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军区成立让他任参谋长,他有点怨气拒绝了:我还能当参谋长?

从阳化石 2024-03-28 03:27:10

提起中原军区,很多人会想到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创建起来的解放区。实际上这是中原军区重建,第一次组建是在1945年10月,由李先念5师,王树声领导河南军区,以及王震率领的南下支队组建而来。

此时的中原军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沟通华东、晋冀鲁豫与陕北解放区的战略枢纽,也是插入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个战略楔子。

当中原军区成立后,司令员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副司令王树声兼任一纵司令,副司令王震兼任参谋长,下辖2个纵队,河南军区、江汉军区、鄂东军区。

在组建领导班子时,参谋长一职上级一开始决定由刘少卿担任,但他有些“怨气”,拒绝了该任命。

说起刘少卿,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但在抗战时期发展鄂豫边区时,又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1938年,李先念来到鄂豫边区发展根据地,把这里的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整编后,组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1939年,刘少卿率领一些干部抵达鄂豫边区工作没多久,部队随着扩编番号而变动,改为豫皖挺进纵队,李担任司令员,刘少卿担任参谋长。

从此以后,俩人开始长达7年的共事,

刘少卿有能力,协助李司令处理不少工作,而且作为参谋长经常是独当一面,率领部队独立作战。这样的情况,在参谋长身上发生不是很多,从侧面证明他有能力,而且李先念对他很放手,但脾气也是非常倔强的,而且不小,有些“霸道”。

1942年开辟鄂南时,刘少卿担任江南指挥长,让罗通布置战斗任务,罗通对如何打作了部署,大家都没有意见。问刘少卿有什么指示,他让罗通指挥特务团,作为政委的罗通表示这样不妥,话还没说完,对方就发脾气,嫌罗通没有服从他的指挥,甚至要军法从事,罗通火了,俩人吵起来。罗通有话就好好说,不等人把话说完就扣帽子,吓唬人。

罗通在接受任务后心里很不痛快,把情绪发泄在战场上,心想战死算了。结果他带两个班攻占敌人山头,还俘虏十几个敌人。不过,这件事也随之过去,俩人依然还是亲密战友。

刘少卿在抗战时期的鄂豫边区工作得心应手,随着抗战形势的转变,他的个人情况也在发生变化。

1945年1月,王震率领南下支队开辟华南游击战争,5师领导研究部署讨论,刘少卿谈自己的看法,对三千多人的南下支队南下广东表示担心,那里是国民党的管控区,没有多少群众基础,不容易发展,不如到豫中发展根据地,可以东接新四军4师,还可以向伏牛山、桐柏山那边发展,短时间内可以让部队扩大。但向南发展是上级的命令,他们无权左右。

没多久,刘少卿接到北上延安的命令,去参加七大学习,参谋长由文建武担任。对于突然起来的命令,他有些发怔,心里有点别扭还是服从命令。他带着一个连上路,途中因为经费不足无法前行,李司令让他暂时不走,找豫南游击兵团。这样刘少卿这支部队的司令,在豫南开始作战。

因为他是同意部队到河南发展根据地,他领导部队开辟新区也能充分发挥作用。

几个月后,李司令对他说把王树声部有4个支队渡过黄河,抵达登封一带,让他去那里,可以派人送他过黄河,并且把豫南游击兵团交给粟在山。这是,七大结束,又有人接替他的职务,让刘少卿的处境很尴尬。

在前往延安的途中得知日军投降了,王树声说你也不用去延安了,我们可以向上级请示。刘少卿就在王树声部担任临时参谋长。

当王树声部与李先念部会合后,刘少卿也回到5师。上级要组建中原军区,司令员、政委副司令都有安排,现在准备任命他为参谋长,可他推辞了。有点怨气:我还能当参谋长?突然把我调走,现在哪里还有威信。对于他的抱怨,李司令宽慰他说误会了,5师一向是李任刘,刘的威信可不低。

刘少卿想着离开5师,去八路军工作,脾气有点倔的他,有功劳,有苦劳,也有点得理不让人。李司令希望他留下来,给他台阶下。最终算是留下了,可是参谋长一职由王震兼任。

他成为李司令“个人参谋长”,指挥作战还是形影不离,但没有正式职务,显得尴尬。

1946年1月,美防来华调停,刘少卿被抽调去了军调部工作。随着中原突围,双方和谈破裂,刘少卿从北平撤回到延安,后被派去晋冀鲁豫军区,想去东北,抵达山东被滞留下,留在华东战争上。

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主力部队时间非常短暂,也就从1947年7月到1948年5月,10个月时间,其他时间都在后方工作或者养病等,后评级不高,或因被安排“临时”职务。

18 阅读:9515
评论列表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