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就业增收带动产业发展湖北援藏企业激活产业援藏“一池春水”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5-22 14:51:14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姜楠 张小军

产业援藏是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湖北援藏工作队着眼西藏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续擦亮产业援藏“金招牌”。以华新水泥、西藏宏农为代表的一批湖北援藏企业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共享发展成果。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朗嘎崔成是2023年毕业的山南籍大学生,2024年3月入职西藏清匠电器科技公司,在工程部当安装员。

“公司环境好,吃饭伙食好,同事之间相处很融洽,我们能扎扎实实学到很多技能。”入职后,朗嘎崔成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

据了解,西藏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自2019年落地山南市乃东区以来,坚持为藏族同胞搭建“家门口”的就业平台,在当地带动就业100余人。

在山南市,像朗嘎崔成这样通过湖北产业援藏项目,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人还有很多。援藏企业除了西藏清匠电器科技公司之外,还有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藏清诺科技产业孵化园、西藏安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北云档科技有限公司等。截至目前,这些湖北援藏企业在当地共吸纳就近就业人数达2300余人。

为本土人才加速成长搭建平台

“通过到湖北宜昌学习,我了解到了更加前沿的行业发展动态,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湖北云档科技有限公司驻山南市加查县项目负责人扎西次旦说。

2022大学毕业后,扎西次旦就入职了湖北云档科技有限公司。入职后,他曾赴宜昌学习档案知识和专业技能。半年后,扎西次旦带着经验和技术回到西藏。在他的影响下,达罗、益西志玛、益西旺姆等一批优秀藏族同胞加入该企业,立足岗位提能力、长见识,努力回报家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湖北援藏企业在引进项目的同时,还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扎西次旦的经历,是一个缩影。

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原料提供、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等方面,为农牧民提供全链条服务。目前,乃东区先后有20个村的农牧民打算在“家门口”开展畜禽养殖,首批专业养殖户已于2022年6月开始“试水”。

产业辐射,培育本土发展引擎

湖北援藏企业在为当地增加就业、培养人才的同时,还“以点带面”着力形成产业辐射。

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企业所在地乃东区颇章乡格拉村、布仁村为试点,积极开发有机种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多种新业态,并朝着深加工、包装、物流等产业方向延伸产业链条。

西藏安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高原微生物种业开发中心、烘焙技术实训中心、西藏农产品及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和西藏农产品及中药深度开发中心,建成了行业内领先的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平台、青藏高原益生菌种业资源库和益生菌生物信息采集中心,形成有效的产业辐射。

西藏清诺科技产业孵化园已吸引了40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其中,西藏籍毕业生创办的企业达25家,涉及商贸、科技、农业等行业。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