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无处不旅游

坚料瑶 2024-05-15 03:56:21

点击关注“坚料志”头像,不错过每条香港大新闻。

日前,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北京接见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并就香港的旅游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夏主任指出,当前香港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香港旅游业发展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多用新思路、新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变革中实现大提升,要树立「香港无处不旅游」的理念。

这段重要讲话中,有两个关键字,分别是「变」和「新」。简单来说,就是香港不能再「食老本」,旅游业必须要变革和创新。过去20年,香港的旅游业靠着「自由行」政策,令零售业和旅游业得益,特别是铜锣湾、尖沙咀和旺角这些传统旅游区。即使北区和元朗区这些靠近关口的地区,也因药房和日用品店而畅旺。但时移势易,疫情过后,内地游客的旅游模式改变了,不再来港购买高级消费品,旅客人数也大不如前。中国内地游客现时选择多了,可以出访世界各地,也可到内地不同城市旅游,刚过去的黄金周,不少内地城市都被游客「攻陷」了。

大家都知道要变,但如何变呢?夏主任说得很具体,就是「香港无处不旅游」。其实香港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传统旅游区、海洋公园和迪士尼乐园之外,香港各区都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笔者在清明节期间曾到访江苏,在游览南京总统府期间,发现在外排队的游客,有不少是青年人,证明内地青年对历史文化相当有兴趣。

香港中西区除了是国际金融中心之外,也是英治时代的维多利亚城,遗留了不少英式建筑,当中近年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大馆」,在世界保育界也夺得不少奖项。当然我们不是要宣扬帝国主义,但这些建筑的确是香港历史的一部分,有其特别的意义。

在新界,因其独特历史,保留了大量的祠堂、庙宇和古建筑,不少都能追溯到清朝早期甚至*更久远* 的朝代。除了建筑风格的独特美感之外,还有祠堂里的牌匾牌位等历史记录,都记载了这方水土的人文魅力,这些都是绝无仅有的人文历史记忆;还有围村的传统习俗,例如天后诞巡游、太平清醮和盆菜等等,都是中国传统习俗的具象化,堪称人类学的「活化石」。但香港过去依靠零售推动旅游业便能「大赚特赚」,所以没有投放太多资源推动历史文化旅游,政府过去更碍于私人业权问题,逃避推动新界的旅游业。

内地另一个旅游热点,便是「红色旅游景点」,一些革命圣地如井岗山、遵义和延安都成为热点。其实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便在香港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更留下不少遗迹和故事,这些都是香港旅游业能发展的新产品。

夏主任接见杨局之后,中央便宣布开放八个内地省会城市的「自由行」申请。但是否能「脱鹿角」,还要看我们香港特区政府是否懂得如何「变」。

文:沉豪杰



0 阅读:14

坚料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