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佳人桃花夫人:春秋四大美人之一息夫人的故事

寒蝉悠韵 2023-12-13 19:53:52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王维的这首五言绝句,短短二十个字,借史实讽刺现实,塑造了一个在屈辱中沉默反馈的女性形象。这首诗里面所描述的,就是息夫人的故事。

息夫人,妫姓,生卒不详,与西施、文姜、夏姬并称为春秋四大美女。她是陈国君主陈庄公的女儿,后来因嫁给息国国君,所以史书上习惯称其为息妫。也因姿色美艳而被称为“桃花夫人”。

根据《左传》的记载,公元前684年(陈宣公九年、楚文王六年),息妫和其姐姐蔡妫分别嫁到了不同的国家。息妫嫁到了息国,而蔡妫嫁到了蔡国。有一个问题是,这两个国家并不毗邻,所以她们的队伍需要穿过蔡国。蔡国的君主蔡哀侯以她是他的妻子的妹妹的名义,阻止了息妫的队伍,并强行占据了她。

息国的君主息侯听到蔡国强占了他的妻妹息妫后,确实感到非常生气和无奈。虽然他对此事感到义愤填膺,但息国相对来说实力较弱,无法直接与蔡国对抗。在这种困境下,他决定采取一种自以为很聪明的策略,寻求楚国君主楚文王的帮助,当时的楚国尚武。

息侯派遣使者前往楚国,向楚文王陈述了情况,并提出了一个计策。他建议楚文王假装要攻打息国,这将迫使蔡哀侯出兵支援息国。一旦蔡国出兵,楚国就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来攻打蔡国,因为蔡哀侯的行为可以被解释为对楚国的挑衅。这个计策的目的是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使用军事力量,因为息国知道自己无法在战争中胜出。楚文王听从了这个计策,于是在九月份出兵攻打蔡国,最终在一场名为“莘”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俘虏了蔡哀侯。

四年后,公元前680年,也就是楚文王统治的第十年,蔡哀侯仍然对四年前被息国策略性欺骗并被俘虏的事情心怀愤恨。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他采取了一项聪明的举措。蔡哀侯开始向楚文王赞美息妫的美貌,希望引起楚文王的兴趣和好感。楚文王听到蔡哀侯的称赞后,深感心动。他决定以前去赴宴的名义发动行动,但实际上是为了消灭息国。于是,楚文王率领军队进攻了息国,最终摧毁了这个国家。在这次行动中,息妫也被带到了楚国。

当息妫嫁给楚文王后,尽管她为楚文王生下了两个儿子,但她的内心一直笼罩在沉闷和忧伤之中。她不爱言辞,从不主动说话,也不愿主动参与宫廷的事务。楚文王对她的病态沉默感到疑惑,于是亲自询问她的心情。息妫回答说:“我是一个女性,却经历了两次嫁娶,而且我无法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我觉得再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她的回答透露出她内心的痛苦和对曾经的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她深深感受到息国的覆灭给她带来的心痛。

楚文王理解她的苦闷,深感心疼。为了安抚息妫的心情和取悦这个美人,他决定采取行动,以示对她的理解和关爱。最终他找到了一个机会,以蔡哀侯挑拨离间的借口,发动了对蔡国的进攻。这次战争最终导致蔡哀侯再次被俘虏,而最终他在楚国内不幸去世。关于这一事件,《左传》进行了评论,引用了《商书》中的一句话,比喻蔡哀侯这样的人就像野火蔓延一般,难以扑灭,需要果断的行动来制止。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权谋,也强调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同时,它也展示了楚文王为了恢复息妫的幸福,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整个故事充满了情感、权谋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其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深刻的经典故事。

前677年,楚文王去世后,楚国陷入了一段政治动荡的时期。君位传给了息妫的长子熊艰即位,被称为楚堵敖。然而,不久以后他在政变中丧命,在前672年,楚堵敖产生了想要杀害息妫的次子熊恽念头。熊恽被迫逃往随国,并在那里密谋反击。最终,他成功勾结随国的势力,将楚堵敖杀死,并自立为楚国的君主。然而,楚成王当时还很年幼,因此军国大权实际上被楚文王的弟弟令尹子元掌握。

子元是令尹,但因为他贪恋息妫的美色,产生了想要诱惑她的念头。他在她的宫室附近建造了一座房舍,里面摆放铃铎,并跳起了名为“万”的舞蹈。息妫听到这一消息后,哭着表示抗议,指出楚文王曾经让人跳这种舞蹈,用于军事演练,而现在却用于她这位寡妇的身边,认为这是不合常理的行为。这一情况被告知给子元,他回应说:“女人不忘记袭击仇敌,我反倒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元变本加厉,甚至住进了王宫,公然挑逗息妫。若敖氏的斗射师找到子元,痛斥他的无道,结果反而被子元囚禁。此时,若敖氏一族已经对子元的嚣张和跋扈忍耐太久,而子元的行为更是有辱尊卑伦常之事。他们终于怒不可遏,决定采取行动。时任申公的斗班率领众人闯入宫中,怒杀了子元,结束了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子元之乱。从此以后,息妫隐居在深宫,不再参与政事。这是正史中关于息夫人的记载。关于她的结局,有多种不同版本,但她在楚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淡去,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谜团。

然而在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中,关于息妫的故事与前述的历史记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情况在古代文学中并不罕见。不同的文化和时代往往会对历史故事进行重新编排,以符合特定的宣扬、创作或传说要求。根据《列女传》中的版本,当息国被楚国灭掉后,息侯夫妇被带到楚国,然而,在这个版本中,楚国的楚王采取了一系列截然不同的行动。

息夫人被带到楚宫中,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她一直怀念故国和已故的丈夫。而息侯则被迁徙到汝水之滨,负责守护自己的宗庙。两人的生活都充满了痛苦和思念。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息侯得知了有人在街上高呼“桃花归来兮”,他迅速追寻声音,希望能找到故人。经过一番调查和核实,他最终得知息夫人嫁给了楚王。然而他们却不得见。

在息夫人被楚王霸占后生下两个孩子之后的某一年,秋风送爽,桂子飘香,楚文王兴高采烈地出城打猎,计划两三天后返回宫中。而在这段时间里,息夫人瞒着宫廷,决定趁机逃离宫殿,私自会见她深爱的丈夫。当她和息侯再次相见时,情景如梦,仿佛是隔了千年万年,但他们的情感却是更加深沉和坚定的。见到昔日丈夫后的息夫人泣不成声,边哭边告诉息侯:“我在楚宫中,忍受屈辱偷生,一开始是为了保住大王的性命,后来则是为了渴望与大王相见一面。如今,我的心愿终于实现,我宁愿痛痛快快地离开这个世界,也不再愿意忍受一日又一日的痛苦。”

面对妻子坚决的选择,息侯的心如刀割。他努力安慰着息夫人,告诉她要坚持,相信苍天会眷顾他们,他们总会有团聚的机会。他的言辞充满了深情和坚定,但息夫人却已下定决心,她相信,与其继续忍受生活的煎熬,不如慷慨地了结一切。于是,她用尽全力,朝着城墙冲去,再也不愿忍受痛苦的折磨。而在那一刻,息侯无法及时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目睹自己深爱的妻子决然赴死。楚文王打猎回来后,听闻息夫人和息侯的壮烈情感,感到深深感动,竟然以诸侯之礼来安葬他们。他将息侯与息夫人合葬在了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为他们建立了祠庙。称为“桃花夫人庙”,又称桃花庙。至今仍为汉阳府(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名胜之一。

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但感动了楚王,息夫人和息侯深厚的爱情和牺牲精神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永不磨灭的浪漫传说。至今,息夫人庙依然是武汉黄陂区的一处名胜,流传下来的诗篇也让人永远铭记这段感人的爱情故事。这是一段永恒的传说,展示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和情感的深度。息夫人或许她最大的错误就是生的太美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美丽似乎成为了一种错误:她嫁过两个丈夫,又有两个国家因其灭亡,但她不是红颜祸水,后世却始终把她当作主宰桃花的神仙祭拜。历代文人墨客对息妫的命运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对她坚韧不拔的敬意。他们用诗词和绘画来纪念这位古代女性,传承她的坚贞和牺牲精神。

最出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王维的《息夫人》中,他以“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表达了对息妫命运的同情和对她坚守初心的理解。王维将她视为一个被时光所遗忘的受宠妇人,但她却无法忘记旧日的恩情,使人深感唏嘘。诗中的“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表现了作者对息妫的同情和理解。尽管息妫曾受到楚王的宠爱,但她仍然忘不了旧日在息国的恩情,这种深切的感情使她陷入了痛苦和内心的纠结。而“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则表现出息妫的内心痛苦。她在楚宫中生活,但她的眼中充满了泪水,她无法与楚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这句诗歌揭示了她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她在异国他乡的困境。

宋之问的《息夫人》:

“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仍为泉下骨,不作楚嫔。

楚王宠莫盛,息君情更亲。情亲怨生别,一朝俱杀身。”

描述的又是另一个版本,但虽然过程有点不同,但是结局是一样的:在楚王的宠爱下,息夫人和息侯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陷入了困境。由于情感的纠葛和内外的压力,他们最终密谋潜走,决定返回故园。二人沿着江水东行,来到了桃花涧边。然而,楚国的人追赶而至,高呼着“国母回銮”的口号,意图将息夫人带回楚国。在绝境之际,息夫人和息侯没有选择回去,而是手牵手投身桃花涧中。这一悲剧的结局深深触动了楚成王的心,他得知母后的死讯后,前来桃花涧,并兴建了庙宇,四季都会举行祭祀,这就是著名的黄陂桃花涧。

但是杜牧的《题桃花夫人庙》则表达了对息妫表达了不同的看法:“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他认为息妫应该像石崇的小妾绿珠那样宁死不从,以死来表明她的决心,而不应屈从于楚王的权力。

《息夫人庙》是唐朝著名文学家罗隐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息夫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清代邓汉仪的《题息夫人庙》也表达了对息妫坚韧不拔的敬意:“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他认为,尽管面对困境,息妫选择了宁死不屈,她的坚韧和牺牲将被永远铭记。

此外,吴友如、张大千等画家也通过绘画作品表达了对息妫的敬意,将她的形象永远留存于艺术之中。这些文人墨客的作品传承了息妫的故事,使她的坚贞与牺牲精神得以永远流传,成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一部分。

虽然数千年岁月已逝,但息夫人的故事仍然感动着人们的心灵。她的坚守和牺牲精神鼓舞着后人,成为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黄陂桃花涧的庙宇前,人们依然前来祭奠,缅怀这位为了爱情和信仰勇敢牺牲的女性。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和坚持信仰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而她的坚韧和不懈追求也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放弃,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力量和价值所在。因此,息夫人的故事将永远在中国文学和文化中闪耀,为后人传颂,成为一段永恒的传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阅读。)

0 阅读:58

寒蝉悠韵

简介:初来乍到,随便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