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3年成就有多恐怖?六大技术突破,改变中国科技未来

小彭的灿烂 2024-05-22 19:51:18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前言】

在2023过去一年的发展当中,中国其实取得了诸多的成就和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科技创新等领域,正在经历着从量到质的转变。

科技创新对于现在的时代来说,属于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量”,实现在高科技领域上的自立自强,是中国强国梦想必须完成的一项。

而在2023年一整年当中,我国各领域上的技术人员,自立自强,自强不息,在科技这一领域当中打造了一个“丰收年”。

比如我国的大型飞机C919在这一年当中成功实现了载客飞行的壮举,在8年的科技攻坚克难当中,也在2023年11月份实现了“零突破”。

全球第一颗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在中国诞生,在航天领域上也取得了诸多卓越的成绩,让很多国家都叹为观止。

而在2023年这么多成就当中,其中有六大技术,其成就的成功取得,对中国科技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有望改变我国科技的未来。

那这六项科技分别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又将会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怎样的格局的改变呢?

【“玲龙一号”核反应堆】

第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国的“玲龙一号”核反应堆,这一小型核反应堆,自从2021年开始建造之后,可以说是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

在还没有建成的时候,其实就有人说,如果这一小型反应堆真的可以建成的话,那就不仅仅是能够解决我国大型核动力航母在关键技术上的问题了,甚至有可能改变世界核能格局。

而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在相关的报道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玲龙一号”是全球第一个陆上的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

如果能够建成的话,那年发电量可以达到10亿千瓦时,其外可以广泛应用在工业蒸汽、区域供热和海水淡化等领域,解决当下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的能源问题。

在去年的时候,这一项目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和跨越,而在今天央广网也报道了这一项目现在最新的一步进展。

这一陆上商用模块化的小型反应堆主控室启动,并且进入到了系统设备安装的高峰期,这就代表着“玲珑一号”的数字化控制系统的部分网络已经搭建成功。

这还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和进展,后续“玲龙一号”也将进入到试验的阶段,这一核反应堆预计将会在2026年上半年的时候,进行并网发电。

如果能够成功实现的话,那将能满足52.6万户家庭生活所,改变我国现在的能源格局,构建出一个新的能源格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全球当中,有超过80多种的小型堆技术正在开发,但是我国的这一小型核反应堆,创新型更高,是在成熟压水堆核电站和核电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相信在真正投入使用之后,也必将会成为一张我国非常靓丽的“国家名片”,在全球市场当中或许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JF-22超高速风洞:改变航空航天格局】

第二个就是JF-22超高速风洞,在去年6月5号的时候,这一速度达到了30马赫的超高爆轰驱动的高超音速激波风洞JF-22成功建成。

通过验收之后,其就是我国正式的常备大型科研设备,而这一消息一经报道,就得到了国际媒体的大量关注,特别是美国媒体,可以说是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

那这一成就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呢,风洞的作用就是用于让飞行器实地试飞之前,进行地面模拟测试的装置。

简而言之就是营造了一个空中飞行的环境,一般问题都是在地面测试的过程当中发现的,风洞中的不同风力下所得出来的测试数据,就是后续对飞行器进行调整的标准。

不管是航空航天当中的神州飞船还是东风导弹,甚至是歼20,都需要在风洞的测试之后,才会进入到实际的应用当中。

所以有很多人就形容,风洞是飞行器的摇篮,而我国新的自主研发制造JF-22超高速风洞,可以说是实现了弯道超车。

其技术上的先进,让验证空天战机成为可能,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当中的发展,可以说这超高速风洞的建成,让中国的空天飞行器进入到了一个非常崭新的阶段,人类在这一领域继而都将迎来新篇章。

【人造太阳】

首先太阳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热核聚变反应装置一样,是不断向外辐射能量的,然后向地球输送能源。

核聚变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可应用的领域上可以说远远超过现在所使用的化石燃料,人造太阳就是科学家们通过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建造的一个核聚变装置。

这一技术如果成功的话,可以有效解决我们正在面临的能源问题,所以在几十年来,我国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一直在不断进行探索。

而在2023年的时候,我国的两个“人造太阳”都有了巨大的突破,一个是环流器三号,另一个是东方超环。

在去年4月份的时候,东方超环稳态等离子运行超过了403秒,这一成绩提高了四倍,“中国环流三号”已经面向全球开放。

而且这一“人造太阳”也取得了诸多的成就,比如在2022年的时候,其等离子体电流就突破了115万安培。

这在当时创造了我国在这种可控核聚变装置上的一个运行记录,去年8月份的时候,这一记录再次被刷新。

【载人登月发动机】

2023年7月份的时候,我国的载人登月火箭长征发动机点火试车取得了连续的成功,这一突破可以说给载人火箭登月发动机的技术状态固化以及可靠性的提升,提供了异常有利的支撑。

这可以帮助我国能够更快实现火箭载人登月,要知道在过去甚至是现在,中美在航空航天领域上的博弈,都非常激烈。

我们计划在2030年之前的,成功实现中国人登录月球的第一次,然后能够在上面进行相关的月球科学考察以及相关的技术试验。

从而能让我国在这一领域之上的技术能够更加深入太空,提供利用这一空间资源的能力,因此这一成就对于中国来说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所以这也让美国开始汗流浃背,之前为了能够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早就宣布了月球计划,想要在这一领域当中能继续领先我们。

但是现在看来,我们比美国更早达到下一个层级,现在美国的太空领域因为其急于求成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而我国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相信将会为未来在载人登月领域上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为世界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国产大型自产邮轮】

在2023年之前,我国一直没有自主研发制造的大型邮轮,因为大型邮轮的制作技术实在是太过庞大复杂。

欧美在这一领域当中一直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我国的造船业虽然发达,但是一直以来在大型邮轮之上,都没有掌握这一技术。

不过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我国在经历了8年的技术攻克,5年的设计建造之后,集齐了造船业的“三颗明珠”。

现在我国同时拥有可以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邮轮的技术,而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大型邮轮的诞生,也意味着我国的造船业会有更进一步质的提升。

在造船业规模领先的基础之上,也能在技术和产业链上做出突破性的成就,领先全球其它国家,改变世界造船业的格局。

【华为芯片】

最后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华为去年在芯片上的突破,华为mate60的横空出世意味着我国在美国芯片的封锁当中,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

中美贸易战一直以来也如火如荼,美国一直海派中国的发展超过他们,所以一直以来都在找各种理由极力遏制我国的发展。

在芯片领域上的封锁更是层层叠叠,但是mate60的出现可以说是让整个世界芯片领域都为之抖三抖,因为在这背后并不是一个手机推陈出新的问题,而是华为在芯片领域上已经取得了成就,打破了美国的封锁。

华为的芯片供应链乃至整个中国芯片领域的发展,都意味着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假以时日,整体的芯片格局都会迎来新改变。

美国想要利用自己的优势,打压别人来实现的一家独大的美梦破碎,更甚至是一些西方国家嘴脸,滋生了我国国人更高涨的爱国情绪,越来越多的人也都开始“唯国货主义”。

失去中国市场,对于美国乃至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最后只会为自己的行为追悔莫及。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在2023年7月16日关于《“飞行器的摇篮”JF-22风洞究竟是什么?长啥样?一文了解》的报道

环球网在2023年11月4日关于《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今日交付 中国集齐造船业的“三颗明珠”》的报道

央广网在2023年10月3日关于《“玲龙一号”,开启核能综合利用新篇章》的报道

光明网在2024年4月7日关于《“人造太阳”是什么?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的报道

光明网在2023年7月23日关于《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试车连续成功》的报道

3 阅读:845

小彭的灿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