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多半是“吃”出来的?4种食物容易让血管变堵,尽早撤下餐桌

营天下 2024-05-02 18:06:47

33岁的张哥干房产中介这行整整十年了。这哥们儿有个习惯,就是爱拿饮料解渴,几乎不喝白开水。你别看他年纪轻轻的,可已经是“三高”的“老朋友”了。

医生总叮嘱他要规律吃药、改善习惯,可张哥老觉得自己还年轻,身体能扛,所以吃药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饮料瓶子还是不离手。

记得是一个月前吧,张哥正上班呢,突然就倒下了。同事们吓得不轻,赶紧叫了救护车。一检查,竟然是脑梗,医生说晚来一步可能就危险了。

这次可真是把张哥吓得不轻。现在啊,他可是乖乖听医生的话,药也按时吃了,饮料也换成了白开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真不假啊!

01

脑梗致死率极高,“祸根”是什么?

脑梗,即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死率极高。

在我国,脑梗病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患者群体越来越年轻化。脑梗的危险性在于其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如不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导致终生残疾甚至致命。

脑梗的“祸根”主要源自两方面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相关疾病的影响。

0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经常熬夜、吸烟饮酒等,这些不良习惯会增加患上脑梗的风险。

尤其是长期高盐、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动脉血管的堵塞,从而诱发脑梗。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也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02相关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脑梗。这些疾病会引起血液循环系统的紊乱,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硬化,增加脑梗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为了降低脑梗的发生率和致命率,我们需要重视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戒烟限酒等。

同时,对于已经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要积极进行治疗和管理,控制好疾病的发展,以降低脑梗的风险。通过全社会的关注和个人的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脑梗的发生,保障人民的健康。

02

不少人爱吃的4种食物,或是脑梗“帮凶”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饮食习惯不规律,很多人在选择食物时往往偏爱口感浓郁、方便快捷的食物,然而这些食物中的部分成分却可能成为脑梗的“帮凶”。

1、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包括炸鸡、薯条等,它们虽然口感香脆可口,但含有大量油脂和热量。

长期摄入过多的油炸食物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易于形成血栓,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脑梗。

2、酒精

很多人有饮酒的习惯,但过量饮酒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其中包括增加肝脏负担、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管痉挛,增加脑梗发生的可能性。

3、高糖饮料

许多人习惯用饮料代替水,但这些饮料通常含有大量的糖分。

长期摄入高糖饮料会导致体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包括脑梗。

4、动物内脏

尽管动物内脏富含营养,但其中也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过量摄入动物内脏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动脉硬化,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为了预防脑梗,人们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尽量减少或避免摄入过多的油炸食物、酒精、高糖饮料和动物内脏。

取而代之,应该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健康食材,保持饮食均衡,以降低患上脑梗的风险。

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保护心脑血管健康,还有助于维持整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03

脑梗来临并非悄无声息,3个信号别忽略

尽管脑梗病情突然,但并非没有预兆,出现一些特定的症状时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脑梗的严重后果。

1、头痛、头晕、呕吐

无缘无故的头痛、头晕以及伴随呕吐的症状可能是脑梗的前兆。

这些症状往往出现突然且持续,尤其是频繁出现且无明显原因的头痛、头晕时,应引起警惕,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2、肢体麻木、无力

大脑缺血缺氧会导致肢体感觉异常,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

如果突然感觉到一侧或两侧肢体的麻木、无力,甚至出现行走不稳,动作不协调的情况,可能是脑梗的警示信号,应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3、视力突然下降

脑部缺血可能会影响视网膜,导致视力下降的症状。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突然下降,尤其是突然失明或视野模糊,可能是脑梗的症状之一,应立即就医进行检查。

面对这些症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即就医进行全面检查。

通过CT血管造影检查、颈部脑部血管超声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等方式,可以对脑血管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早发现是否存在狭窄或闭塞的情况。

1 阅读:140

营天下

简介:广迎天下客 必赢天下心 共盈天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