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短评:美国大选会给贸易带来什么?

国事天下事记事簿 2024-05-18 19:38:52

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4年5月13日威廉-艾伦-莱因施的评论

我有时会错误地认为,华盛顿的贸易记者每周都会聚在一起,决定他们都要写些什么。最近似乎就是这样,我开始接到电话,询问拜登和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区别,以及如果特朗普获胜,他们各自会怎么做。幸运的是,回答这些问题要比预测大选胜负容易得多。简而言之,你所看到的就是你会得到的。两人都已在任一届,最现实的预测是,如果胜选,两人都会提供更多相同的服务。当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而且我还有700字要写,所以我将详细阐述这一预测。

首先,让我们看看拜登。有一种理论每四年出现一次,说总统的第二个任期将不同于他的第一个任期。他不能再次参选;这很可能是他的最后一次竞选,所以他的执政将载入史册,而不是下一次选举。在贸易问题上,可以说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基本如此。对于拜登来说,我认为情况并非如此。我从一开始就认为,奥巴马政府的贸易政策是建立在政治基础之上,是希望避免进步民主党人和中间派民主党人之间再次发生党内争斗,就像2015-16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所发生的那样。他的官员们构建了一种叙事,为本质上的政治决定(“为工人的贸易政策”)进行辩护,但这只是在猪身上涂口红。

现实情况是,虽然公众继续广泛支持贸易,但民主党内部的政治并没有多大变化。两个党支部依然存在,依然意见相左。这意味着,如果政府重新上台,其贸易政策很可能保持不变。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应该改变,但本专栏是关于现实的。我下周再谈幻想。

关于特朗普,贸易是他有非常强烈的固定观点的一个问题,这些观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没有改变过。他在兑现竞选承诺方面也有过真正的努力。因此,当他威胁要对中国全面征收10%(或更多)的关税和60%(或更多)的关税时,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他在任四年的特点是主要关注单一指标--美国双边贸易平衡。如果美国出现巨额逆差,其他国家就会成为目标。

他似乎还有一个单一的工具--关税,对他来说,关税是解决所有贸易问题的良方。尽管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关税最终都是由美国人支付的,但他坚信外国人首当其冲。

特朗普征收关税,拜登继续征收关税,而且拜登支持更严格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这让一些人得出结论,他们的贸易政策是一样的。两者有相似之处,但采取这些行动的原因截然不同。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建立在受害和单边主义的基础上。他认为,多年来,外国人利用美国的优势,大量进口产品充斥美国,偷走了我们的工作机会,侵蚀了我们的制造业基础,损害了我们的安全。他认为,他的前任们未能对这些挑战采取任何措施,他决心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虽然他并不反对贸易协定,实际上,他发起了与英国和肯尼亚的谈判,但是,他的战术方法,如与韩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谈判,反映了一种零和心态--除非你输了,否则他不会赢。

相比之下,拜登并没有把美国说成是受害者,似乎对双赢的结果很满意,他的政策并不以贸易赤字为基础,而且,长期奉行多边主义,尽管他和罗纳德-里根一样,并不总是言行一致。他的“保护主义”行动要么是迫于压倒性的两党政治压力而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要么是为了推进他经常宣称的将就业和制造业带回美国的目标。对华关税之所以依然存在,是因为政治上无法接受取消关税的方式。他鼓吹“购买美国”,不是为了报复外国人,而是为了在美国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他不寻求贸易协定,因为他的左翼反对在市场准入方面做出让步。

中国让特朗普和拜登团结在一起。在每次有关经济政策或国家安全的谈话中,中国都占据着主导地位。即便如此,虽然他们的行动相似,但理由却不尽相同。对特朗普来说,中国是他关于美国作为受害者的故事的一部分,而他的重点,就像在许多事情上一样,是为了报复。拜登对中国的看法则更为微妙,他认为中国是一种新的挑战,需要旧的以及新的、更具创造性的工具来应对。

两人的底线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大致相同,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但他们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如果连任,两人都将继续走自己的路。所见即所得。至于这对国家是否有利,我们下次再谈。

0 阅读:0

国事天下事记事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