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276年中最大的赢家,胤祥临死吞土的背后,究竟有什么隐秘?

裂缝的光 2023-05-17 16:30:21

康熙王朝的尾声是随着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而结束的,性格古怪地雍正帝胤禛的胜利让其他参与过九子夺嫡的皇子不禁瑟瑟发抖。

雍正继位后,八爷、九爷、十爷,甚至连一母同胞的十四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和圈禁。

然而,康熙帝活下来的二十个儿子也并非都不得善终。除了年幼未能成人的几个儿子之外,同四爷交好的十三爷、十六爷、十七爷都在后面的雍正王朝中得到了雍正帝的重视与厚待。

尤其是雍正最为喜爱的十三弟胤祥,更是在雍正继位后手握重权,被封为怡亲王,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然而备受皇兄宠爱的胤祥为何会在临死前吞土?这其中又是否另有隐情呢?

一 康熙年间大起大落造就隐忍性格

皇十三子胤祥的生母是敏妃章佳氏,但其并非身为妃位,而是在康熙三十八年去世以后,皇帝才看在儿子的面子上追封她为敏妃。

章佳氏最初入宫时只是一名宫女,其家族世代为镶黄旗的包衣奴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得到了皇帝的宠爱,此后她为康熙帝诞下了一儿二女。但是仍旧没有改变她出身低微,只是没有名分的庶妃的事实。

胤祥十三岁时生母撒手而去。这让他愈发的勤奋好学起来,加上自幼就聪慧过人,逐渐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12岁时,胤祥第一次随父亲外出巡视,此后越来越受到父亲的宠爱。这段时间里,康熙几乎每次外出都会带上胤祥,足以见得最初康熙是很喜爱这个努力上进的儿子的。

这种宠爱到十年后的一废太子时期戛然而止。原本按照之前的剧本,胤祥怎么也会在康熙第二次册封时拿到一个贝子的爵位。

但他却因为参与到废太子的争端中失宠于康熙,同老大胤禔和太子胤礽一同被康熙圈禁了起来。

然而尽管对胤祥如何激怒了父亲,史料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根据胤禩之子弘旺所编纂的《皇清统治纲要》中的记录,胤祥虽牵扯其中,但很快就被放了出来。

毕竟是当朝皇子,被圈禁了一年的时间竟然在史书上对其原因没有任何记载,这不禁令人心生怀疑。

而四爷作为当时太子党的一员却未受牵连,并且从雍正继位后对胤祥略带补偿性的赏赐上看来,兴许胤祥是为四哥背了什么黑锅也说不定。

两人为何会有如此深厚的交情,以至于生性多疑的雍正会允许胤祥在其继位后手握重权呢?这份难得的信任都依赖于康熙朝时两人一起长大的交情。

胤祥的生母去世后,胤祥就被交给了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其实也就相当于是交给了四哥来抚养,因此胤祥同胤禛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

甚至远远超过同为乌雅氏所生的皇十四子胤禵。根据雍正亲自为十三弟所写的祭文来看,两人“趋侍庭闱,晨夕聚处”,雍正还会亲自教授十三弟数学,足以见得二人亲密无间。

被圈禁放出以后,康熙对胤祥盛宠不再。直到康熙去世,胤祥都没有被封以爵位。

失宠也就算了,自己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这期间,胤祥患上了鹤膝风病。尽管发病期间疼痛难忍,但胤祥面对御医的诊治一声不吭,也没有借此机会乞求父亲的垂怜。

二 为雍正江山打拼鞠躬尽瘁

青年时期的大起大落造就了胤祥隐忍倔强的性格,这同雍正倒是十分相似,许是幼时的抚养使得四哥对他的性格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因为事业和身体的双重打击让胤祥暂时退出了康熙晚年的政坛,此后寻医问药,不理政事。

但是短暂的蛰伏是为了日后的卷土重来。胤禛继位后,由于九子夺嫡的其他势力仍旧虎视眈眈,胤禛急需一个值得信任的皇子作为助手,这时候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老十三就成为了首选。

于是,雍正立刻下旨将胤祥册封为怡亲王。不仅授予爵位,还让他总理各项事务。可以说胤祥相当于雍正时期的“常务副皇帝”了。

雍正七年,这时的胤祥算得上是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他全权监管着户部三库、会考府、造办处、外国传教士事务、营田水利、西北军事、圆明园八旗禁军、国库欠款的追缴以及各种祭祀大典等多项事务,权力几乎覆盖了整个朝廷。

不仅如此,他还有着对三品以上武将以及各地巡抚、道员、府县官员的任免权,这放眼整个大清王朝也是少有的巨大权力。

甚至在处理有些事务时,皇帝也不得不看他三分“薄面”。《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就记载,雍正就曾在批阅一位大臣的奏折中表示“怡王色变,朕不得已就范。”

这位怡亲王在雍正王朝的政绩匪浅,他兢兢业业的为了四哥的天下所打拼没有一句怨言。

可以说,雍正前中期所取得的大部分成绩都与他相关。有这样一位为了自己的江山日夜奔走,鞠躬尽瘁的好弟弟令雍正格外高兴,因此雍正也格外愿意赏赐这个弟弟,总想变着法的给他最好的,可谓是一个“宠弟狂魔”了。

雍正继位后不仅立刻封了胤祥爵位,顺带着将胤祥已经去世的生母也连升两级,追谥为敬敏皇贵妃。

同时还破格准许给她陪葬,更是在给先帝修建景陵之时,将十三弟的生母也迁了进去。这般恩宠甚至延续到了胤祥的老丈人家中,追谥其为太子太傅。

不仅是各种封号位份上的晋升,雍正还喜欢变着法的给弟弟“打钱”。当初在册封弟弟为怡亲王时,雍正还赏赐了弟弟白银23万两。

奈何胤祥虽是个王爷,却生活极为简朴,他哪里花得了这么多钱?于是就同四哥讲自己坚决不能接受,可是他拗不过哥哥执意要给,于是只接了13万两。

可是雍正还觉得不够,他又想包揽胤祥一家的支出,允许走皇宫的账,并且这一下就是六年。这种恩宠往往只会发生在老爹对最喜爱的儿子身上,而且顶多也就是五年。

像雍正这样对一个弟弟许下六年足以见得君恩隆重了。但是胤祥仍旧不收,没办法,雍正这个想法只好作罢。

然而,胤祥收下这一笔笔的荣宠其实也并没有揣进自己的腰包,而是大多又捐了出去,为西北战事充做军资,可谓是富而不贪。

三 不贪图享乐懂得明哲保身

胤祥的过人之处除了在其隐忍的性格和出色的政绩,更表现在他的高情商上。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更何况是雍正这样一位心思缜密,生性多疑的皇帝。经历过九子夺嫡的胤祥深知皇家的悲哀。

哪怕再亲如兄弟,面对皇权的威胁若不懂得节制也会反目成仇。所以胤祥可以说是最懂得淡泊名利,明哲保身这个道理的。

雍正曾安排胤祥为自己选址陵寝。对皇帝来说自己的身后事这等大事当然要安排信任的人去办,而自己的好弟弟就是这样一个值得信任的人选。

胤祥考察来考察去,最后选中了河北易县泰宁山上的一块福地,也就是如今的清西陵。

这块地很令雍正满意,是一处大吉大利之地。事情办得好,这又令雍正心动了,这次要赏赐这好弟弟点什么呢?

雍正思来想去,他想要胤祥也能来陪葬帝陵,这样死后两兄弟就能同穴而寝。这可吓坏了胤祥,自己再怎么样也是臣子,怎敢在死后搬进皇帝的家里去?

于是急忙推辞。雍正这一看弟弟不同意,又想在旁边选一块地赐给胤祥,这样两人即便离得近也好互相串串门。

但胤祥仍旧惊慌拒绝,称自己在给皇兄挑选陵寝时,已在60里外的涞水县为自己也挑选了一块符合身份地位的地。

后来,胤祥病重。他担心皇兄仍旧抱有让他进入皇家陵园的想法,于是再三的上表称自己坚决不会葬在帝陵,也不会葬在周围,只请皇上把自己选好的墓地赏赐给他。

雍正看他如此坚定,只好按照他的想法把这块地给了胤祥。圣旨一下,胤祥这下子不仅高兴地从病床上起来手舞足蹈,还急忙命人去皇帝赏赐的福地取来了一抔黄土。

令人惊讶的事,他竟然将这黄土塞进了嘴里,边嚼边念叨着:“这样的话,则臣心安而子孙蒙福了。”这件事也被后人称为“怡王吞土”。

总结

雍正八年,胤祥去世。皇帝听闻悲痛欲绝,甚至罢朝三日。胤祥死后,雍正准许怡亲王的爵位可以代代相传,世袭罔替,胤祥便成为了清朝的第九位铁帽子王。

按照大清的律法,在新皇继位后,其余兄弟为了避讳就要改字,例如雍正朝就是将“胤”字改为“允”字,这在整个大清中几乎没有特例,而胤祥则是唯一一个,雍正下旨让他可以改回原名。

纵观胤祥这位铁帽子王的一生。他既有同雍正自幼长大,亲密无间的运气,也有着聪慧过人的天赋,更是在后天勤奋刻苦,淡泊名利。这才使得他成为了雍正朝,甚至整个清朝最大的赢家。

0 阅读:163

裂缝的光

简介:何必作贱自己,敷衍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