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重庆妹子与非洲的命运交织

向阳而行 2023-09-08 15:31:42

余小琴(90后,重庆女孩儿)

2016年曾在泰国当过一年汉语教师志愿者。现在是马达加斯加孔子学院的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

感恩父母给了我一个平凡的出身

她曾说过:

我是重庆山里的一个农村女孩子。妈妈在家种地陪着我上学,从小学到我慢慢的离家越来越远,然后是看着我弟弟上学,所以我们从来就不是留守儿童。

我非常非常的感谢我的家人,我有非常明智的父母,虽然爸妈只有小学文化。我爸爸是我在这个世界上见过的最好的男人,爸妈从来不会吵架,重话都没有说过。爸爸包容着一切,妈妈比较唠叨一点,但是她通情达理。所以我所理解的幸福家庭就是和和睦睦的。

尽管我家里穷,但是我从来不会因为这个自卑,我觉得幸福。我们过年一家人一起吃面条都没问题的。

从这朴实的话语中,我看到了一个语如其人的真诚女孩。不以自己的出身而自卑,不以父母的才疏学浅而妄自菲薄。

她的父母更是所有事都让她自己做最后的决定。父母每时都会微笑地告诉她:自己没有什么文化,知道的东西不多,但只要她觉得这样对自己好,就去做。

想来,无论她到了人生的哪个阶段,父母的支持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这个道理是她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信念了。

她的父母连非洲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但是还是放心并且支持她去,那是一份多么强大的信任和后盾啊。

一边走 一边做决定

小琴是2016年5月份毕业的,毕业之后就走上了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道路。去了泰国一年,教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汉语。

教完她就准备从这条路上功成身退算了,她说这条道路不太适合她,和她想的不太一样。

2017年3月份回国了,打算在国内找工作。4月份看到非洲孔子学院需要志愿者老师,于是内心就被击了一下。

虽然她也对宽广的沙漠着迷,但去非洲工作的念头还是第一次在脑海里闪现。

一边在想着从前自己否定的那个决定,一边又填写了报名表。

那次非洲可以选择的国家一共有9个,她一个个的百度百科查看那些国家的经济、国家制度、治安、气候、地理位置以及和中国的关系等等,最后选择了马达加斯加。

申请很顺利,又基于她有过相同的工作经验,5月份,她就坐上了去非洲的飞机。

小琴认为,来非洲从来不是一个终身目标,就是走着走着遇到了。是一边走,一边做决定。

这一年,她觉得是她生命里特别特别特别美好的一年。在大学带的一年级大学生,是她巨大成就感的来源,虽然他们在物质上很贫穷,在文化上其实也不太懂感恩,但是他们还是让她觉得一切都很值得,也正是因为他们,让她爱上了这个行业。

她很喜欢在这里的一年,真的很美好。

与君初相见 犹如故人归

她对刚到马达加斯加时发生的事记忆犹新。

从北京飞到埃塞俄比亚转机马达加斯加首都塔娜那利佛,前前后后不算转机候机的时间,飞行了16个小时。从北京凌晨上飞机,在飞机上度过了漫长的12个小时,醒来是埃塞俄比亚凌晨6点多,生命中第一次觉得坐飞机坐够了。

那天下飞机,被马国的海关盘问有没有打疫苗的小黄本,而她正好没有打疫苗,没有那个小黄本,虽然最后在带队老师的帮助下顺利放她入境了,但是她觉得关乎自己生命安全的金钱是一分都不可以少的,安全绝对是处于第一位的。

没有时间都是借口,自己不重视才是真的。

这边又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国土,狭窄的街道,破破烂烂的房屋,小得不能再小的卖水果卖肉的塑料木板夹的摊位,路上来来回回头顶着重物的人们,听不懂的法语和马达加斯加语……

这里真的离她很远,但如今她却实实在在的置身其中。

虽然才降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一个星期,但是竟然有了一种很漫长很漫长的感觉。

好像来这里很久很久了。

可能人世间都变了几个秋,而这片宁静的土地还是静静的悄悄的,缓慢缓慢地存在着。

这里的夜黑得纯粹,平凡。但是常常会有一种被震撼到的感觉,所以偶尔也很遗憾,这一切,是她曾没有看到和经历过的。

但她又认为这种陌生的感觉又很熟悉。

她在寻找,她知道非洲不只是黑夜,不只是荒芜。

她终于看到了美得不像话的风景。蓝天白云,田野农夫,偶尔的山峦凸起,固执守卫的少量树。

她说她不敢闭眼,因为怕每眨一次眼,会错过一处美景。

每天打开门就能看到这样美丽的房子和蓝天白云,美丽的东西难道会因为习惯了就丧失美丽么?她觉得不会。

诗和远方背后,是一地感动人的生活琐事

每一周,都有学生问她周六下午要不要一起出去玩。比如去爬山,比如去湖边玩,比如一起去机场散步。(他们管所有的外出都叫散步,他们还不懂那叫:出去逛逛)

每周六的下午她都会跟她的学生出去“散步”。

记得刚来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有学生就问她:可以去你家吗?因为学生想跟她学口语。

她不清楚这样合不合规矩,考虑到安全因素,以及家不是她一个人住,是所有老师都住在一起的,而且都是女孩子。

她问他以前也常去老师家吗?他说对啊,他可以教老师法语,然后老师可以教他口语。

所以那段时间,每周六都有学生来,拿着自己的笔记本问这些搭配应该怎么用,或者找她拿试卷模拟,或者在她家里的书堆里找两本书看。

其实她渐渐感觉到和学生走在一块,会安全很多。

很多时候,她内心是感激的,觉得在这么一片陌生的土地上,会有一种被接纳的感觉,或者也有被需要的时候。

他们跟她不同年龄段的弟弟一样,但是他们会开玩笑管她叫“妈妈”,她看着自己还是孩子的模样,但告诉他们是她的孩子。

她和她的孩子们也讨论爱情。

班里的女生跟她说,一个男学生至少有四个女朋友。

那个男生马上就会用他那树懒的汉语在旁边解释说:“不是……不是……我没有女朋友……因为……马达加斯加的……女生不好……”

然后他们便开始争论。当然,争论后的胜方,永远是女同学们。

班里有一个叫米丽莲的,她是班里唯一过了HSK4级的学生,小琴在班里表扬了她,但是听说她自己和她爸妈对她的分数都不满意,为此她还哭了一场。

她想起在国内她自己曾形成了一种60分万岁的错觉,到了这边竟然对学生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却不知道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并不低。

上大学,参加汉语考试,对于一个非洲家庭来说,投资并不小,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并不比我们上大学承受的期望低。

每一个学子,都在书本里负重前行,她被他们的这份不辞劳苦感动。

面对未来 既来之则安之

她虽然常常表现出相信奇迹相信命运的样子,但是很多时候她其实是并没有那么幻想未来的。

她很随意,既来之则安之。但是很多事情,真的是超出了她的想象,很多事情她都不曾想过,但它都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无关乎好或者不好,它单纯得真的只是很简单的选择而已。

选择,拥有了这样,必然会失去另外一些东西,没有可惜或者反悔的说法,因为很多得到的东西都是用某种牺牲换来的,而某些牺牲必然也会得到一些东西。

至于说她想和她同龄人说的话,其实她是一个先做了事情才会去说的人,如果自己没做到,说什么都是一句鸡汤,而自己如果做到了,什么也不用说,其实就已经是一种激励了。

即便如此,她依旧固执的相信,生命里没有白走的路,如果不是去了泰国一年,她也不可能有机会站在马达加斯加的土地上,即便这里可能充满了不安全,她依旧很感激国家汉办为她们守护的这份安全。

她为她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深深的自豪,好幸运我们的祖国是中国。

即便有一天,生命需要推倒一切重新开始,她依旧相信,生活带给我的这一切印记不会全部从她身上抹去,它们的每一横每一竖都在深深浅浅的雕刻着她。

0 阅读:69

向阳而行

简介:海外企业,海外人才,驻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