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收官总制片人康权:展现基层“枫”景

影剧探秘 2023-12-11 14:00:39

随着综治中心队伍不断壮大,为群众解决更多麻烦事,历经基层实践磨炼的肖立明终于回答了市委书记程海疆的问题,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平安建设?备受关注的政法大剧《此心安处是吾乡》今晚将在央视一套圆满收官。

作为首部全面展现政法战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现实题材剧,《此心安处是吾乡》自11月13日在 CCTV-1黄金时间开播以来,收视一路走高。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此心安处是吾乡》最高收视率2.723%,高居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第一。骨朵数据显示:《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腾讯视频、芒果TV热度飙升,全网最高热度68.31,稳居平台高位。此外,该剧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亿,微博话题讨论量10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新闻联播》、文汇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电视报、法治周末、上海电视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该剧,各界好评如潮。

光明日报高度评价该剧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次生动实践,展示基层干部的新时代风貌,描绘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美丽画卷,为政法题材创作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众多观众点赞该剧是今冬最暖心政法剧,“讲百姓身边的事,传枫桥经验的情,充满了真实感和烟火气。”“直面基层矛盾纠纷,案例写实且引人深思,有温度,有共鸣。”

与时俱进,以基层视角讲述平安建设故事

聚焦平安建设,关注民生问题。《此心安处是吾乡》由中央电视台、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七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康权担任总制片人,刘卫兵担任总编剧,曹振宇执导,任重、安悦溪、于谨维、周野芒、田岷、吴其江、杨之楹等领衔主演,刘奕君特邀出演,王劲松、刘之冰、马元特别出演,讲述了以肖立明为代表的基层政法干部扎根基层,心系民生,为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麻烦事,主动延伸服务阵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故事。

谈到创作缘起,该剧总制片人康权表示“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之治”的一张重要名片。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此心安处是吾乡》紧随时代脉搏,做了生动的艺术回答。她说:“这部剧的拍摄经历了疫情影响和酷暑高温的挑战,可谓戏里戏外都在解决问题,攻坚克难。全剧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的实践要求,用贴近现实的典型人物和热点事例,艺术再现了基层平安建设的艰辛历程和重要作用,书写了基层政法干部的新时代风貌。”

《此心安处是吾乡》播出后,以接地气的基层视角、平视化的人物塑造以及解决百姓大小事的热点案例,在同档期电视剧中脱颖而出,备受各界好评。业内盛赞《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一部志在“立新”的政法题材剧,“‘枫桥经验’落地开花,法治所在,山河无处不吾乡。”光明日报发文评论该剧题材紧扣现实,主题立意深刻,人物塑造真实,事件具有代表性,堪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次生动实践。

破题立新,以心交心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复盘《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创作历程和广受好评的原因,政法题材剧如何创新,《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何破题?是主创们的创作发力点。相较于以往聚焦大案要案的政法题材剧,《此心安处是吾乡》聚焦关乎民生的百姓大小事。案例写实、人物不悬浮、艺术表达接地气是这部剧的创作特色。康权表示:“基层政法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砍树’容易‘栽树’难。他们所说的‘栽树’难,就是这个剧要表现的‘立’。‘立’是要让人物回归日常,回归平静,走到基层,走到民间,看一看基层政法干部所‘立足’的街头巷尾,他们具体细致入微的工作,如何弥合了一段段破败的感情,温暖了一个个失意的人。”

该剧剧开篇以台风引发的渔船失火事件,引出法学博士肖立明凭借专业法律知识帮助百姓追回损失作为第一个案例,让综治中心这个服务百姓、解决社会矛盾的终点站,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进入观众视线。之后,电信诈骗、老赖欠款、网约车纠纷、网络侵权、校园霸凌等问题轮番登场,案例极具代表性,既有紧张的矛盾纠纷,也有日常的鸡毛蒜皮,真实展现了百姓生活中的“疑难杂症”。观众们纷纷点赞:“这部剧通过平安建设这个题材,真实还原了基层政法干部的日常工作,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热!”

此外,《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物塑造非常接地气,展示了一群充满浓郁情感的基层干部形象。剧中的政法干部并非高大全式的执法者,而是扎根基层,不停为解决群众问题而奔忙,在基层工作中不断成长的平安守护者。比如主角肖立明,他身上没有主角光环,菜鸟、理论型学霸是他的出场形象,空有法学理论却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常常好心办岔事。工作伙伴马乐一针见血指出他诚心、信心、决心具备,唯独缺少同情心。肖立明自此向金牌调解员杨铭安学习,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从一个精通理论的“专科医生”,蜕变为一个听得进群众心声,解得了矛盾纠纷的“综合医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平安建设?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高度评价:“《此心安处是吾乡》很关键的词语是‘心’,讲的是人心,描写新时代的人心。这是法治题材和平安中国建设题材,当我们把生活当作整体来把握,才能贴合生活的实际,才能吸引观众进入其间。”《光明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李春利表示:“这部剧绝不是只讲案例本身,而是写好了案例中的这些人,揭示问题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答案。剧集展示了幸福生活下新的矛盾和新的困惑,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一个个破案过程,有悬念,让观众体会到建设平安中国的不易和基层政法干部的付出,起到了上下沟通的桥梁作用。”

《此心安处是吾乡》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引发热烈社会反响。康权深耕政法题材,主题开掘和叙事维度拓展到广大基层政法干部群体,着眼于平安建设全局,更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政法战线实践成果呈现,谱写了致敬平安建设者的一曲赞歌。谈及《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主题内涵和现实价值,康权表示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基层平安工作者,每天要处理大大小小琐碎的矛盾纠纷,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部剧播出后,有人说原来这就是‘枫桥经验’。也有人问我,他们从来不知道有平安建设中心这样的机构,也不相信有这样的部门和人在做这些工作,看了剧,他们才有了一点了解。这就是这部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平安生活,感谢那些给我们带来平安生活的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