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曹操哭典韦,刘备摔孩子

读书漫记 2023-04-26 11:45:31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最能笼络人心,能得下属死力,其中曹操哭典韦、刘备摔孩子是经典案例。

曹操征张绣,张绣投降。不料,曹操却与张绣婶母邹氏传出桃色事件,张绣怒而复反,乘夜突袭曹操。

曹操近卫猛将典韦铁戟被盗、身无片甲,仍然拼命挡住寨门,身被数十创不退,直到死后好一会儿,敌军还不敢靠近。这给曹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乘机逃脱。逃跑中,侄子曹安民步行断后,被追兵砍为肉泥;长子曹昂把自己的马给曹操骑,自己被乱箭射死。

回军途中,曹操举行追悼会,亲自主持,痛哭祭奠,并对诸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诸将无不感动。

回到许都后,曹操思念典韦,又立祀祭奠,并封其子为官,关怀备至。

曹操再征张绣时,途经故地,忽然在马上放声大哭。众人惊问其故,曹操说:“我想典韦了!”于是再设祭筵,拈香哭拜,凭吊典韦亡魂,祭完典韦后再祭侄子、儿子与阵亡将士,三军无不感叹。

不说赏与罚,单说阿瞒这份情义和政工,便能得部下死力,三国中无人出其右。

曹操伐刘表,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首当其冲。曹操大军进逼,刘备军土崩瓦解,仓皇之下,刘备仅引数十骑逃遁,妻子老小不知去向。

刘备中军护卫赵云自责道:“主公将甘、糜二夫人和小主人阿斗托付给我,现在失散,有何面目见主公?我上天入地,也要找到;如找不到,死在沙场上也!”遂单骑杀入乱军之中。

赵云反复冲杀,四处寻找,砍大旗两面,夺长槊三条,斩将五十余员,最后救出了甘夫人,埋葬了受伤自杀的糜夫人,怀抱阿斗突出重围。

曹操见赵云所向披靡、勇不可当,惊曰:“真虎将也!吾当生擒之。”下令不准放箭,赵云得以幸免。

突围之后,赵云血透战袍,筋疲力尽,全仗一口气支撑。赶上刘备后,赵云滚鞍下马,气喘吁吁,捧着襁褓中的阿斗递给刘备。

中国历史上经典的政治家表演开始了。刘备接过孩子,并没有抱在怀里爱抚怜惜,而是摔在地上(当然没有使太大劲),说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效果相当好,赵云忙从地上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众人无不感动。

后人有诗曰: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民间则是大白话: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相较而言,曹操三哭典韦,既有作秀成分,也不乏真情流露,已经人戏合一、浑然天成了。而刘备摔孩子略着痕迹,旁人和后人还是能看出来的,比曹操稍逊一筹。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