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加大AI、区块链在城市中应用,元宇宙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元力社 2024-05-20 17:41:47

5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鼓励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能分析、智能调度、智能监管、辅助决策,全面支撑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与发展。

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先进计算、未来网络、卫星遥感、三维建模等关键数字技术在城市场景中集成应用,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数据产业,发展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提高数据要素应用支撑与服务能力。

推动城市“数字更新”,加快街区、商圈等城市微单元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

统筹推进城市算力网建设,实现城市算力需求与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高效供需匹配,有效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2012年,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将智慧城市定位为2030年中国30个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之一,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启动。

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崭新阶段。治理模式向跨区域、跨空间、跨人机物交互转变,“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实现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

其中“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出现在2023年多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北京落实智慧城市四级规划管控体系,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推动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开放,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税务、智慧应急、智慧消防、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

上海系统化构建城市数字底座,推动空间信息数据应用,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四川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社会治理,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智慧社区;

深圳明确夯实以城市信息模型为核心的全市域统一时空信息平台和数字化底座,建设城市级物联感知平台,有序建设全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城市和鹏城自进化智能体。

元宇宙作为信息网络空间演化升级、实体物理空间数字孪生重建和人类社会空间跨时空延伸的“三元空间”融合发展新形态,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化数字空间”构建过程。

这与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不谋而合,为城市作为生命体、有机体、智慧体实现“整体性转变”“革命性重塑”打造“数治”新范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而元宇宙相关技术—人工智能从智能交通管理到公共服务实现自动化,AI应用正在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区块链为智慧城市破解数据分散难题,实现跨领域、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提供了新路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吴建平认为,目前国内大多数智慧城市建设都以政府投入为主,避免了数据多头采集、资源浪费。

而随着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开放和管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政企合作的多方共建生态,将数据真正利用起来,在城市智慧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0 阅读:10

元力社

简介:一堂每时每刻都在“进化”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