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早争春|争先汕尾:集中力量,打好“头号工程”攻坚战

陆丰新发现 2024-05-12 16:56:52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最大海上风机在汕尾下线;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最大海上风机在汕尾下线。全国首个零碳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和首个台风无掩护海域的桩基桁架式“风渔融合”海洋牧场项目在汕尾开工;

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连续5年位居片区首位;

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九年排名全省第一;

以汕尾城市命名、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广汕高铁、汕汕高铁在汕尾“双龙交汇”;

汕尾营商环境入榜粤东西北前三;

中广核、华电等8家国企央企合作共建10个“连带成片”示范片区;

龚俊龙、朱开甫等汕尾乡贤和热心人士积极认捐种树绿化项目……

从浩瀚海洋到广袤农田,从交通“硬联通”到营商“软环境”,从政企携手合作到乡贤群众助力,一场跨越山海、“软硬兼施” 、全民参与的“百千万工程”攻坚战在汕尾打响。

汕尾营商环境入榜粤东西北前三。

1月8日,汕尾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全会提出,要打好“头号工程”争先进位攻坚战,推进“百千万工程”迈上新高度。

“争先进位”,正成为汕尾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奋斗姿态。

争先进位,底气来自哪里?

一年来,汕尾奋进“百千万工程”的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打法更加精准。汕尾坚持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和“再造一个新汕尾”的干劲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明确“眼睛亮、筋骨壮、腰包鼓、脑袋富”的总体目标,着力构建“一三四五”工作架构,在全省率先成立首支总规模达60亿元的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基金,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考核体系,创新打出大赛场、大擂台、大轮训、大宣讲、大拉练、大考核“六大组合拳”,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圩镇、美丽民居建设,扎实推进“明珠一号”攻坚行动。

汕尾创新打出大赛场、大擂台、大轮训、大宣讲、大拉练、大考核“六大组合拳”。

众人拾柴火焰高。汕尾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新型帮扶协作、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举办第三届汕尾发展大会,现场签约项目30个,计划投资总额457.57亿元;扎实开展“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加强企业结对、地校结对、纵横帮扶,推动“双百行动”形成校地合作项目110个;全面落实“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全市90家建筑业企业结对51个镇(街),形成117个结对帮扶项目。

汕尾在全省首创“四个第一”,推出16种口味“汕尾粉签”甘薯加工产品。

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汕尾大力发展强县富民产业,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康养旅游、“高铁+文旅”、民宿等产业,在全省首创“四个第一”推出16种口味“汕尾粉签”甘薯加工产品,在全省率先试点选聘21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前三季度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4%、7%,增速排名全省前列。

汕尾在全省率先试点选聘21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

争先进位,还需如何攻坚?

全会提出,新的一年要奋力打好“五大攻坚战”,其中,“头号工程”争先进位攻坚战位居首位。

“我们要拿出‘甩开膀子加油干’的气势和劲头,发挥临湾、海洋等优势,集成资源、集中力量攻坚推进‘百千万工程’。”会上,汕尾市委书记逯峰表示,要集成资源、集中力量攻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连带成片、宜居宜业绿美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推进“百千万工程”迈上新高度。

全国首个零碳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在汕尾开工。

县域强,产业要强;百姓腰包要鼓,产业筋骨必须要壮。汕尾将走好产业特色发展、融合发展之路,做优做强“海产品”“土特产”“农文旅”文章,加快形成支撑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汕尾坚持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如何乘势而上,再接再厉?

全会提出,汕尾将以实施“明珠”系列攻坚行动为抓手,高标高质推进乡村振兴“连带成片”建设,落实好“策划、规划、设计、任务、项目、落实”六步法,紧密对接用好建筑企业、央企国企等力量,继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和风貌,深入挖掘乡村的建设空间、资源空间、市场空间,力促“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加速蝶变。

以汕尾城市命名、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广汕高铁、汕汕高铁在汕尾“双龙交汇”。

绿色是汕尾实施“百千万工程”最鲜明的底色。汕尾将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深化“1+4+4”工作格局,以“多种一棵树”植绿添绿,以“多护一方水土”涵养生态,以“多挣一分碳汇”实现价值,加快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高地,持续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金字招牌。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笃志前行,虽远必达。2024年,期待汕尾以“争”的意识抢抓先机,以“进”的姿态自我加压,跟最优的赛、向最高的攀,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施工图”转化为生动的“实景画”!

来源:南方+

0 阅读:2

陆丰新发现

简介:用最简单的方式带您了解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