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8首唐代古诗,极致温柔,沁人心脾,领略岁月的儒雅,时光的恬静。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4-25 17:03:16

有时候,我们总会不经意间品读到几篇温暖的诗篇。

总在刹那间,领略到岁月的儒雅,时光的恬静。

在这个并非那么温柔的世界中,我们仍然可以探寻,自己内心的田园。

别忘了,叶落,风轻,云淡,夜明,鸟鸣,溪流,都是上天赐予人间的温柔。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王维这首诗通篇就一个静字,以动写静,表里如一。

从官场陷退下来的王维,关闭了通往外界的大门,周围一片清静。

一个人住在别墅里,沐浴着寂静的夜色,小小桂花飘落的声音都能清晰可听。

月亮升起来了,惊起了栖息中的山鸟,鸟儿掠过山间,发出一声声啼叫断断续续从山间传来。

当你有闲情逸致去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你会在生命里收获一片片落下的花瓣。

◆ 温柔是,在清凉的山中,静听落花,慢数流年。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贾岛与童子的一问三答,感情跌宕起伏,从“松下问童子”的喜悦,到“言师采药去”的失望,再到“只在此山中”的一线希望,最后到“云深不知处”的完全失望,从中可以领略到诗人渴望见到隐者的恳切心情,其言愈简,其情愈深。

一位真隐士,以采药为生,济世活人,引 起了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故而进身寻仙。

诗人置身于在这郁郁青松,悠悠白云间,对于僧人的行踪,捉摸无从。他问童子,你师傅在吗?童子回答说,师父就在这片山林里采药,可是云截雾漫漫,我也无处可寻。

但凡道行高深者,从来都是如闲云野鹤般往来于天地云海,行踪莫测。虽然此次拜访徒劳而返,但是答案已在心中。

◆温柔是,寻人虽不遇,但高洁风骨已在心中。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秋暮之时,江渚烟雾渺渺,孟浩然这位游子在秋叶凋零时,却是背井离乡,一股身世落魄之感油然而生。

不知从何处而来,又去往何处。

眼前万木枯萎,旷野益觉空寂,原野广阔远处的天空似乎比树木还要低,秋波明澈见底,明月好像离人越来越近了,这么清江也愈觉其清,一幅自带仙气的风景图跃在眼前。

羁旅漂泊的人,置身于广袤宁静的夜色中,有烟雾缭绕,有明月相伴,这一刹那,也有缕缕的温柔与亲近。

◆温柔是,月映江中,心中对家有着最深思念。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张旭《桃花溪》

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

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

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漂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

诗人连忙上前询问泊舟在那里的渔人: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一边呢?

桃花溪位于湖南桃源县西南桃花洞的北面,溪水的两岸,满目桃林,暮春时节,那桃花的粉色如云似雾,就连清清的溪水也悠悠地飘动着片片的粉红。

据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此作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

溪岸多桃林,暮春时分,落英缤纷,溪水流霞。

诗人只用二十八字,就在一瞬间将自己所见所想所问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诗人赞美了清幽的环境,表达了对桃花源的向往及希望隐逸的追求。全诗景中有情,诗趣盎然,含蓄清远,回味无穷。

◆温柔是,心中若有桃花园,何处不是水云间,最美的风景就在脚下。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张泌《寄人》

诗人张泌少时曾与邻女浣衣相爱,情痴神往。后来浣衣嫁人,诗人寄以诗篇,倾吐衷肠,浣衣得诗后,泪落涟涟。

在梦里,我时常会回到那个熟悉的谢家,院子里小廊环绕,曲阑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曾经的姑娘不在那儿。

春夜庭院中,月光最多情,她为我照着那凋零在地上的片片落花。可是,它没有照出我对她的一往情深。

人在一生中,常有一些感情上的经历,虽成过去,但经久不忘,或者梦里会有想见的人,能见到昔日的倩影,往昔的恩情,昨日欢笑,似乱红飞过,绚烂夺目,又凄美哀伤。

他们也曾似枝头的繁花,相爱过,多情的明月,记得他们花下相依的背影,如今春月还在,那赏月的人,早已不知所踪。

不要紧呢,我会不断地做梦,总有一天,我会在梦里遇见你。

◆ 温柔是,分别后仍可以在梦里找回往日的种种。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清晨起床,客栈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声、声声都似在催促旅人及早上路。

而羁旅中的客人们正在怀念千里之外的家乡,何处才是归程的漂泊感与失落感又顿时弥漫开来。

鸡啼了,推门而出,天际还有一抹残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够早了,看见板桥白霜上面已经有了零星星星的足迹。

途中所见,大片的槲叶凋落在山间小路上,驿墙前盛开着白色的枳花。

回味着昨夜的美梦,杜陵春水和暖,凫雁成群在塘中嬉戏,这一切皆被鸡啼惊扰,客醒梦断,乡思绵延,何处是归期。

◆ 温柔是,记忆里仍有故乡熟悉的风景,从未忘记。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唐·刘方平《采莲曲》

夕阳西下,壮阔的江面在斜阳下更显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一幅如画的江景中,采莲女缓缓出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四处荡漾着采莲女婉转的歌声。可以想象一幅夕阳余晖的大江中,一只渔船穿梭在水中,一个纤细的身影站在船上,在汹涌激流中乘风弄潮。

一定是她从小练就了一身采莲的本领,十五岁敢自由洒脱的驶着船儿搏潮击浪,实在令人佩服。

她的美貌与动人的歌声,还有她的自信,为“日暮清江”增添了风光。

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大概她在采莲。她边采边唱,勤劳的采莲女,比余晖更美,比暮色更温柔。

◆ 温柔是,只要你足够阳光,哪怕是采莲女辛苦的劳作也能带来欢乐的心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

一场秋雨下过之后,天气就变凉了。在很多诗人眼里,秋天是萧瑟的,是令人哀伤的。但王维把秋天写得像春天一样明亮。

月下有清泉,月光本身就像清泉,泉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

回家的渔船扰动了水里的莲花,浣纱的女孩子们说着话穿过竹林,好像是竹林自己也在说话。

安静的夜里突然也有了生命活动的气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春天如果要过去那就让它过去吧,秋也也很好。

在这秋季里,山上有村,水里有鱼,天上有鸟,船上有快乐的隐士,我一样可以在夜色中看到有明月清泉,一样可以听到竹林嬉闹的声音。这样很美,不是么?

◆ 温柔是,只有真正的放下,你会听见人间天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生的得失悲欢,就像月亮的圆缺一样难以改变。

万般滋味,皆是生活!

感恩!

感恩所有的遇见 ,愿我们能被生活温柔以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