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找到阿波罗盆地?我国探月副总师一句话,被指美国登月造假新证据

尖锋讲识堂 2024-05-14 13:59:40

随着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轨道上稳定运行,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场月球探险的壮举上。

然而,在期待嫦娥六号着陆采样的同时,一场关于美国阿波罗登月是否造假的讨论却意外掀起波澜。这次,质疑者似乎找到了新的“证据”,试图证明阿波罗登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近日,在嫦娥六号发射直播中,探月工程三期副总师裴照明的一句“没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的那个……”被质疑者大肆解读,认为这是证明美国登月造假的铁证。

一时间,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关于美国登月造假的文章和评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后,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裴副总师的这句话并非直接针对阿波罗登月,而是在讨论嫦娥六号探测任务时提到的。具体来说,他提到的“阿波罗盆地”实际上是月球背面一个与嫦娥六号探测任务密切相关的陨石坑。

阿波罗盆地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内,这是一个直径接近2500公里的巨大陨石坑,深度超过12公里,是太阳系内最大的陨石坑之一。

这个盆地的形成与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月球有关,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使得月球内部的物质被翻到了表面,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月球内部成分的机会。

而裴副总师可能是想表达在嫦娥六号探测过程中没有找到与阿波罗盆地相关的特定地貌或特征,而不是说嫦娥六号没有找到阿波罗飞船的登月着陆点。这一点在后续的报道和解释中得到了证实。

至于美国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事实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科学验证和认可。从1969年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陆月球开始,美国先后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任务,并带回了大量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

这些样本经过科学分析后,为我们揭示了月球的构造、历史和演化过程。同时,美国还展示了土星五号火箭的实物和大量视频资料,证明了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

而那些质疑美国登月造假的人,往往基于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和猜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们可能会找到一些照片或视频中的“BUG”,但这些所谓的“BUG”往往可以通过科学解释来合理解答。

最近,就有网友在荒漠中兴奋地大喊:“妈妈你看!我在月球上,而且有氧气……”的视频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这段视频被一些人当作美国阿波罗登月造假的“铁证”,声称美国的登月行动不过是在地球上的荒漠里拍摄的一场戏码。

可实际上,事实的真相也并非如此。

阿波罗计划实施期间,为了确保宇航员能在月面上安全活动,并验证宇航服、月球车等各类设备的可用性,美国NASA确实在地球上选择了多个地点来模拟月球表面的环境。

其中之一就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煤渣湖,这片区域在1000年左右之前曾发生过一次火山爆发,玄武岩火山灰覆盖了整个地区,与阿波罗11号登月地点静海表面的玄武岩十分相似。

因此,煤渣湖成为了阿波罗11号的研究人员和宇航员们的重要模拟基地。

为了更加逼真地模拟月球环境,NASA甚至用炸药炸出了一个个陨石坑。所以,当你在网上看到穿着厚厚舱外服的宇航员在蓝天白云下的荒漠中行走,或是月球车在沙漠中奔跑的照片时,请不要感到惊讶,这不过是模拟测试和训练的一部分。

阿波罗登月并不意味着就是一场骗局。现在美国正在进行的“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以及我国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也都将经历类似的模拟测试和训练。

事实上,多个国家的航天器早已拍到了历次阿波罗任务的遗迹。月球上的登月舱、月球车的车辙等清晰可见,这些都是阿波罗登月真实存在的有力证据。

嫦娥六号探测任务的进行再次证明了人类对于月球探索的热情和决心。

而关于美国阿波罗登月是否造假的讨论,我们应该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用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2 阅读: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