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第一虎将李天佑,两次任命都受阻,林彪生气:不用说了

文史茶馆 2024-02-09 20:25:42

林彪是东北大军的统帅,按理说他的话应该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可是他两次要调动李天佑的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接收单位拒绝执行林彪的命令。

李天佑是广西人,红七军走出的第一猛将,在张云逸邓小平领导下参加过百色起义,人称小老虎连长。红七军千里辗转北上,加入了中央苏区,编入红三军团。

打仗不怕死的李天佑迅速脱颖而出,成为红七军的代表性将领。在彭德怀麾下,他20岁就当上了师长,受到彭德怀的赏识。红三军团并入了红一军团,李天佑又成为林彪的部下。林彪对他也很器重。

(林彪、李天佑)

接连受到彭德怀和林彪两大战神的器重,说明李天佑是一员难得的战将。八路军成立,李天佑是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林彪把他放在最关键的位置。

1938年,林彪负伤离开后,原343旅旅长陈光代理115师师长,李天佑升任343旅代旅长。代旅长也是旅长。李天佑成为八路军的主力将领,征战在抗日前线。

遗憾的是,他的抗日生涯几乎和林彪一样短暂。多年苦战,李天佑都是身先士卒,伤痕累累,他的身体非常虚弱,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状,再也撑不下去了。

组织上让李天佑到苏联去治病。林彪因为负伤,不得不离开前线,去了苏联养病。李天佑因为身体原因,也不得不离开前线,去了苏联养病。这一点他们的经历倒是很像。期间,李天佑还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深造。

1945年,抗战胜利,李天佑和林彪一起从延安出发,千里迢迢赶到东北。林彪成了东北大军的统帅,李天佑该担任什么职务呢?刚开始他担任了军事顾问以及参谋长之类的闲职。

这完全是大材小用。林彪知道李天佑的能力,应该让他到前线带兵打仗,而且要带最精锐的部队。林彪看中了黄克诚统领的第三师,那是最早进入东北战场的主力部队。

也是精锐部队。林彪便让李天佑到第三师当副师长。任命下达到黄克诚那里,黄克诚却压下来,没有宣布。然后黄克诚直接致电中央,说李天佑要来,就把我师长的位置让给他。

这明显是抵触。其实对李天佑本人,黄克诚并不陌生。他们都曾是红三军团的将领,还曾一起搭档过。李天佑担任师长,黄克诚担任师政委。他们是老战友了。

为什么不欢迎老战友呢?黄克诚的理由很充分,第三师已经有两位副师长了,分别是刘震和洪学智,他们都是黄克诚多年培养提拔的将领。再让李天佑来当副师长,将置刘震和洪学智于何地?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猛将太集中太扎堆也不好,还会影响第三师的稳定和团结。再说了,黄克诚和李天佑都曾经是红三军团的将领,而第三师的前身是红二十五军。

让两个红三军团的将领来统领红二十五军发展而成的部队,也怕部队会有抵触情绪。黄克诚考虑问题是比较全面细致的。

黄克诚力陈自己的意见,而且态度相当坚决,中央只好采纳了他的建议,就是林彪也拿他没有办法。黄克诚抵触,林彪也不能硬来。李天佑就和第三师擦肩而过。

第三师后来发展成为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六纵队以及第十二纵队,都是王牌部队。纵队司令员刘震、洪学智和钟伟,都是响当当的名将,都很能打仗。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让李天佑去第三师,他同样也能带出王牌部队。刘震、洪学智和李天佑一样,1955年都被授予上将军衔。但是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李天佑比起来,可能还要逊色一些吧。

继续说李天佑。

林彪的第一次任命没有达到目的。哈尔滨解放后,李天佑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哈尔滨曾经是东北局和东北野战军的重要依托,大本营所在地。

战争打到1947年,东北决战在即,而虎将李天佑仍然没有到前线带兵。三下江南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林彪在双城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期间,他专门找一个人谈话。

此人就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万毅。万毅原是东北军将领,张学良的老部下。抗日战争时期,他带着队伍加入了八路军。抗战胜利,朱老总下达第二号命令,其中就提到了万毅部。

(左二万毅,左三李天佑)

万毅奉命进军东北,后来担任了第一纵队司令员。万毅不是老红军,对林彪的战术一时不能适应。林彪对第一纵队的期望很高,一纵应该成为整个野战军的NO.1。

请看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是独臂上将贺炳炎,虎将。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是杨勇,虎将。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是叶飞,虎将。他们都挑起了各自所在野战军的大梁。

万毅能挑起东北野战军的大梁吗?还是在1946年,四平保卫战之后,林彪两次找万毅单独谈话,对他更多的是鼓励,嘉许万毅防御能顶得住,不向上级叫苦,不要这要那。

林彪找人单独谈话的机会并不多。这说明他对万毅还是充满期待的。万毅毕竟不是老红军,没有经过土地革命时期的淬炼,对红军的很多战略战术并不熟悉,所以还需要学习。

罗荣桓也曾对万毅说,你这个人还是可以培养的,自己知道自己不行这是个好事。这样就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罗荣桓代表组织对万毅说,你还是可培养的。

可是时间不等人。东北战场的形势一天一个样。到了1947年,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林彪发起战略反攻,万毅统领的第一纵队显然还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林彪决定把万毅换下来,和李天佑对调一下。一听这话,万毅当时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的抵触情绪很大。第一纵队是前线,是一线,而松江军区是后方,是二线。

差别大了。如果万毅去了松江军区,可能就意味着他从此不能在前线带兵打仗了。万毅也是一个职业军人,毕业于东北讲武堂,他毕业的时候可是全校第一名,获赠怀表一块,指挥刀一把。

那是少帅张学良亲手奖励他的。万毅是东北军的骄傲,一直都是很优秀的将军。即便是到了东北战场,他也没有觉得自己哪里干得不好,一时失态,竟然反问林彪:为什么要这样调动?

这就有点过分了,这是公然顶撞首长。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个道理万毅不会不懂,他的做法欠妥。在东北大军中,恐怕还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反问林彪。

林彪猛然受到这样的顶撞,非常生气,很不耐烦地说,不用说了。谈话宣告结束。关于李天佑的任命再次受阻。后来,林彪再次找万毅谈话,还是说工作调动的事情。

万毅还是很抵触,他实在不愿意离开老部队。林彪说,听说你大发牢骚。万毅再次失态了,居然又反问道,我发什么牢骚?他太不尊重林总了。

林彪强忍着怒火,和万毅商量,说如果他不愿意去松江军区,可以去齐齐哈尔步兵学校当校长。万毅直接不说话了。军区虽然不是前线,但还能带兵,当步兵学校校长,连兵也带不了,当学生头了。

不说话,是更大的顶撞。万毅回去之后,憋了一肚子气,更加想不通。想不通就去找政委呀。万毅去找政委诉苦。政委很理解万毅,就去向林彪反映。

最后林彪折中了一下,让李天佑当第一纵队司令员,万毅也不离开第一纵队了,改任政委,和李天佑搭档。林彪还对万毅说,你当政委,可以不管政治工作,主要是学习打仗。

政委不管政治工作,而要学习打仗,这句话明显包含了对万毅的不满。万毅有气归有气,还是虚心向李天佑学习,和李天佑搞好配合,共同将第一纵队打造成了王牌部队。1955年大授衔,李天佑是上将,而万毅是中将。第一纵队可是第38军的前身啊。

关于李天佑的这次任命,阻力仍然很大,若不是林彪发脾气,硬往下压,强力推行,恐怕李天佑还是去不了第一纵队。

今时不同往日了。林彪的威望更高了,而万毅毕竟不像黄克诚那样资格老。1955年大授衔,黄克诚可是大将,而万毅只是中将。他们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说话的分量自然也有很大差别。

所以虎将李天佑才能成功执掌第一纵队。李天佑担任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的第一纵队才能拿得出手,当王牌使用。只有李天佑才能和贺炳炎、杨勇、叶飞等其他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相媲美。

结束语

林彪之所以坚持要把李天佑放到最关键的位置上,是因为李天佑是无敌战将,他久经沙场,深得林彪兵法的要义和精髓。执掌第一纵队后,李天佑没有让林彪失望,血战四平,打出了东北野战军的军威。

第38军改编成立,李天佑成为首任军长。第38军是整个解放军的精锐,至今番号依然存在。而这支部队是李天佑带出来的。

(参考书籍:《李天佑传》《万毅回忆录》《黄克诚年谱》)

58 阅读:12599
评论列表
  • 2024-02-11 10:16

    万岁军的首任军长!!![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3-30 09:58

    林帅知人善任

  • 2024-05-19 09:13

    林总,战神也[点赞]

  • 2024-02-12 11:51

    38军是王牌军。

  • 2024-02-11 13:37

    现在38军番号还在吗?

    雨中漫步 回复:
    现在的82集团军就是原来的38军
    黄林 回复:
    嗯嗯现在是排头兵81了。

文史茶馆

简介:人气爆棚的文史新锐写手,已出版《梁山泊里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