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的确残暴,但却为我国拔除了一颗危害近1000年的“毒瘤”

陋室文史 2024-03-11 15:54:50

说起黄巢,不熟悉历史的人可能会感到陌生。

但说起他作品中的诗句“满城近代黄金甲”,肯定很多人都听过。

能把诗句画面写的这么华丽的黄巢,常常会被人忽略掉诗人身份,取而代之的另外一个身份---唐末起义军首领,却经常被人提起。

作为起义军首领,他最令人咂舌的就是他的残暴。

有钱人的烦恼

公元849年,黄巢在山东菏泽出生。祖辈靠贩卖私盐为生,在他出生时财富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

除了家里有钱,黄巢也很会读。从小苦读博览群书的他,据说五岁时就能与人对诗句。

除此之外,他还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学习了骑马、射箭等项目,真正做到了内外兼修。

才能、财富都有了的黄巢照理说应该不会有烦恼,但现实却非要和黄巢开玩笑。

和许多会读书的人都会去考功名一样,黄巢也有一个状元梦。

出于对自己才华自信,黄巢信誓旦旦的开始报名参加科举考试。

本以获得状元是志在必得的事,然而科举考试却实实在在的摆了他一道。

放榜后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黄巢落榜了。

并且此后每次报考,都以落榜告终。

从18岁考到24岁,大好的青春都献给了科考,连续三次科考失败,让黄巢备受打击。

他开始反思,导致自己考不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封建毒瘤

西汉时期由于土地制度的完善逐渐出现了一批大财主,随着财富的累积,到黄巢的年代,他们的势力已发展的十分庞大。

这个阶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内部控制形成的影响力,使成员间彼此关系十分紧密。

作为金字塔顶端的他们,拥有的地位、权利、财富,有时令皇帝都要忌惮三分。

士族门阀如果有需要,他们会相互联合。

这就导致他们能掌控很多东西,包括把黄巢考的心灰意冷的科举考试,他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手段左右录取名单,选出对自己有利的人来做官。

科举考试的流程,除报名考生以外,监考、阅卷、批卷、录取这些环节,掌权者都有操作空间,也就都有可能存在徇私舞弊。

在加上当时实行的察举制,除了参加科举考试外,还需要有门路引荐给皇上,才能有官做。

士族门阀对考试的操控,损害了科举的公平性,成了黄巢科举考试上的绊脚石。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唐末,朝廷官场腐败有多严重。

想清楚原因的黄巢,对当时的封建门阀制度痛恨不已,反抗的种子已经在心里埋下。

多次科考名落孙山后,黄巢对考取功名已是心灰意冷,无奈之下只能回家继承家业,随随祖上一起贩盐。

但此时已是唐朝末期,朝廷的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士族门阀的藩镇割据现象越来越严重,豪门地主和买办阶级开始搞土地垄断。

上层阶级间的各种斗争压力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就变成了明显的生活压力,再加上自然灾害的频发,朝廷救灾不利,民怨日渐开始沸腾。

这样的背景下,黄巢贩盐的生意也大受影响。

他观察着当时的局势,有个叫一个叫王仙芝的人,推翻了当地政权,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找到王仙芝,开始响应他的号召招募起义军,准备造反。

以残暴的方式清理毒瘤

起义军势如破竹,越挫越勇,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

朝廷的腐败也已经渗透到了军队,官兵与民兵对抗节节退败。

起义军的队伍不断扩大,迫于形势压力,朝廷不得不妥协采取招安措施。

或许长期的战争使王仙芝感到很疲惫,又或许朝廷开的条件很诱人,王仙芝接受招安,摇身一变成了朝廷有编制的军官,为此,他和黄巢产生了严重分歧。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接受诏安的王仙芝就被人杀害。

王仙芝的死证明了诏安只是朝廷的一场阴谋,目的就是想解散流民组成的起义军。

看穿这一切的黄巢对朝廷更加愤恨。

王仙芝死后,黄巢对余下部队重新进行了整合。

在众人的推荐下,他成为了这只起义军的首领,开始独立作战。

从878年起义到881年称帝,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大败唐朝正规军。

除了战胜速度之快让人咂舌之外,他每攻一座城就会在城内展开屠杀的手段也很让人咂舌。

这种残暴和杀戮,一直到他称帝后仍未收敛。

在称帝后,他下令,四品以上的官员全部撤销。

四品以上的官员,几乎涵盖了各路门阀士族。

各路门阀士族经过长期的积累,除了有钱,也养了大批死士,可以理解为他们其实都有自己的军队。

黄巢这样杀戮打压他们,他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纷纷开始武装抵抗。

他们越反抗,黄巢的手段也越狠厉,门阀士族被他以极端的手段将他们屠杀殆尽,尸体还被投入黄河。

就此,间接统治了中国历史近千年的士族门阀被消灭,从西汉以来世家大族掌握朝政的局面结束。

结语

从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到杀人如麻的枭雄,黄巢的一生可谓是丰富多彩。

现如今,他的名字或许被贴上了残暴的标签,但正是这种对士族门阀的赶尽杀绝的手段,让他改变了后世的政治格局,使后世政治更加多元化和平等化。

同时,他让门阀士族的销声匿迹,为寒门弟子通过苦读来改变现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所以说,黄巢用残暴的手段,歪打正着的为封建社会拔除了一颗毒瘤,也算是他的一件历史功绩了。

1 阅读:182
评论列表
  • 2024-03-12 18:33

    在我看来黄巢这个人是功大于过的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