人而异,代糖也会影响大脑的对摄入成分的判断影响代谢,只是没有传统糖类来得直接,可惜各大研究机构的赞助经费来源大部分恰恰是各食品巨头,偏向性可想而知[扁嘴]

    auraZiD 回复:
    正解,代糖是会影响代谢的,毕竟是欺骗性的……但总体来讲相对全含糖的,低糖或者无糖还是会更好,当然最好就是不喝……
    茶杯 回复: auraZiD
    医生告诉我绝不能喝饮料,代糖的也不行
  • 2023-12-27 07:50

    元气森林我带硅机动感测过,升血糖的

  • 2023-12-28 05:52

    代糖饮料还是少喝

  • 2023-12-29 15:59

    饮料还是别喝了吧,我现在在外面要么矿泉水,要么东方树叶,要么三德利,别的统统不碰

  • 2023-12-28 12:29

    无糖饮料如果有甜味剂,会影响大脑判断,导致内分泌失调,也是有害的

  • lala 2
    2023-12-30 20:57

    不怕痛风多喝些饮料

  • 2023-12-28 03:06

    植入外星人广告

  • 2023-12-29 15:07

    这些饮料不升糖,小心科技与狠活致癌

  • 2023-12-27 21:39

    唯有东方树叶,其他都扯淡

消费者报道

简介:中国首批专注于消费品及服务对比测评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