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金牌170多块,为何菲尔兹奖0人?柳智宇一语道破,高中狂刷题

东东学说 2024-05-20 17:24:25

柳智宇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出家后又还俗的奥赛金牌得主;还俗后就职于一家心理咨询师公司,目前已经结婚。他兜兜转转,还是做回了凡人,硬是把自己的天赋折腾完了。

柳智宇在一期访谈中,说到了他的数学天赋问题。他说自己并不是数学天才,在高中4/5的时间都在刷奥数题,一共刷了3000多道奥数题。

从柳智宇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并不认可自己是数学天才,认为自己的两块金牌,是通过努力刷题的得来的,只是自己数学天赋比一般人好一点罢了,并不是天才。

中国科学报曾经发表过一篇“30多年我国奥数金牌 174块,菲尔兹奖却0人,为何?”的文章,引起广泛热议,实际大家在想知道为什么?

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是诺奖级的水平,只授予40周岁以前的人。大名鼎鼎的丘成桐在1982年就获得此奖,后面华裔陶哲轩也获得过此奖。

在获得菲尔兹奖的人中,有1/3的人来自数学奥赛金牌得主;然而我国有奥数金牌170多块,至今无一人有资格获得殊荣,这是为什么呢?

在柳智宇的访谈中,他给出了答案。就是我们的奥赛好成绩是刷题的结果,并没有筛选出真正的“数学天才”,他自己就是例子。

大家熟悉的北大助理教授韦东奕,一直活跃在数学界,已经年过三十的他,至今在专业数学领域也没有多少成就,给予他成为数学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学生参加奥赛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只要进入国家队,基本可以保送清北等名校,所以家长愿意出钱训练孩子,达到上名校的目的。然而很多人毕业后都离开了数学领域。

国外选手参加奥赛,更多的兴趣使然;他们参加比赛,热爱是主要动力;很少参加集训的。可以选出真正的数学天才。说得粗俗一点,中外金牌得主,一个圈养一个是抛养的;走向社会后,竞争力肯定不一样的。

柳智宇高中就读于武汉华师一附中,在2005与2006年先后获得了国际奥数循环赛与际奥数大赛满分金牌;后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系就读。

正当大家对他满怀期望的时候;没有想到他北大毕业后去北京龙泉市出家了,去享受自认为的理想世界去了。

然而几年的僧侣生涯,让他感受到了,那个地方也有江湖,可能更为复杂,最后无法生存,在2022年春节附近还俗了。

文末总结

30多年我国有奥数金牌 170多块,为何菲尔兹奖却是0人呢?答案很明显,我们的选手都是培训的出来“天才”,他们努力刷题是为了上名校,真正的数学爱好者很少的。

基础学科研究,需要绝对的天赋,努力在这里作用不大;做题再好在这里一文不值。理论探索,前面是无人区,没有路;需要天才去拓荒的。我国不出理学天才,与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好在现在在改变,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自己的理学大师产生的!

7 阅读:3633
评论列表
  • 2024-05-23 00:57

    拿韦东奕和舒尔茨来对比,最能说明问题。韦东奕参加过两届,两届都是满分拿到金牌,舒尔茨一共参加了四届,只得过一届金牌一届银牌,还有两届什么牌都没得到,但实际成就这两人天差地别,因为韦东奕是靠刷题得来的伪天才,而舒尔茨才是真正的天才。

  • 2024-05-22 11:27

    我早就说过这个道理,国内的数学就是靠拼命刷题,👉考试时那些题根本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靠平时刷遍各种题型,提前背下来的!我初中时也被选去参加过学校的奥数班,去了后发现,很多超难的题,有的人看一眼就能立马做出来,我还以为遇到了神,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已做过了这道题,把解法背下来了!我顿时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就退出来了。我们的考试,选拔出的都是死记硬背的做题机器,其实他们真实的智商很平庸,而真正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天才,却被这些做题机器给挤掉了,毕竟背出一道题,远比想出一道题要快的多。所以我们才会参加奥数30多年来,年年拿世界第一,却一个菲尔兹奖都出不了,因为能得菲尔兹奖的题,是没有现成的解法来刷来背的![笑着哭]

    用户16xxx43 回复:
    我反而觉得你是普通的智商,因为平庸的人总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觉得自己成绩不行是因为自己没去做或悟透了其中的道理。首先这些人就算只是背下来的说明他们的记忆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而记忆力就是智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奥数大神只是跟菲尔兹奖获得者相比缺少创造力想象力,但跟你比多方面碾压。但他们大都谦逊而你只会在吹牛逼
    用户13xxx36 回复:
    没用的,你要为追求真理而独立思考,你就输了,等你想出一道题,别人已经刷完10道题了。我当年也对数学很有兴趣,后来什么兴趣都给磨灭了。想跟那些做题家讨论一道题,却发现他们什么好的思路都说不出来,他们只是把那道题的解法背下来了而已![不开心]但人家用这种方法就是考得比你好,这样搞,谁还会去独立思考?
  • 2024-05-21 08:50

    涮题也得有兴趣,没兴趣你根本就学不了奥数。也不只是数学,其他,我国诺奖也极有限。170多面金牌没菲奖,也不要惊奇,坚持下去,时间会说明一切

    股市是投票场 回复:
    你工作有没有兴趣,但是无论如何你得工作,你根本就不了解兴趣这两个字
    用户13xxx36 回复:
    [笑着哭]笑死,都已经坚持30多年了,最早得金牌的那批选手都快退休了,还要坚持多久?如果是靠刷题背题,永远也不可能得菲尔兹奖,能得菲尔兹奖的题,有现成的解法来刷来背的吗?
  • 笃慎 11
    2024-05-24 06:44

    就跟足球一样,奥赛也不是普通人能学的,首先得有资源,很多学生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这方面。比如说大部分乡镇中学和普通县城普通中学是不搞这个的,不代表就没有这方面特长学生。我高中同桌直到高一才接触足球,结果过人如喝水,一百米能跑进十一秒,他初中是在乡下中学读书,可以说浪费了天赋

  • 2024-05-24 00:35

    从上到下极致功利,哪有什么正经科学家。一堆学校院长来选唯院士,足以说明问题,当代是中国历史上教育最差的时代,没有之一,“大家”少之又少,这可是14亿人,比几千万人的古代人口多了多少倍。

  • 2024-05-23 09:06

    评论区那么多鄙视韦一东的。真是扭曲。 你天天刷题,能刷出来奥冠么?

    用户13xxx36 回复: 徐明涛
    做题只需要适量的做,目的只是为了理解和巩固学过的知识,但现在我们已不算是做题了,而叫刷题,已经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哪一个学校不是布置一大把作业?哪一个学生不是课后去上补习班? 哪一个班级没有一大批学生每天刷题到深夜? 这样刷题已不是为了理解和巩固知识了,其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投机取巧,考试时凭自己的智商想不出来,就提前尽量刷遍各种题型,把解法都背下来,这样考试时不需过多思考,就能直接写出解答。
    徐明涛 回复:
    按您这个说法。理科学习,别做题了。听完老师授课,做做课本练习题就完了。然后坐等初三高三毕业?
  • 2024-05-22 18:39

    一切都得看兴趣,没兴趣做什么都不行,就像你喜欢的女孩,你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找出来,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得瑟]

    用户13xxx80 回复:
    应试教育能把你的所有爱好磨灭
  • 2024-05-21 21:04

    扯谈!基础科学靠绝对天赋?最多一半或一小半吧。

    我就是我 回复:
    错了,所有能去到顶尖的都是靠天赋,努力只能让你无限接近顶尖
    探索永无止境 回复:
    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你再努力也达不到高斯欧拉黎曼这种水平
  • 2024-05-24 07:32

    进奥数省队,拿国决奥数金银牌,甚至国集,这是很多著名高中刷清北入取率的通道,每个省至少有两三所高中在弄,不过都是高考几个大省在弄,湖南,浙江,湖北,四川,重庆,北京,上海在弄,河南,山东,河北虽然是高考大省,但是数学不是强项,弄得不卷。还是要看各省的实力。

  • 2024-05-23 10:04

    普通人一道都刷不过

    用户13xxx36 回复:
    只有裸考考出来的才是真天才,那些靠拼命刷题考出来的,实际上是投机取巧的假货,然而我们的考试设计,却选拔出一大批假货,真天才都给挤掉了。
    黄金狮子 回复:
    说实话是不是那块料,从小学到高中这么多次考试还看不出?脑袋正常的都不得喊平时考个23十分的人去参加奥数选拔
  • lee 1
    2024-05-23 12:03

    不可能一个有天分的都没有,问题出在其他地方。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他能让你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在这种极致的投入下,有些东西才会弄明白,才能突破自己的极限。具体情景中,大家都是天才,谁也不比谁高多少,如果你不全情投入,而对方全情投入,那么最后肯定是对方走得更远。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难道中国没有一个有兴趣的?肯定不会, 那么一定还有地方出问题了。我想那就出在兴趣的持续性方面,而这个方面出问题,就是社会的不足了,导致没人能持续全情投入。中国社会的人文环境不利于这类顶级天才的成长!!!

    用户13xxx36 回复:
    不懂装懂!难道韦东奕对数学没兴趣?他没有持续的兴趣和全情投入? 但他还不是一事无成!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考试选拔的问题,这种靠刷题取胜的考试,选不出真正高智商的人,选出的都是刷题背题的做题机器,韦东奕就是这样的伪天才,而真正能独立思考的天才,却被他这种伪天才给挤掉给埋没了!
  • 2024-05-23 17:34

    因为菲尔兹是白皮评选的,奥数是考出来的

    用户13xxx36 回复:
    嗯,西方白皮能给俄罗斯人菲尔兹奖,就是不给中国人,西方白皮对俄罗斯很友好?[笑着哭]

东东学说

简介:社会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