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张继科”刷屏,中央政法委发声:要查清三件事!

觅夏评社会 2023-04-04 14:07:02

近日知名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

深陷入舆论风波

连日来张继科和李微敖两人的名字

相继登上热搜榜

有关张继科借款欠债、

用女演员私密视频“还债”等

说法愈演愈烈

普法君此前报道↓

张继科借条曝光,月利息近10万!商业版图也揭晓……

张继科代理律师表示

现阶段不便发声

在张继科欠条曝光之前

有媒体从接触过张继科本人

和其团队的知情人处获悉

张继科不愿意再回应事件的原因之一是

“他不太愿意自己处在风口浪尖上。”

张继科的代理律师杨曙光也表示

“现阶段不太方便发表任何言论,

毕竟我不是当事人,

而是代理(律师)”

“之前有媒体和我接触,

结果随随便便就把我讲的内容

断章取义地发到网上去了。

现在这个案件如果要发声,

还是需要和当事人有商量。”

中央政法委发声

4月3日晚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公众号发文

《“张继科”刷屏,要查清三件事》

“巨额赌债”“女星私密视频”“敲诈勒索”……当这些关键词集合到一起时,一场流量的狂欢已然开始。“搬来小板凳吃瓜”是网友的普遍心态,网友可以有,但有关部门不行,切实肩负起职责,才能扫清网上的一地鸡毛。

1、要查清有没有人违法犯罪。这些热词个个涉嫌违法乃至犯罪,早已超出“民不举官不究”的范畴,查清违法犯罪行为到底是否存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有关部门对已经查清的尽快公布,没有查清的尽快行动起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会因为“特殊身份”而被网开一面,该严惩的严惩,该澄清的澄清,这是大家对公平正义最质朴的期许,这份期许理应被满足。

2、要查清有没有人造谣诽谤。违法犯罪自然不能被放过,造谣诽谤当然也不能被容忍,查清事实才能给所有人一个交代。没有人应当遭受不白之冤,是不是“实锤”也不能听一面之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吵不休的时候,就应当有权威部门站出来,用证据确凿的事实定分止争,如有谣言,定要让造谣者付出代价。这是我们对秩序最真挚的向往,这份向往理应被回应。

3、要查清有没有人浑水摸鱼。每有“热点”,必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有的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有的嘲讽谩骂充满暴戾之气,有的趁机编造虚假信息收割流量。这些乱象有如“借尸还魂”,在一次又一次的“热点”中死灰复燃,网友已经忍的太久,必须严查严管。所谓“网络热点”就应当在法律与秩序的轨道上归于平寂,让所有人在惩恶扬善的“大结局”中收获安心,这是所有网友的心愿,这个心愿理应被实现。

没比赛、没职务、也没正式退役

张继科已淡出体育圈很多年

在相关词条连续上榜热搜的情况下

张继科现在究竟是什么一个身份

也让不少网友感到好奇

不少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

使用“退役乒乓球运动员”

来称呼张继科

但实际上

张继科并没有正式宣布退役

刘国梁之前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

张继科是希望能和好友马龙一起退役

虽然没有正式宣布退役,但张继科近年来一直没有再参加比赛也是事实,所以他现在也没有个人积分,也被国际乒联从排名中正式移除。

不少中国体坛名将在退役后,都会选择“赛而优则仕”的路线,在相关协会或地方体育局担任职务。不过据了解,张继科目前在中国乒协中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据消息,此次并非张继科第一次被曝涉赌。2015年7月中国新闻网转载金陵晚报报道:有德国媒体报道,2015年3月份国乒在德国参加比赛期间,张继科被发现曾经偷偷溜出酒店,和一群人一同离开,“他们的目的地是赌场……”而早在2004年,张继科16岁的时候就被《体坛周报》曝出涉赌。文章称:2004年年底,张继科因为借某位乒坛大腕的银行卡参与赌博性质的“游戏”,输钱后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而在外出比赛的过程中离队出走。几经辗转后才被找到。

关于目前的是是非非,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张继科本人,但他的电话一直处于“已关机”状态。

他曾是乒坛史上最快拿下大满贯的选手,曾是中国乒坛当之无愧的“一哥”。回望张继科的乒坛生涯,他曾站上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三项乒乓球至高荣誉的最高领奖台,但也曾于2004年涉嫌参加博彩“游戏”而被国家队退回省队。如今,随着一个又一个猛料的曝出,张继科还能接住迎面打来的球吗?

文章来源:广东普法综合整理,主要内容源自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法治日报》、现代快报、南方日报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12

觅夏评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