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褪去了全身毛发,却保留了头发、腋毛和阴毛,是何目的?

林兮儿 2023-10-02 00:45:08

毛发在动物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就以水獭来讲,它们或许是世界上毛发最多的动物之一,水獭每平方厘米的皮肤就有100000~140000根毛发。即便是人类生物学上的近亲,黑猩猩身体上的毛囊也有超过200万个。

人类的毛囊更多,超过500万个,可实际表现却是,人类拥有如此多的毛囊,但毛发最集中、最旺盛的地方却只有头部、腋下和生殖器周围。为何人类与动物相比,人类褪去了全身毛发,却单单保留了这几个部分?

人类为何会褪去毛发

这应该是大部分现代人都会问出的一个问题,在进化论方面看来,人类的毛发变得如此稀少或许是早期的狩猎活动有关。进化理论学家认为,早期的人类需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生存,长期的半水生活动迫使人类皮肤裸露出来。

裸露的皮肤不仅可以在水下降低阻力,并且还能在炎热的白天进行狩猎时,保持身体的凉爽,这便是“水猿理论”。《细胞报告》杂志的一项研究认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有一个被称作足底皮肤的区域,它类似人类的手腕下侧,与脚垫一起都是无毛的。

另外在少数动物中,例如北极熊和兔子,足底区域却被毛发覆盖。科学家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发现,一种名为Dickkopf2或Dkk2的抑制剂蛋白水平不高可能是影响毛发生长的关键。

人类虽然毛发稀少,但也不完全是无毛的状态,并且在个别区域还有着较为旺盛的毛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褪去毛发是种优势

科学家认为,人类在进化中逐渐学会了使用工具,如果手腕或手掌上有毛发的话便会影响石器工具的使用,以及机械操作。因此,当相关蛋白质的表达过程中,拥有这种失去毛发的人类祖先可能具有先天优势。

说回水猿理论,这是目前科学界的一个流行说法。该假设表明,人类祖先在非洲大陆生活时需要经历旱季。为了避开旱季带来的影响,古人类会搬到绿洲和湖边,并在水中的浅水区获取食物。

正如前文提到,毛发并不适合人类长期在水边活动,因此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中失去了外部皮毛,进而进化出较厚的脂肪层,最终发展出双足行走。

但这项研究假设由于相关的化石记录并不多,因此也没受到重视。有意思的是,进化神经学家认为,脸部毛发、头发以及生殖器周围的头发的部分脱落有助于情感交流。

原因在于,人类比大多数动物都要多出一种视锥细胞,因此人类能看到更多彩的世界。例如情绪变化导致的脸红,面部毛发脱落有助于人类之间及时进行情感交流,在对方动怒或是悲伤时给予抚慰

在我们的毛囊生长期中,头发会以每天0.4毫米的速度连续生长,并变得愈发浓密。头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头部受到的冲击,并且还能为人类提供一定的温度。

由于性激素的原因,男性往往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毛发,尤其在手臂和腿部。从另一方面来看,正因为男女之间因荷尔蒙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毛发状态,因此女性的身体往往代表着更加光滑洁净。至少,没人希望自己有一个毛茸茸的女友。

人类进化

从进化方面来看,当人类进入炎热的非洲大陆时,厚重的毛发也意味着不适,皮肤会大量出汗,并且还会带走大量水分。因此,毛发的褪去也能帮助身体散热。

至于生殖器和腋下的毛发,这是由于人在进入青春期后,顶泌腺、皮脂腺会在性激素的催化下发生变化,从而刺激皮下的毛囊,进而长出毛发。从功能上来看,效果最明显的恐怕是生殖器周围的毛发,这块区域的毛发可以让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状态,这对男性来讲还挺重要的。

科学家在今天仍不知道人类是何时褪掉身体中的毛发,但人类在今天却又不得不依赖这点仅存的毛发。不管是毛发过于旺盛,导致毛茸茸的躯体,还是因为遗传激素原因导致的脱发,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太正常的。维护这点毛发,人类可以说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0 阅读:0

林兮儿

简介:分享育儿小知识,感恩平台,感谢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