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嫌我穷,听从他父母嫁给大她十岁的男人,多年后看到她十分落魄

木子言说 2024-05-11 12:02:32

故事自述人:刘金龙,62岁

年过六旬的我现在已经沦为带孙子的工具人,别人都说我该享受自己生活的时候却甘愿在家带孙子,可我却乐在其中。

年过六旬的我,从没想过,我有一天会住上现在的农村别墅,会开上四轮的小车,得空时候还能约上几个好友打打牌,喝喝茶。

我拥有现在这一切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我背后那个默默为我付出的女人—我的妻子。当年我还差点跟她擦肩而过,完美错过了。

我是1962年生的,我是家里的老二,我下面还有两个弟妹。

小时候我们家因为父亲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别人家的男人都能出工赚满分工的时候,我爸只能赚别人的一半。家里大部分只能靠我妈去赚那七分工,给我们换粮食。

我家一共六口吃饭的,我妈经常煮饭时就抓一抓米然后剁几个红薯然后放一大锅子水熬粥给我们吃。

说的好听是熬的白米红薯粥,其实里面压根看不到几粒米,连红薯都少得可怜,全都是水。

那时候的我们经常性地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饿得难受的时候,我们都会跑到山里去挖一种我们都说不出名的东西吃。那玩意虽然吃了能顶一时的饱,但吃多了人拉不出大便。

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我们迎来了分田到户的幸福时刻。

不过那会我们生产队可耕种的农田面积少,队上人口又多,最后分到每个人手里的田也不到一亩地。我们家六口人,分了五亩多地。

从那以后我们就靠着这几亩地,一年种两季水稻抗了过来。

我十八岁的时候,母亲让我去拜师学艺,她说:“有门手艺,以后好娶媳妇。这年代没手艺,姑娘可瞧不上你。”我最后去当了一名木匠学徒。

我跟着师傅去村里别的队上做上门的活儿,在那我认识了第一个让我心动的女孩—春花。

师父看出我们俩郎有情妾有意,也有意撮合我们。他总会在春花的父母面前夸我勤快,机灵,还说我手艺学得特别好。

师父说:“这孩子除了家里条件差了点,其他的啥都好。将来要是哪个姑娘跟了他,差不了。”

有了师父的助攻,春花的父母也默许了我和她处对象。不过他们要我把家里的房子弄好后再上门提亲。

这一点我也赞同,没一个像样的住所,把人家姑娘娶回来住哪呢!

为了好好表现,双抢季节的时候,家里忙得差不多了我就马不停蹄赶去翠花家里帮忙。

他们队上的不少邻居看到我这么卖力地干活,还笑春花的父母:“你们有眼光,找了个这么勤快的未来女婿。”

春花父母听了没有反驳,只是笑一笑。我也一度以为自己和春花的婚事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

然而这一切,却被媒婆的一张巧嘴给破坏了。

那天一个媒婆去了春花家里,自从媒婆去了她家后,春花就有意无意躲着我了。我去她家,他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欢迎我,反而让我以后别去了。

他们对我态度突然转变这么大,让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后来,我从他们那一个邻居婶子口里得知,媒婆给春花介绍了一个家里条件很好的人家。不过对方年纪比她大了十岁,春花父母听了后,不想让春花跟着一穷二白的我。春花自己也不愿意过苦日子,所以对应对方了。

我不怨春花,我只怨自己没本事,没那个条件。但春花也在她们队上没了好名声,大家都在背地里议论,这话一传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春花出嫁那天,我远远躲着,看着对方风风光光把春花接走了。那时候我心里特别的痛。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有些精神不振。跟着师父干活的时候,都像霜打的茄子提不起劲。师父安慰我:“人就是这样,都想往高处走。不能怪人家姑娘嫌贫爱富。要怪,就只能怪自己还没那个本事。你好好把自己本事练出来,等你强了,就有人主动上门来找你了。”

师父的话虽然说的很对,但我心情还是比较低落。我花了一段时间来自我消化,之后把精力都花在了手艺上。

一年后,师父突然把我喊去他家吃饭。饭桌上师娘跟我说:“金龙,你老大不小了,该考虑考虑你个人问题了。”

我憨憨一笑:“师母,我这条件,哪个姑娘家看得上我?”

“谁说的?我娘家那边有个比你小两岁的姑娘,我跟她说了你的情况,人家早就听说过你了。就看你啥时候有时间去对方家里看看。”师母边吃饭边说。

“师母,我都听你的安排。”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师母比较迷信,她还特意挑了个好日子,告诉我那天让我早点去她家,她带我去她娘家那边和女孩相亲。

到了约定的日子,我早早去了师父家,跟着师母去了她娘家那边。

师母把我带去了一户人家,他们看到我去了很热情地给我倒了水,还招呼我坐下,桌子上还放了点炒熟的南瓜子。

过了一会,一个面容俊俏的姑娘从里屋出来了,师母笑着站起来给我们做介绍。

师母对我们说:“你们自己聊一下,该说的我都跟你们说了。一个是我娘家邻居,一个喊我师母,手心手背都是肉,我都是照实说的,剩下的你们自己聊聊。”

临走前,我从怀里掏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对方,她也收下了我的红包。

师母一看,笑了:“你们既然都中意对方了,拿了红包这个事就算定下来了。”

定了亲事后,我更加努力地跟着师父在外面干活。

那天她和她妈妈来我家看我家情况。婶子看到我家条件,眉头有些紧锁。我看着婶子的表情,大气都不敢出。

她反而笑着安慰她妈:“妈,我看挺好的。他人勤快,又有一门这么好的手艺。家里虽然暂时没有房子,但好在地方很宽敞。只要我们不懒,没有过不下去的日子。”

那年冬天我俩简单结了婚,她还陪嫁了一些崭新的日用品过来,连我们未来孩子做衣服用的布岳母都准备好了。

婚后,妻子让我去买了几头猪仔回来,她说她每天在地里都能割猪草回来煮熟了做猪食。她还把家里的老母鸡下的蛋用来孵蛋了,妻子说:“这山后虫子蚂蚁多,到时候鸡可以散养。下了蛋可以换钱,鸡养大了能卖钱。”

平时只要哪个作物好卖钱,她就给种上了。

自从妻子嫁过来后,她把我家能种的地都给种上了。

我们俩虽然说我主外她主内,可她在家里的活并不比我少。

她有空还在院子里垒土砖,她说到时候建房用。

妻子还劝我:“咱们先不建房,攒点钱到时候给你弟娶媳妇。他年纪不小了,手里没钱到时候娶媳妇就难。妈年纪大,想管也管不了了。”

妻子说到做到,弟弟结婚的事是由她这个嫂子张罗的。

弟弟成家后,我们自己建了房子搬开了。妻子说弟弟结婚不久,让母亲跟我们一起生活。

我们手里有些余钱后,妻子没急着添置东西,反而找弟弟他们,主动把钱借给他们,让他们把房子重建,有个好的住房条件。

九十年代中期,建筑业苏醒,我们木工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准备建红砖房,我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手艺和积累的人脉开始承包建房子搭模板的木工活儿。

在这一行做得久了,我的口碑也做起来了,不再愁没活儿干。妻子在这个时候跟我说:“我们现在条件好了,你弟弟他们现在还困难呢!咱们要帮着他们一起站起来才行。”

有了妻子的话,我每次做工地都带着弟弟,让他帮我管工,待遇我也给的比别人好。

那次我骑着摩托车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个挑着担子的女人,我回头一看正是当年退了我婚事嫁给条件比我好的春花。

多年不见,她已变得异常憔悴。完全没有了她这个年龄该有的神韵。我不知道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我知道她应该过得并不如意。她似乎认出了我,故意把头低得很低。我没有跟她打招呼,怕她尴尬。

这几十年来,我带着弟弟和我一起干活的工友们做了一个又一个工地事业做得红红火火,我们家也先后建了两次房子,我们也有了自己的车子。

2018年,我花了近百万建了现在这栋新式别墅,也把家里装饰一新。

在妻子的教育下,儿子和女儿都非常的出色,儿子和女儿他们也有了自己的事业。

如今我把大部分的事都交给了弟弟打理,弟弟跟着我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而我安心在家带孙子。

我想,当初如果没有妻子的通情达理,婚后没有妻子的善解人意,我还有我的家人就没有今天这般幸福的生活。

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好女人旺三代,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个好女人。

0 阅读:20

木子言说

简介:等我成功在给你讲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