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捡到7斤铁棍熔掉后卖1.2万,学者听后叹息:原本至少值3个亿

飞鱼史记 2024-05-17 11:05:0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

数万年而经久不衰,这便是厚重文化所具备的底蕴,也是华夏民族得以历经苦难依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底气。

在历史传承不息的过往中,出现了无数稀奇文物,如今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以供后人参观,而在它们身上留下的岁月的痕迹,好似一首永远不会过时的歌。

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璀璨的华夏一度让全球为之侧目,在贪婪的目光下,西方国家对于我们的文物早已垂涎三尺。

只是在很长时间里,我们的综合国力都让他们望尘莫及,他们只能假装谦卑,虚心向我们学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变迁无常,我们也无法永远独占鳌头,在西方轰轰烈烈进行工业革命时,大清朝则一直沉迷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无法自拔。

此时,东西方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迎接大清朝乃至中华民族的则是无尽的伤悲。

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之下,我国无数国宝文物被掠夺,无数国宝文物失去了国家珍藏的好运而流落民间,开始了另类的“生活”。

好似一个人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突然吃不起饭,这等落差使得无数文物蒙受劫难。

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它们一定会为我们倾心讲述别开生面的过往,可遗憾的是,很多文物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再也不见了踪影,成为了中华民族永久性的遗憾。

时间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蒙古的一位拾荒老人意外捡到了一根重约7斤的铁棍,将其熔炼后意外得到了4斤黄金,老人转手卖了1.2万,学者听后摇头叹息不止,直言如果没有熔掉,至少价值3个亿。

那么这根铁棍有何来历?

意外收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原本萧条的境况,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只是在祖国的边远地区,依然有些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家住内蒙古的王老汉就是徘徊在温饱边缘靠拾荒为生的悲催老人。

当时的内蒙古人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那里并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也不适合发展工业,人们只能靠放牧为生。

可是放牧也是个体力活,年迈的王老汉根本无法胜任这项谋生手段,只能数个村子之间收破烂,捡拾废品艰难度日。

其实,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没有权力去嘲笑努力生活的人,即便他们的努力在我们看来有时候很可笑,但只要尽力了,便值得被尊敬。

王老汉穿梭在不同的村庄在垃圾堆里翻找能卖钱的废品,只为能继续生活下去,可是很多时候,他根本捡不到任何能换钱的东西。

有那么一天,王老汉像往常一样在翻捡垃圾,就在他失望至极要去下一个地方时,一个极其不起眼的铁棍映入他的眼帘。

王老汉欣喜若狂,毕竟在当时,铁是可以换钱的硬通货,他急急忙忙将铁棒装进自己的蛇皮袋中,按照他的估算,这铁棒至少有七八斤,如果将其卖掉,至少自己两三天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王老汉怀着美好的心情回到家之后,突然一个失手,将铁棍掉在了地上,王老汉捡起之后,发现在铁棍的铁锈之下竟然隐隐透露着一层黄色。

熔炼得金

有了这一发现,王老汉则立即拿出坚硬的小刀,开始清理铁棍的表面,经过一番鼓捣,这根铁棍完全和刚才不一样了。

铁锈之下真的是一层金色的金属,难道是黄金?

让王老汉惊奇的是,在这铁棍的外表上还有一些看不懂的图案和花纹,而任凭王老汉怎么都想不到,这件东西将彻底改变他的生活。

怀着忐忑的心情,王老汉拿着铁棍去了他经常将废品卖掉的废品收购站,废品站的老板看了看王老汉拿的铁棍一时间也拿不定这到底是不是黄金,更不清楚铁棍上的图案和文字代表了什么。

经过一番思考,废品站老板建议王老汉将这根铁棍熔掉,毕竟真金不怕火炼,在高温之下,真金也一定会还原出最亮丽的色彩。

王老汉本身不懂冶炼之术,便央求废品站老板帮自己忙,如果真是金子,他不会狮子大开口。

废品站老板听后便答应了王老汉的请求,他仔细端详这根铁棒,还特意将上面的图案和奇怪的文字临摹在了纸上,毕竟一旦熔掉,那么将再也没法复原。

急着判断是不是真金的王老汉催促废品站老板赶紧熔掉,经过一番功夫之后,铁棒终于被全部熔掉,而令两人惊喜的是,他们从铁棒中熔炼出了四斤黄金。

国宝文物

经过一番交涉之后,废品站老板同王老汉达成一致,以1.2万人民币的价格将这四斤含量并不太高的黄金收购。

在当时来说,万元户那绝对属于富裕之家,王老汉靠着这笔意外之财不仅盖上了新房,而且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周围人看着王老汉的突然暴富自然难免询问一番,而王老汉也没有隐瞒,将自己得到铁棒熔炼成金的故事绘声绘色讲给了周围人听。

消息很快传到了当地的文物局,他们立即意识到王老汉得到的铁棍极有可能是一件文物,于是立即找到王老汉询问。

听到王老汉一五一十讲述,尤其听到铁棍上有图案和文字后,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更加断定铁棒不简单,便立即在老汉的指引下找到废品站老板。

废品站老板将自己临摹下来的图案和文字交给工作人员查看之后,工作人员大惊失色,急忙问铁棒的下落,废品站老板直言已经将其熔炼成金块,并通过朋友卖出,至于买家是谁,他没有过多询问。

工作人员研究了遗留下来的图案和文字临摹版后,确认这根铁棒大有来头,上面是战国时期匈奴人的图腾和文字符号,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工作人员估计,这根铁棒如果没有被熔炼掉,那么一定是国宝重器,毕竟中华历史上关乎匈奴民族的文物很少见,就其价值而言,至少价值3个亿。

只是这么一件珍贵的国宝文物却被熔掉了,当真是中华历史上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参考资料:《匈奴帝国史》等。

(图网,侵删)

0 阅读:2

飞鱼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