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之子马东的清高,让多少岳云鹏们,李诞们感到脸红?

凯跃影视 2022-10-02 14:18:38

“马季”这个艺名,是侯宝林先生起的。

当时老北京最火的片子里,有一部匈牙利的喜剧电影,名叫《牧鹅少年马季》。侯宝林觉得这个名字朗朗上口,便赠与马树槐。

“相声演员”只是马季的一个职责,对于马老来说,他更值得的头衔是:。能演,会写,接受创新,求同存异。我师父,那是第一个穿西装上台表演相声的人,他宁愿要不太完善的新,也不要完善的旧。——冯巩这几年我突然发现,当年学艺时我所向往的那种场所,如今的郭德纲让它又回来了,是他让相声又热起来了,这是很好的事情。——马季当时,马季先生支持过德云社,还为德云社题字,委托曲艺杂家崔琦先生送到了德云社的演出现场。——郭德纲

2006年,马季先生离世。关于先生的一切,似乎都没有人提了。殊不知,虎父无犬子。时光荏苒,千帆过尽,马季之子马东会以这样的形势,打出这样一手“王炸”。

01

一部喜剧真人秀大赛,拿到8.5分的评价,是个什么水平?

要知道,捧出当今喜剧界半边天,被誉为全网最好看喜剧类节目的《欢乐喜剧人》。好评最高的第一季拿了8.4分。后续带上商业化,娱乐圈,资本幕后运转那味儿,评分一季更比一季低。整了个稀碎。

2020年赚了个盆满钵满。老郭,岳云鹏,郭麒麟轮番上阵,收视率刷破新高的最好看相声团综。评分也就才7.2分。

李诞主持的《脱口秀大会》,办了五季。最高的评分也就才7.9分。

可想而知,2021年后来居上,2022年重振旗鼓。《一年一度戏剧大赛》的8.5评分,是个什么水平了吧。而亲手培育出喜剧新温床,创造了这一盛况的人,就是“马季之子”马东。

为什么这个节目评分这么高?问得好。原因在于马东不是举办一个普通的比赛,而是在比赛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一个门槛。一个不拿观众当傻子的门槛和要求。

首先,菀儿作为社会大众中的一员,来讲讲在我心目中值得大众评委肯定的标准。第一,肯定是要好笑。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参赛的剧本是不是有创意。这种创意,讲究的是一个水到渠成,而不是现在市场上千篇一律地为了搞笑而作妖,为了煽情而流泪。第三,整场表演中从主演到助演,从布景到舞台是否完美。

而马东厉害的点在于,他选中的这几组,从题材到舞台都完成度很高。戏剧布景,戏剧腔,戏剧身段,戏剧群舞。就算是洒狗血,也是操着戏剧腔,技术流端着洒狗血。你随便点开一个参赛团队的作品,都拥有丰富的戏剧技巧,专业的戏剧布景,严谨的戏剧技巧,“吊打”其他还在用所谓传统电视小品技能的其他选手。你以为马东在搞喜剧?

错了,他是在拿着专业戏剧、先锋剧来高举高打,降维打击来了。《喜剧大赛》打造的作品不拘一格,有意避开了相声和小品,主打SketchShow也就是素描喜剧,兼顾漫才、默剧、独角戏等形式,这些都被称为新喜剧。马东想呈现的是更为复杂和多元,大家可以当作一种“喜剧”来对待。这种形式上的高级,让整个节目高级了不少。

换句话说,马东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在用上帝视角来“内卷”国内戏剧节目。看似比较晦涩难度,以至于一部分观众需要去看网络上各种能人异士的解析,才能知其然,随后知其所以然。02

站在宏观上,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马东这个“出其不意”的内卷,给观众和戏剧行业带来了什么?如果抛开喜剧电影,电视剧的发展进程。

从春晚诞生之前,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观众这个群体能看到的舞台喜剧基本只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相声,一种是小品。相声的历史和底蕴相对比较深厚,追随者和门徒比较多。1980年春晚诞生,相声和小品在舞台上你来我往,随后观众群体发现。比起相声形式的单一,小品更加直观且可乐,于是相声逐渐走入低估,差点灭亡。

90年代,随着赵丽蓉、赵本山、黄宏、宋丹丹、蔡明等人的先后崛起,小品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喜剧形式。但随着老一辈人的接连淡出,春晚小品类节目也开始“不伦不类”起来。虽然先后出现了贾玲团队和沈腾团队,但有一说一,他们那些作品在早些年的小品面前,压根不够看。尤其是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喜头悲尾”成了小品圈的惯例。

甭管中间多搞笑,到最后不催泪一把,就永远过不去。所以小品也进入冰封期,这期间,《欢乐喜剧人》节目曾带来惊喜,但很快又归于沉寂。再加上郭德纲带着德云社卷土重来,一家独大,两边分庭抗礼,各占山头。这里,着重介绍一下郭德纲手下最隆重的一员大将:岳云鹏。

众所周知,郭德纲时来运转成为真好汉之际,最得意的门生可不是岳云鹏。当时的岳云鹏,就是德云社里擦桌子倒水,顺带在郊区养养狗的“小喽啰”。上台三分钟被轰下来两次,这种“丢人记录”的保持者。

岳云鹏当时要跟人喊上一句“师哥好”,压根就没人理他。拿他当个空气,面对面走过去也不看一眼。——郭德纲

至于为啥岳云鹏能够从差点被轰走的“小喽啰”成为“德云一哥”?得多亏一个人。谁啊?叛出师门的“反派角色”:曹云金。

当年,郭德纲腹背受敌,德云四大台柱集体出走,德云社无人可用的当口。他气啊,急啊,上火啊。用老郭的话来说:“我就是想证明,就门口那保安,我也能让他红。”

用岳云鹏,一方面可能像谦大爷说的那样,这孩子突然悟了。

但更多原因是为了置气。老郭就是想证明,我捧曹云金这么个腕儿,是因为我有本事,而不是你曹云金有本事。换个人一番包装,也能行。03

后来的事实证明,老郭不仅是个文化传承者,还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商人。德云社一家独大,门徒众多,郭德纲也成为了自己早些年最讨厌的模样。扪心自问,自打德云社视线断层出圈,一家独大之后。

德云社的大部分精力,都在集中在“宣传”和“滚雪球”上。从每个徒弟的人设运作,到包装,再到平台推荐,这一系列的工作让德云社越来越火。扎堆喜剧比赛,直播收徒,举行团综,拍电视,拍电影,出唱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作品,却越来越不经听。

就拿岳云鹏来说,如果菀儿问大家,你们觉得岳云鹏近两年最好的作品是什么?大家脑海中是不是一片空白,唯一能称得上是代表作的,只有爆火时的《五环之歌》。

相声台上,不俗不乐。以性别,年纪,甚至别人的缺点和痛楚攻击别人无伤大雅,甚至能给人带来快乐。但放在综艺中,全是雷点。忙于综艺刷脸的岳云鹏上一趟综艺,被骂一次,恶评千千万,全都不重样。有说她颐气指使,受人家照拂还装大爷的。

有说他耍大牌,抢占其他嘉宾座位的。

有说他拿着天价酬劳,只知道摆烂睡觉的。

有说他直接黑脸,罢录节目,最后被导演组哄了半天才恢复正常的。

还有说他拿女明星缺陷当段子,百般调侃的。

集齐了偷奸耍滑、看不起素人、输不起黑脸、没同情心、不尊重女性“五宗罪”。一个相声演员跌进了综艺圈子这个烂泥潭,成为远近闻名的“综艺混子”之一。

岳云鹏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放眼如今的德云社,几乎挑起了综艺圈的半边天。相声圈不务正业,“岳云鹏们”分外忙碌",小品圈青黄不接。所以近些年,又兴起了一个全新的喜剧形式:脱口秀。其实这脱口秀早就有了,却荒芜了许久,被李诞给“捡”回了主流圈子。

首先,大家伙别不服气。李诞当年的业务能力在脱口秀届就是独一档的存在。就像rock说的,谁一年不能攒个5分钟的好段子,讲好一两场并不难,难的是持续稳定的输出。很多脱口秀演员都能拿出极为炸裂的单场表演,但像李诞这样吐槽大会前两季场场最难的开场,且没有一次垮掉的,脱口秀圈还有谁能做到?

尤其《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破圈,让这种表现形式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喜爱。相对于相声和小品,脱口秀是一种新喜剧形式,随着它的热度走高,国内新喜剧的欣赏氛围得以形成。所以有一部分人将李诞比作脱口秀圈的郭德纲。外行看门道,菀儿这种内行就不能只看热闹了。04

李诞依仗的除了才华,还有一个马东。是的,他们的关联点就在这里。

《奇葩说》的核心,是马季之子马东,他对喜剧的嗅觉一直快人一步,将李诞这么个“人物”给盘活了。马季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清高,不喜欢与世俗同流合污。要不也不能直接跟央视叫板,最后割袍断义,搞创新去了不是?

马东呢,他更不简单。论背景,人家是马季的儿子,谁都得给几分薄面吧。论才华,从小耳濡目染,打遍国内无敌手。论能力,早年间自个靠实力挤进了央视主持人的行列。思维敏捷,言语犀利,如果需要例子的话。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搜他早年采访郭敬明的一段视频,把小四逼得手足无措,尴尬地跑去上厕所。

当年李诞的成功,离不开马东。马东之所以能成事,离不开黄执中和马薇薇。这两人一个人帮他培训选手,一个人帮他制造话题,一明一暗,一表一里,成功的帮助李诞和《奇葩说》破层出圈。但这个节目,其实也不那么纯粹。当年虽然看似平和,其实背地里真刀真枪不知道打了多少回了。

马东好不容易打造了以李诞为首的一票人推陈出新,结果被两个手下伏击了。疫情来临,一个接一个的大瓜砸在了《奇葩说》的头上。眼看万丈高楼平地起,又眼看着楼塌了。尤其是李诞,从婚姻到行为被扒了个干干净净,安上了一堆帽子。最后被笑果文化给踹出家门。

5%的股份高级打工仔,没有资格真正代表笑果,这个讲法有点不客气,但是事实。脱口秀大会里面,董事长叶峰经常出来露露脸,也是宣示主权的意味在里面。再加上当年李诞一起玩的人,全倒了大霉。王自健不玩了,池子被逼走了,王建国不给名分,卡姆被抓。

巧合还是意外,李诞参没参加其中的策划和无情的打压?这事咱们不清楚。但池子早些年离职跟李诞的信息曝光。他说的是:“具体因为什么你被逼离职我就不打听了,有事找我。”翻译成白话,前半句把自己摘干净,撇清打压嫌疑,后半句就差把“滚蛋吧”打在公屏上,千万不要来联系我。

这哪是兄弟情啊,分明是宫心计啊。甄嬛来了,都不一定能独善其身。况且这事也由不得咱们不相信,随后大家伙看到过俩人有任何互动吗?你品,你细品。

聪明如李诞,在交好马东的情况下,拉拢思文离婚老公程璐的意思相当明显。节目中勾肩搭背,给予的资源也多了。具体细节无法知道内幕,但是有些公开场合蛛丝马迹,还是比较可疑的。在看回来,这事之后,马东依旧还是挺清高的。你正直我结交你,你不正我远离你。你高尚你尊重你,你低贱我防着你。这和气节以及原则完全没关系,就是单纯的濯清涟而不妖。

吃亏上当,差点成冤大头被淘汰,一句场面上的话都没说,一句难堪话都没给。他认真起来,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种方式,打出了一手王炸。第一季的超高口碑过后,2022年第二季隆重登场。《虎父无犬子》,从普遍现象中抓具体,放置在荒谬好笑的情境中。

将“捧哏”“逗哏”的边缘感弱化掉了。孩子复制家长缺点”这个点、后续要怎么收怎么圆?通过“喝奶吐茶叶沫”,绝。《突突突突突围》,用荒诞夸张的设定来讲生活经验。

外卖送枪送子弹,但“进电梯了”“洒了一点”等话术,都很日常很熟悉。打工人的苦、情绪的压抑、以及最后一组用炸场方式来宣泄“剧场不开”,情绪可以蔓延、生发的共鸣空间,都远多于“吐槽外卖”。挺欠的。

《全民运动会》,脑洞大开,给寻常的运动会动作赋予完全不同的解释。有生活,有理想,有现实,有打工人的共鸣,有黑白之间emo与否的切换。又荒唐又好笑,又有点不能深究的想哭。

男足比赛的画面,则是两位躺平。一个字没骂,啪啪啪大耳光子打得好。篇幅有限,其他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观看,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一手,马东赢得漂亮。

放眼国内其他人,“岳云鹏们”忙于名气变现,“李诞们”忙于对标其他节目,保住自己的位子。只有马东,在一片混乱中,让中国新喜剧界终于看到成功原创素描喜剧综艺的苗头。很多这种竞赛节目或多或少都有黑幕,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这几个奖项确实给了我心目中最佳人选。

马东真的很有诚意,邀请了行业大佬们来,直接一条龙服务,给予选手们最直接的渠道。想玩“内定”这一套,都没机会。马季去世的是16年,儿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聪明的让人刮目相看。

以绝对的头脑和才华,打击的其他人毫无还手之力。就像父亲马季一样,宁愿要不太完善的新,也不要完善的旧。马东的“清醒”和“清高”,让多少人脸红?

1 阅读:222
评论列表
  • 2022-10-02 17:38

    马东主持节目稳健口才好, 有一定内涵。最起码不聒噪令人讨厌。

  • 马东的幽默非常高级

    我想相信 回复:
    李诞做喜剧节目流量,马东做喜剧节目质量。两个人目的不一样,所以没啥可比性。但我更喜欢马东的节目。
  • 2022-10-02 17:05

    你哪儿看出来他清高?

凯跃影视

简介:每天更新经典影视,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