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哈工程,选择浙江理工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博学的小扒菜 2024-04-26 00:03:02

对于一向恋家的浙江考生来说,由于高校断层严重,如果考不上985浙江大学,很有可能便会选择省内的双非院校,因为省内没有211高校。

浙江理工大学,前身是浙江丝绸工学院,蚕学专业不错,位于杭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只可惜连双一流都评不上,在省内稍差于浙工大、杭电。

而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防七子+211,前身是船舶学院,船舶工程处于国内顶尖水平,近些年由于互联网宣传,录取分数大涨,甚至反超了吉林大学和东北大学,前些年还不如合肥工业大学,再看今朝,不得不说互联网的力量太大了。

那么,放弃哈工程,选择浙江理工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2018级金融学毕业生,ANU硕士,2022年秋招拿到券商及银行总部offer。

一、学习:

经管类专业(尤指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非技术型专业,仅凭专业本身的学习表现,难以区分学生工作实力的优劣。

因此,除了系统性地培育专业素养以外,提高绩点、考取各类从业证书、去各类金融机构实习,是大学四年学习的要点。

这些经历和标签能够最大限度地在求职过程中为你的能力证明。

在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习任务,可分为以下几个:

(一)了解会计、金融、管理各分支的学科内容,建立最基本的学科素养。

以我就读的“经济与贸易”大类为例,大一的培养计划共有会计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电子商务、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

抛开功利性目的不谈,这些课意在帮助学生发掘对学科的兴趣,确定大类分流的方向。

如果对此类专业不感兴趣,完全缺乏学习动力,那么大一转专业是及时止损的最优解。

另外,专业的名称也对考取公务员有一定影响。

(二)对于课程绩点的需求:保研/留学/考研复试

1.保研:

经管学院的保研名额不多,以本人所在的2018级金融专业为例,两个班级共70人,保研名额只有两个。

而保研要求中最重要的便是绩点,因为专业成绩排名是硬指标,决定了保研的下限。

科研竞赛及论文只能在绩点符合最低标准的基础上锦上添花,而不能对绩点严重偏低的学生雪中送炭。

基于保研结果,上海大学、东华大学及本校,是经管学院的热门对象;

具备较强学习及科研能力的同学,上限可至浙江大学、同济大学。

2 .留学:

如果选择留学,同样要牢牢抓住绩点这一硬指标。

如果你的应试能力并不占优,但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那么一定要谨慎对待大一及大二上学期的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

这些课的授课老师多半来自经管学院的其他细分系别。

考核较为严格,拿到高分并不容易,因此需要每天认真学习。

大二下学期分流以后的专业课给分则相对宽松,因此可适当分配时间用以实习和科研竞赛。

以2018级经管学院留学offer情况为例,选择留学的所有同学都斩获了as前100高校,上限在UCL ,下限在南安普顿大学、莫纳什大学。

因此,对考研没有把握的同学,考研和留学两手准备是一种可行的方案,但也需要合理规划,注意“两边不讨好”的风险。

从国内就业角度看,当前的经管类专业留学尚存一部分红利,国内认可度最高的院校是美国TOP30,英国G5,香港前三及新加坡前两所。

考虑到竞争态势,最好的规划是在大二便备考雅思及GRE,稳住绩点的同时,尝试实习及科研。

3 .考研复试:

从考研复试的角度讲,面试老师有概率留意候选人的绩点,但如果你选择的是初试成绩占比非常高(大于等于70% )的院校,绩点对是否成功上岸的影响力便很小了。

在认真学好学校专业课的同时,不要对绩点患得患失,也不要因为学校专业课的学习而影响考研复习。

以本人秋招及从实习同事、研究生室友等渠道的信息看,985院校中“华五人”、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的硕士就业情况更为良好。

211院校中两财一贸也具备很大优势。

如若对考研顶尖名校没有足够的把握,或是只需要硕士学位用以考公,本省的同学选择本校及省内双非财经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就业/人脉关系:

浙江理工大学的金融专业,最近成立了自己的校友圈,以杭州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就金融机构的就业圈子,浙理的title在全国范围内,比起老牌的双非财经院校,如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仍欠缺一些名气,但随着学校金融专硕的成立以及学校整体层面为“双一流”学科努力的步伐,其知名度提升指日可待。

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如果你有着较为广阔的职业理想,那么建议先读研后就业,本科阶段就业的同学,分布在浙江省四大行、泰隆银行及浙商银行的分支机构、各类券商营业部等。

如果拥有竞争力强的研究生学历,能够录取的岗位质量便会大幅提升。

爱情发展:

鉴于我本人对爱情缺乏灵气,和女生也很难建立默契的关系,也可能是情商较低、利己心太重又显得清高,所以追我的女生无限趋近于零,我喜欢的女生,大概率也不会喜欢我。

所以爱情方面,只能从旁观者视角,提供一些间接经验。

根据我四年来对身边情侣的观察,有着相同规划和职业理想的,比如同样来自其他省份,想要到杭州成家立业的一对对,他们的爱情更加坚韧,双方汲取的正向量也更多,这些正向量会作用在学习上。如一些情侣共同上岸985 / 211,赢得奖学金。

而如果仅是因为爱好相近,加之一部分性吸引力而促成的爱情,双方的情绪内耗相对更严重些,索取情绪价值的方式也更不趋近合理,以旁观者的眼光,更有一种分分合合的快餐式恋爱感觉。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浙理工研究生,来列列母校的五大缺点:

1、规章制度奇葩。

研究生分配了比本科生更差的寝室,也不知道是哪个领导想出来的。

我们班全体签名抗议过,并向院里反馈这个问题,希望有沟通渠道,但是老师只是息事宁人,甚至口吐狂言说:“别闹大了,闹大了对你们不好”。

最后找了个借口说寝室没空余。

研究生五人寝室,都不好意思说出去。

2、寝室条件差。

房间小,没阳台。

热水器需要自己刷卡,而且只有固定几个时间段有热水,你经历过间接性供水?

之后,才会知道这规定的可怕。

坑位和水管距离近,蹲坑时候腿是卡在水管旁边。

更不用论说寝室到学校远,寝室宵禁政策等等各种恶心人的情况。

当然,浙理工住宿区也分为三六九等,有些稍好一些但和其他学校比,都算差的。

有些校友认为寝室条件好,因为他们没去过其他学校生活过,没法做出客观的比较。

3、教室没空调。

2020年暑假,教室才开始装空调。

夏天上课的情况是:开着电扇哗哗声,老师说的话一个字都听不清楚,别抬杠说为什么不坐第一排这些话,老师/学生都受虐。汗流浃背地上课,都巴不得越快下课越好。

学校整体设计丑陋不堪,到学校先带你体验一波审丑。

后花园消防公园漂亮,因为不是学校建的。

4、公共服务烂。

洗衣机的系统有bug也没人修,就像薛定谔的猫,你永远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洗上衣服。

洗衣需要网上预约,但是你预约的时间往往上一单还在洗衣,强制你错过自己的洗衣时间,然后要你申请退款。

学生不在乎退款,学生更在乎及时的服务,浪费的可是时间啊,学生有自己的生活学习计划,被洗衣机恶心。

这个问题所有人都遇到过且已经两年没有人修改,一级可用性错误却仗着服务的垄断,不闻不问。

学生卡也有bug,过段时间就需要重新激活下,因为支付宝绑定了学生卡,所以学生都用支付宝付饭钱,只有使用热水器是需要使用学生卡的,但是过一段时间这个卡会封,洗着澡就被封了,需要去饭卡机上重新刷一下解封。

5、小学院没资源倾斜。

系里有老师因为这个原因走人,带来的问题是小学院的老师为了评职称等压力,在论文作者排名上会极为严苛,所以想读博的话,别来浙理工读研,至少在心理学系是这样的。

总之,一些小细节上都体现一个学校的前景,反正我对浙理工是蛮失望的,对事不对人。

对同学和某几位老师还是有点感情的。

假如一个学校在生活上不能给学生基本的支持,反而让学生处处感觉绊脚,学习或者学术上还能指望什么?

浙理工的食堂还ok,说不上多好吃但是性价比高。

毕业后,对浙理工的记忆中,恶心会占大部分吧。

你们觉得呢

0 阅读:3

博学的小扒菜

简介:带你了解高校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