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人物|河南一男子辞职带6岁儿子骑行丝绸之路:“人生没有固定的意义,我只希望他去经历”

纵览新闻 2024-05-14 20:10:13

纵览新闻记者 刘世鹏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骑两辆自行车并肩而行。一位博主在新疆巴音郭楞拍摄的这张照片,让一对河南骑行父子“火了”。2月17日,洪慧赢带着6岁的儿子从河南商丘出发,沿着丝绸之路,骑行前往霍尔果斯。5月11日,洪慧赢在接受纵览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人生没有固定的意义,我的儿子还小,我只希望他去经历”。

洪慧赢和儿子。(来源/网络)

计划

洪慧赢今年32岁,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他从事过服务行业,干过房产销售,还当过培训机构的“特种兵训练营”教官。当兵出身的洪慧赢有一颗挑战自我、不断突破的心,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他的儿子小洪也是如此。洪慧赢从儿子一岁半时就开始带他爬山,曾用了9个小时抱着孩子登上华山,再背着他下来。洪慧赢也带儿子去过泰山,从中天门到南天门,这段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路程,当然年仅4岁的小洪竟然自己爬了上去。洪慧赢说,他带孩子的方式就是玩,通过各种各样的运动锻炼孩子,鼓励他带动他。

两三年前洪慧赢就有了骑行丝绸之路的想法,2023年底,洪慧赢打算在孩子上学前带着他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骑行,“我要带他去经历,把老一辈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给他。”

洪慧赢称,对父子骑行的计划,孩子的母亲也表示过担心,但最终还是被他的理念说服。

有了骑行的想法后,洪慧赢带着儿子小洪看了电影《飞屋环游记》,电影讲述了一名老人和一个男孩乘坐“飞屋”共同冒险的故事。

看完电影后小洪表示,他也要去野外,要去冒险。洪慧赢问儿子:“我马上辞职带你去,你敢不敢?”得到儿子肯定的答复后,洪慧赢便做起了骑行丝绸之路的准备:辞职、购买物资,还要教会儿子骑自行车。出发前,洪慧赢指着地图告诉小洪这次骑行的计划、路线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征求了小洪的意见,小洪说,他要骑马,想去看沙漠和草原。

洪慧赢和儿子。(来源/洪慧赢提供)

旅途

2月17日,洪慧赢带着儿子从商丘出发,除了自行车和行李,还有小洪养了半年的宠物——两只虎皮鹦鹉,放在小洪背着的太空包里。两人的骑行速度平均为每天40~50公里,每天骑行8~10个小时,早上八九点钟出发,到晚上天快黑时寻找宾馆或露营地。

大部分时间,洪慧赢都是抓着儿子的肩膀推着他骑行,在平缓路段和下坡时,有时候小洪会自己主动要求:“爸爸你让我锻炼锻炼,我自己骑。”遇到陡坡,洪慧赢会先让小洪去安全的地方玩,自己骑到坡顶后再下来将小洪接上去。

至记者采访时,洪慧赢已经带着儿子骑行了80多天,2000多公里。得益于洪慧赢从小就带着儿子锻炼,一路上小洪基本没有生病,只有前几天有些感冒,经过休息也基本好转。

回忆起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洪慧赢说,陌生人的热情令他感动。

在甘肃张掖市,骑行中的洪慧赢父子被一辆车截停,司机大哥二话不说把洪慧赢骂了一顿。原来大哥有一个只比小洪大一岁的孙子,看到小洪这么小便出来骑行,心疼孩子。得知洪慧赢的情况和初衷后,大哥表示理解,并一路将父子俩送到了乌鲁木齐。洪慧赢说,直到现在,这位大哥还是每天都会给洪慧赢打个电话,关心地询问他们到了哪里,骑车还是坐车,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骑行到城市时,父子俩就住宾馆,其余时间经常需要在野外过夜,或借宿在牧民家。在巴音郭楞骑行途中,洪慧赢感觉到天气不好,便到附近一个牧民家询问是否能借住柴房或在羊圈搭帐篷。面对陌生人的请求,牧民大哥非常热情,“没问我叫什么,没问我干什么的,就一句话:‘今晚可能要下雪,去家里住吧’。”在这位牧民大哥家,小洪还实现了骑马的愿望。

改变

洪慧赢说,这三个月的骑行给儿子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

刚出发时,骑行1—2公里,小洪就会说:“爸爸,我有点累。”每到这时,父子俩便会休息10分钟左右再上路。随着骑行里程的逐渐增加,小洪的耐力越来越好。有时候洪慧赢觉得骑累了,喊儿子休息一会,小洪却说:“不行!我都不累的。”骑得最远的一天,两人顺着下坡骑行了96公里。

洪慧赢认为,一路上遇到的任何人和事,都会促进儿子的成长。骑行到郑州时,恰逢大雪,便在酒店休息了两天,酒店有电视有暖气,玩得很开心,等到再出发时,小洪便不想走了。在饭店吃饭时,饭店老板得知了小洪和爸爸骑行丝绸之路的故事,对小洪连连夸赞。小洪受到鼓舞,又跟爸爸踏上了行程。

出发后又遇到一位开越野车的大哥带着一家人出游,车上有一个小女孩,大哥对着小女孩夸赞起小洪,说:“你看那个小哥哥好厉害呀。”洪先生说,一路上受到这么多陌生人的夸赞,小洪变得十分自信,“就从那以后小洪再也没说过‘我不想走了,我想回家’。”

洪慧赢说他是一个喜欢唠叨的人,坐顺风车时,他会告诉小洪,不要踩人家的东西,在车里不要大吼大叫、乱蹦乱跳。小洪不想吃饭时,洪慧赢会严厉地告诉他:“不是你想不想、喜不喜欢,这是生存的需要。”

虽然小洪只有6岁,是个还没有上一年级的孩子,但一路上的经历,与陌生人的接触,让小洪能更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现在孩子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会关心父亲,在我缝衣服或是劈柴烧水时会提醒爸爸注意安全。”对儿子的改变,洪慧赢十分自豪。

父子二人和热心人合影。(来源/洪慧赢提供)

带着6岁的孩子骑行这么远的距离,意义在哪里?对于网友的质疑,洪慧赢认为“人生没有固定的意义”,“如果说非要定义的话,我觉得他现在还小,他没有这种意识,我只带他去经历就好。”

回看洪慧赢出发前拍摄的视频,如今小洪的脸上已没有了当初的稚嫩,眼神也充满了坚毅。洪慧赢说,这一路他带着儿子参观了很多纪念馆,了解了很多历史,也认识了很多人,六年后他还会带着儿子重走这段路,重遇这一路的故人。

在巩乃斯景区短暂停留后,5月11日,洪慧赢和儿子继续出发,距离终点霍尔果斯还有500多公里的距离。洪慧赢计划在8月15日之前返回商丘,送小洪去上一年级,“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就骑回河南。如果时间不允许,就将行李邮寄回去,坐车回家。”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