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开发前世今生

云飞四海 2024-05-18 15:04:00

北大荒,原来是指东北的原始荒原,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开篇便将华夏地区的“东北海之外”的广大地域冠以“大荒”之称,后来随着东北地区的不断开发,北大荒的地理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在主要是指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大荒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冷、黑、荒。“大”是指这里幅员辽阔;“冷”是指这里的冬天极其寒冷,冰天雪地;“黑”是指这里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片黑土地之一;“荒”是指这里人迹罕至。这里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北大荒,真荒凉,黑油油的土啊草茫茫,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这首民谣道出了千百年来这片亘古荒原的真实景象。

向北大荒进军,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伟大壮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共产党适应新的形势,提出“战略北进”,向全党发出争取东北的伟大号召。

就在这关键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国内战争爆发。在毛泽东和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精神的指引下,黑龙江地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并利用东北解放区现有的条件和基础,试办农场,生产粮食,支持全国的解放战争,从此,震古烁今的开发北大荒的序幕正式拉开。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中共中央东北局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为迎接全国解放,组织亿万农民走集体化、机械化生产道路,要在东北创建“粮食工厂”。于是,一批又一批垦荒大军从战场走向荒原、从城市走向农村,踏上了北大荒的土地,掀开了北大荒开发史上极富传奇的一页。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当时分为黑龙江、嫩江、松江、合江、牡丹江五省)各省、市、县共试办了103个机械化农场。除85个县营农场外,18个省营以上的机械化农场可分为三类:一是省营的宁安、查哈阳、赵光等农场;二是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试办的通北、鹤山、永安等农场;三是东北荣军工作委员会创办的伊拉哈、伏尔基河等荣军农场。同时组织投诚起义和被俘的国民党官兵自食其力,创办“解放团”农场。

1950年8月,原松江省公安厅在汤原县梧桐河建立第一个劳改农场,称地方国营梧桐河农场。

1954年9月,农建二师8300人由山东广饶地区迁移开垦北大荒,创建了二九O、二九一和铁力农场。同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之际,苏联政府援助建设的友谊农场,被称为“天下第一场”。

1955年元旦,在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军的倡议下,创建了第一个铁道兵农场——八五O农场。8月,以杨华同志为代表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响应团中央号召,到萝北县境内开荒建点,揭开了全国青年志愿垦荒的序幕。

王震

创业初期,北大荒的夏季到处都是咬人吸血的蚊子、小咬儿(一类咬人的小飞虫)、牛虻、草爬子(蜱虫),尤其是漫天飞舞的小咬儿,让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特别是在野外劳动时,由于没有时间驱赶,很多人的脸和眼睛都被咬肿了,偶尔用手一摸脸,感觉黏糊糊的,再看手上,竟是小咬儿和人血的混合物!这里的蚊子个头特别大,数量特别多,用当年拓荒者的话讲:一巴掌下去能拍死七八只。对现在的人们来讲,用“恐怖”二字来形容这情景也不为过。

北大荒的冬季漫长又寂寞,“大烟炮儿”无情肆虐,室外滴水成冰,哈出的热气都会马上在空中凝结成白霜。天上的太阳也总是灰蒙蒙的,透着一股寒气。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大多数拓荒者都有冻伤,有些人甚至被冻掉了脚趾和手指,留下终身残疾。

1956年,国务院成立了农垦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将军就任第一任农垦部部长。紧接着,在八五O农场的基础上,组成了农垦部直属的铁道兵农垦局,与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所属农场群,形成双轨并存的发展格局。6月29日,铁道兵9个师共1.74万人,分别从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开赴北大荒,在完达山的南北麓摆开了战场,先后建起了八五一、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八五五、八五八、八五九等一批“八”字头的农场,铁道兵农场群巍然矗立在三江平原上,使沉睡千年的北大荒第一次露出欣慰的笑容。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为了贯彻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从1958年3月开始,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包括机关、部队、野战军、军事院校、后勤部队、医院等近十万名转业军人从全国各地向黑龙江垦区进发。4月,农垦部直属合江农垦局成立,主要包括陆军预备第一师、第七师以部队番号建立的预一师、预七师农场,后改建为军川、延兴、名山、江滨等农场。8月,先后有5.5万名山东支边青年和移民响应中共中央的《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来到北大荒,为垦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同一年,随着近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的脚步,艾青、丁玲、聂绀弩等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也用他们的汗水滋润着北大荒的黑土地。

1963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原中央直属的合江农垦局和牡丹江农垦局合并,成立东北农垦总局。与此同时,经国务院同意,成立黑龙江省农垦厅,将九三农场所属10个分场、赵光农场所属6个分场、查哈阳农场所属8个分场、红色草原牧场所属9个分场改为独立场,4个场部设立4个地区农垦局。领导体制的调整,加强了集中统一领导,对全省国营农场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人民军队垦荒所引燃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先后经历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初创时期、以十万复转官兵为主体的大规模开发时期、以屯垦戍边为目标的生产建设兵团时期、恢复农垦体制后的改革开放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垦区进入了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1965年,鉴于边境地区的局势渐趋紧张,中共中央东北局向中央建议,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196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所属部队的10769名转业干部和战土,分批到达东北农垦总局、省农垦厅、省水产局所属的边境农、牧、渔场,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一师和第二师。

1968年6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合编为5个师,辖58个团、176个营、1300个连队。同期,沈阳军区3000名现役军人来到兵团。1969年,新建第六师,10个团。兵团成立的8年,是加强边境防务的8年,也是生产上曲折前进的8年。

从1963年至1976年,共有54万城市知识青年加入北大荒建设的行列。他们是北大荒开发以来诸多队伍中数量最多、文化程度最高、流动性最大的一支队伍。在前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几十万人潮水般涌来,他们留给这片土地的是最宝贵的财富——青春。

1976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重新部署了对黑龙江垦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中共中央批复了黑龙江省委、省军区《关于改变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全省两个农垦系统并存的弊病,要求改变兵团体制。1976年2月25日,撤销兵团和省农场管理局,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完成了全省农垦系统组织上的统一。总局管辖11个管理局、153个农牧场。

从开发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三十多年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取得了成绩,也积累了诸多矛盾,改革成为北大荒人的必然选择。北大荒人毅然向“大锅饭”“铁饭碗”告别,向僵化的管理体制宣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黑龙江垦区进入了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时期,走上了以机械化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道路,北大荒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篇章。

1978年,乘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东风,北大荒人以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打破了沿袭多年的计划经济办场模式和管理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垦区改革的历史性飞跃。

1990年,黑龙江垦区“100亿斤商品粮基地项目”启动,进而完成了全国粮食增产计划的6.5%,完成全国农垦粮食增产计划的65%。1996年,垦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43.2亿斤,实现商品粮总产量100亿斤的历史性突破。

2000年1月24日,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农业部批准,总局机关迁至哈尔滨市,这一战略决策,成为垦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005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首次跃上200亿斤的新台阶,实现粮食总产量205.3亿斤,比上年增产17.8亿斤,增长9.5%。这是继1996年黑龙江垦区实现粮食总产量143.2亿斤、商品粮100亿斤后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2007年3月22日,原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委、省畜牧兽医局的11个农场划转总局管理。至此,黑龙江垦区形成了下辖9个管理局、113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12个市,总人口167.3万人的规模和组织体系。

2009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实现330.5亿斤,同比增长16.3%,创造了4年增产粮食近130亿斤的奇迹;粮食商品量达305.1亿斤,首次突破300亿斤大关,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2011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突破400亿斤。目前,垦区已经具备440亿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400亿斤的商品粮保障能力,真正成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2016年国家提出要发扬北大荒精神,加强垦地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要深化国有农垦体系改革,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

2018年12月16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黑龙江垦区从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整建制地转入集团化、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实现了垦区改革发展的新突破,进入垦区全面振兴发展的新时期。

北大荒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开发建设的。垦荒初期,这里可谓地无一垄、房无一间,无论生产还是生活条件都异常艰苦。然而,这吓不住也难不倒北大荒人,他们在没有任何经验和基础的情况下,艰难起步,从人拉肩扛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从精准农业到数字化农业,历经漫长艰苦岁月的拼搏与奋斗,硬是将这片亘古荒原建成了现代化国有农场群,创造了人间奇迹。

5 阅读:690

云飞四海

简介:写好的文章,推荐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