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商会档案(晚清部分)

兰台知音 2024-04-23 11:41:05

苏州商会档案(晚清部分)

苏州商会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晚清时期定名为“苏州商务总会”。历史上的苏州商会规模很大,先后存在过一百三十多个同业公会,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与京、津、沪、汉、渝等地商会齐名,是全国八大著名商会之一。八大商会的原始档案留存至今的只有苏州和天津两地商会。苏州市档案馆馆藏商会档案3500卷,内容浩繁,数量惊人,实属罕见,是该档案馆的镇馆之宝。

 

苏州商会档案(晚清部分)是苏州商会自1905年成立至辛亥革命爆发期间所形成的珍贵历史记录。苏州商会档案详细记录了苏州商务总会等社团组织的活动,包括:苏州绅商请设商会说帖、商部批复、试办章程,以及要求苏省地方自治、苏路商办等维护权益、振兴实业的文件。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苏州商会作为省级社团在苏州地方自治中的重要地位,也展示了苏州作为全国八大商会之一在全国经济领域中的显著影响力。该档案保存完整,是研究近代绅商、商人团体和近代资产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200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清政府的提倡保护,商会应运而生。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劝导各省商埠成立商会,以便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发展民族工业。1905年10月,苏州商会宣告成立。苏州商务总会统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直隶州各商务分会,与上海、江宁两地商会共管江苏商务。苏州商会组织系统严密,领导层比较稳定,它直接控制着一支拥有千余条枪支的准武装组织——商团,建立了一种遍布全市的基层街道组织——市民公社,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地方上处于特殊地位,逐渐发展成为与京、津、沪、汉、穗、渝、宁等地商会齐名的全国八大商会之一。

1905年,苏州商会在制定的《苏州总会试办章程》中明确了"以保护营业、启发智识、维持公益、调息纷争"为其宗旨。它以各行帮之会馆、公所为基础,迅速发展为清末以来苏州地方举足轻重的自治团体。据光绪三十四年的题名录记载:首届参加总商会的的有37个行业的1000户商号,及散帮各业,共1092户。下率常昭、昆新等28处商务分会。作为在地方上有影响和实力的社团,商会除侧重于"联商情、开商智、扩商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外,更是通过被它控制的商团、市民公社等下属外围团体和与学务公所、教育会等文化教育组织人事的交叉渗透,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社会治安、市政建设、卫生防疫、文化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管理权,参与并主宰了地方各项事务。它从清末至新中国建立,历经多个历史时期,持续近半个世纪,在苏州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苏州商会档案揭示了晚清时期苏州由封建社会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进程。它包含了商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维护商人权益、促进商业发展等多方面的信息,是研究近代绅商、商人团体和近代资产阶级关系的重要资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