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作的蒙汗药药草就在身边解药也随处可见

鑫泽鸿历史百科 2021-10-19 12:12:33

在武侠小说中,蒙汉药频频出现,人一旦误食就会陷入昏睡。在古典名著水浒传里。

青面兽杨志、武松等人都被下过蒙汉药,那蒙汉药的配方是什么?其实很简单,说不定你也接触过,但就是配不出。

在古时候,曼陀罗常作为蒙汗药的主要成分,而曼陀罗则常生长在住宅旁、路边或草地上,并且曼陀罗全草有毒。

主要有毒成分为浪菪碱、阿托品及东浪菪碱等生物碱。

虽然全草有毒,但整株曼陀罗各部位的毒性不同,其中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更小。

但要说到麻醉,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沸散当属第一,华佗也是首创用全身麻醉法实行外科手术的人,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刚钦州的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生草乌、当归、香白芷、川芎,天南星。

尽管在华佗之前,有人就利用了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药品作为麻醉剂,但他们是为了用于战争、暗杀等。真正用于动手术治病的却没有。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他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就观察了人醉酒时的沉睡状态。

因此,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

只是遗憾的是,华佗虽将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了一部医学著作,名叫《青囊经》,但却没有流传下来。现存的华佗中藏经其实宋人的作品,不过是用了华佗的名字出版。

但华佗一生有许多弟子,其中广陵的吴普著有《吴普本草》。西安的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记》。而彭城的樊阿对针灸颇多有研究且闻名于世。

而曼陀罗花不仅可以用于麻醉,还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它的叶子、花都可以入药。我国用曼陀罗治疗疾病,最早可以追溯三国时期。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曼陀罗也有描述。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痛也。

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并非易事,历时二十七年,自嘉靖四十四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且拜了多人为师。考古证今穷究物理,最终于万历年间完成了一百九十二万字的本草纲目。

不过宋朝年间,曼陀罗花用于谋害他人性命时,还没有被称作蒙汗药。宋代的司马光在《涑水纪闻》里对此也有记载。

五溪蛮汉,杜杞诱出之,饮以蔓陀罗酒,昏醉,尽杀之。

元代杂剧黑旋风双献功中则称其为蒙汉药。小说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蒙汉药一名,也可能是在这个时候出现。

此外,蒙汗药的解药也是随处可见。

北宋的科学家沈括在《补笔谈》里提到过一嘴,表示,如果服一种名为坐拿草的叶子,可以用作蒙汗药的解药。

在《水浒注略》中也说到:急以浓甘草汁灌下,解之,可以用甘草、绿豆煎汤,并可以解蒙汗药,还有金银花,桂枝都可以。

10 阅读:6836

鑫泽鸿历史百科

简介:分享有趣 有意义各种中外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