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注解》之殷本纪4

均是天涯沦落人 2024-02-02 08:24:02

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白。《 史记注解》之殷本纪3

汤于是决定更改首岁的月份,改变了衣服的颜色,以白色为尊贵,规定在白天举行朝会。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適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

汤逝世后,太子太丁还没有即位便去世了,于是太丁的弟弟外丙,继承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这就是外丙帝;外丙帝做了三年首领后逝世了,外丙的弟弟中壬继承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这就是中壬帝。

中壬帝做了首领四年后逝世,伊尹于是辅助太丁的儿子太甲做了部落联盟首领;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这就是太甲帝。

太甲帝在位的第一年,伊尹写了《伊训》、写了《肆命》、写了《徂后》。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於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太甲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三年,政策混乱,对待百姓十分苛刻,不遵守成汤制定的规定,品德败坏,于是伊尹将他流放到了汤的葬地桐宫;三年内,伊尹接替太甲做部落联盟的首领,以便接受诸侯的朝拜觐见。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太甲帝被流放到桐宫三年,时常后悔自己过去的行为并进行自我责备,他由此决定改正过去的缺点;于是伊尹将太甲帝迎接回来,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授于他。

太甲帝修正自己的品德,于是天下的诸侯都来朝拜他,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安稳的保证;伊尹于是夸赞他,作了《太甲训》三篇来褒扬太甲帝的行为,称他为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太宗逝世后,他的儿子沃丁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沃丁帝在位的时候,伊尹去世了;大家将伊尹安葬在亳地,咎单于是将伊尹的事情记录下来当作教诲后人的故事,因此作了《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帝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沃丁逝世逝世后,他的弟弟太康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这就是太庚帝;太庚帝逝世后,他的儿子小甲做了部落联盟首领;小甲帝逝世后,他的弟弟雍己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这就是雍己帝;这个时候殷部落的统治逐渐衰落,有的部落不再来朝拜。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穀共生于朝,一幕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雍己帝逝世后,他的弟弟太戊继承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这就是太戊帝;太戊帝在位的时候,伊陟坐辅佐他的相国;亳地有预示吉凶的桑树生长在朝廷的院子中,一天便成长为参天大树。

太戊帝感到害怕问伊陟其中的原因,伊陟说臣听说怪异是无法战胜正直的,您想一想自己的品德是斗有缺陷?您应该修正自己的品德。

太戊帝听从了伊陟的建议,预示吉凶的桑树也就枯死了,伊陟向巫咸夸赞这件事情;巫咸管理太戊帝的家事很有成绩,于是他就做了《咸艾》、写了《太戊》。

太戊帝在祖庙中称赞伊陟,说应当提高他的地位,不应该只做一个臣子,伊陟进行了辞让,作了《原命》;殷部落的统治于是开始复兴,诸侯都来朝拜,于是大家都称太戊为中宗。

对于个人而言,很多时候只有经受过外界的大家,自己才能够明白自身的错误然后加以改正,否则任由其肆意妄为,最终就算想要改正也是有心无力的。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品德是个人的形象也是自身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只有保持品德得到了保证,自身才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也才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