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权力比粟裕硬的开国大将,一度与几位元帅齐肩,他是谁?

南书房 2024-05-14 18:42:59

1954年,粟裕被任命为总参谋长。一年后,粟裕成为十大大将之首,虽然没有公开的史料证明,但从一些将帅的回忆录可以分析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确考虑过授予粟裕元帅军衔。

作为十大大将中战功最显赫的战将,作为三野实际上的军事领导人,作为第一位担任总参谋长的大将,作为毛主席非常看重信任的大将,在很多人看来,粟裕绝对是大将中权力最大的一个,然而,深挖历史可以发现,在建国初,粟裕并非是实权最大的大将。

一、毛主席极其看重粟裕

1949年年初,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在战后总结会议上公开强调,粟裕当为战役首功之臣,要知道,淮海战役并不是粟裕一个人指挥的。

鉴于淮海战役敌我双方参战兵力高达一百多万人,鉴于战争规模极其庞大,因此,中央成立了战役总前委,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和粟裕共同指挥淮海战役。

而毛主席一锤定音粟裕功劳最大,这是对粟裕极大的肯定。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我军最会打仗的名将分别是林老总、刘伯承、徐向前、彭德怀和粟裕等人,林老总本人也承认,粟裕的军事能力不在自己之下,其指挥的三野在解放战争的战功不在四野之下。

可以说,粟裕一直是和元帅们相提并论的人物。

在很多人看来,作为十大大将中第一位总参谋长,作为排名第一的大将,粟裕的实权当然应该是大将序列中最大,实际上,建国初期,十大大将中,至少有两位大将,实权要比粟裕大,其中一位,甚至一度和八位元帅相提并论。

二、实权比粟裕大的大将

这位一度实权可以和元帅们相提并论的大将,就是黄克诚。

1952年,从朝鲜战场回国养病的彭德怀,很快开始负责军委工作。

此时,粟裕和黄克诚都是副总参谋长,不过,彭德怀要更为重视黄克诚一些,每当彭德怀外出视察,或者休养时,彭德怀都会让黄克诚主持军委工作,从这一点来看,黄克诚要比粟裕的实权要大一些。

纵观粟裕一生,他一生都没有真正负责过军委工作。

1953年11月27日,军委召开了一场高级领导干部会议。会议公布的主席团人选,除了黄克诚一人是大将,其他八人都是元帅。而粟裕并没有出现在九人主席团名单之中,从这一点来分析,黄克诚的实权,或许真的要比粟裕大。

还有一方面同样非常重要,在1954年粟裕成为总长之后,粟裕基本上没有兼任什么重要职务,黄克诚则不一样,除了副总参谋长,他还兼任了军委秘书长等多个实权职务。

1958年,因为在几件军事要务处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彭德怀召开了一场千人军委大会批评粟裕。不久,粟裕被撤职,从此,粟裕基本远离军界。

粟裕卸任之后,黄克诚接任总长之位。

当然,一些历史学者指出,黄克诚比粟裕实权大这件事,不能光从表面来看,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粟裕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在政治上,粟裕的确不如黄克诚处理的好,这也是1958年粟裕被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

林老总曾经说过,粟裕在打仗上没得说,但在政治上,粟裕要欠缺得多。对于粟裕政治上的不足,上世纪六十年代,陈赓和粟裕在上海一起养病时,陈赓也和粟裕提到过。

三、实权比一些元帅大的大将

要论实权,还有一位大将,同样要比粟裕大,他就是罗瑞卿。

建国后,罗瑞卿一直担任公安部部长,1949年年底,毛主席出访苏联,罗瑞卿是主席专列的主要安全负责人,据说,蒋介石得到这个情报后,立即给台湾特务头子毛人凤下达刺杀毛主席命令,为了刺杀毛主席,毛人凤在东北到苏联边境一线,布置了不少杀手锏,为了保证主席的绝对安全,罗瑞卿和汪东兴等人,事无巨细得布置安全工作。

从1949年到1959年,罗瑞卿一直是毛主席安全负责人之一,比如说毛主席外出视察,罗瑞卿就负责保卫工作,还有1959年6月,毛主席建国后第一次回乡,还是他负责安全保障工作。

罗瑞卿公安部长这个职务,当然是没有粟裕总长职务高的。但是能够保卫毛主席十年,可以看到,毛主席对罗瑞卿的信任,的确很不一般。

1959年4月,罗瑞卿被中央任命为副总理,十位大将中,他是唯一一位担任过副总理的大将。

1959年9月,庐山会议之后,黄克诚被撤职,在林老总提议下,罗瑞卿成为总参谋长。

不仅如此,罗瑞卿还兼任了国防部副部长,军委秘书长,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等众多职务。

1962年,罗瑞卿更是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论实权,罗瑞卿要比黄克诚要大,甚至比一些元帅还大,其最多时兼任了13个职务,不过,有些遗憾的是,罗瑞卿始终没有进入政治局,十大大将中,没有一人进入。

步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岁月之后,十位大将大部分被政治迫害,罗瑞卿甚至被林帅等人,逼着跳楼自证对党的忠诚。

十大大将中,还有萧劲光权力同样很大,从建国初一直到1980年,萧劲光一直担任海军司令员,他还一度兼任国防部副部长。

有学者称,肖劲光是大将中最有希望进入政治局的,要知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军中,有两位海军政委成为政治局委员,1977年,张廷发少将成功成为政治局委员。

试想一下,他们都可以成为政治局委员,活到1989年,资格、军衔、战功都比他们大的萧劲光,怎么不能呢?

然而,因为种种政治因素,萧劲光最终没有进入政治局。

当然,粟裕能够成为大将之首,这本身是党和国家对他的最高认可,至于实权大不大,粟裕这个纯粹的军人并不在乎,正如他在1955年大授衔前谦让元帅时所说的一样:“权力和军衔大小并不重要,如果是为了权力和军衔,我就不会参加革命了。”

6 阅读:1592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