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去看望儿子,闲聊间毛岸青想到一事:爸爸你说怪不怪

历史实战派 2024-05-22 18:47:57

毛主席把自己毕生的精历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为此他的家庭和亲人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对于他来说,国家大于一切,但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或许只有他才知道。

毛岸青作为毛泽东唯一活下来的儿子,童年时期非常坎坷。但实际上他的内心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留下了阴影。

1957年,毛主席去看望他,闲聊中毛岸青想到一件事:爸爸你说怪不怪?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会让他这么奇怪呢?

毛岸青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儿子,在毛泽东坚持井冈山斗争的时候,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在长沙。1930年10月中旬,杨开慧不幸被捕,同年11月英勇就义。

毛泽民得知杨开慧遇难之后,决定把三个孩子带到上海,把他们送到了党组织秘密开办的一个幼稚园。那个时候。毛岸青只有八岁。

1933年初,上海党中央机关迁移到了江西瑞金,毛岸青和哥哥当了报童,在大街上流浪。而毛岸青在卖报的过程中遭到了外国巡捕的殴打,正好打到了头部,因为没能及时治疗,也就落下了病根。

1936年,苏联答应接收一批中国革命烈士的遗孤以及党和红军领导人的子女,岸英和岸青是完全符合这个条件的。于是,兄弟两人从上海去了苏联,进入了共产国际所办的国际儿童院。

到达苏联之后,兄弟俩这才和父亲有了联系,也一直都在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思念。在苏联,兄弟两人刻苦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毛岸青也考入了东方大学深造,在1947年回国。

在毛岸青的一生中,或许不像父亲那么轰轰烈烈,不像母亲那么英勇,也不像哥哥那么无畏,或许他在一家子里是最没有什么“成就”的人。

但事实上,他能过上普通简单的生活就已经很幸福了。毛泽东、杨开慧和毛岸英是他始终都思念的人。翻阅他生前的照片,有很多都和这三个人有关系。

他儿时和母亲唯一的合影,和妻子、父亲的合照,被摆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而哥哥的照片,是他最精心收藏着的。每当想起哥哥的时候,他就会拿出来看看,他也会回忆起和哥哥在一起的日子。

毛岸青身体还好的时候,每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都会一起去毛主席纪念堂缅怀父亲。当然,他也多次去祭奠母亲。

其实,毛岸青非常思念母亲,杨开慧也曾多次在他的梦境中出现。

哥哥牺牲之后,毛岸青无法接受现实一下子病倒,也曾去到苏联接受治疗。1957年,他回到了青岛继续静养。

毛主席也非常担心他的儿子,亲自前去看望。而在闲聊中,毛岸青也想到一件事,他告诉父亲:“爸爸,你说怪不怪,几十年没见到妈妈,昨晚梦到她了。”

其实,毛岸青也曾多次想起妈妈,哥哥的离世,让他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的亲人又少了一个。一个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总是会想念母亲。

所以,毛岸青或许是这个原因,才梦到了母亲。在这之后,他也会经常回到板仓祭奠母亲。

1990年11月6日是母亲诞生的日子,毛岸青带着妻儿回到了板仓,准备在第二天去看望母亲的陵墓。可第二天,长沙下起了大雨,毛岸青却坚决冒雨回去。

走进开慧纪念馆,岸青看着两张照片愣住了。一张是妈妈抱着他,旁边站着哥哥。另一张是他和哥哥在苏联学习的照片。

之后他走进了母亲的卧室,讲解员说这是你小时候睡的床,这让毛岸青也红了眼眶。

岸青和邵华每次都会带着儿子回到板仓,也总会第一时间到母亲的墓前看望。

其实,多年以来,毛岸青和邵华一直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为妈妈竖立一座塑像。

毛主席在世的时候,常常思念着她,好几次和他们讲起母亲。1962年春天,主席要他们回湖南省亲,并到板仓为母亲扫墓。

1990年11月6日,岸青全家来到了新落成的杨开慧塑像前,这个塑像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高6米,重17吨,上面刻着“骄杨”二字。

他们在塑像前注视了许久,离开的时候,心里还在默默地说道:“妈妈,再见了,明年我们再来看您。”

而那块开慧塑像也牢牢地耸立在湖南,屹立不倒……

2 阅读:304

历史实战派

简介:讲好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